《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2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2.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
2、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涮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2.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
3、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l人u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121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
4、领域的大学生多了。2.3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2.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
5、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2.5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
6、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2.6教育机制的弊端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
7、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3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3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8、。3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321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322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3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
9、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34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
10、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35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35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辽宁省开发了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
11、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35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丁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品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4 参考文献:1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2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3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李迎军.大学生就业高校的责任与对策.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刘清亮,黄垄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