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英文名称:Health Statistics授课对象:预防医学专业、妇幼卫生专业授课科室: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编写日期:2002年9月10日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医学统计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数:96执笔人:刘钢 陶育纯一、课程教学目的卫生统计学是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人民健康加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它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反映事物特征,揭示事物间的客观规律性。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卫生统计学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方法、居民健康统计等。它需要较扎
2、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及一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流行病学等卫生专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习等形式进行,注重基本技能训练、严密统计逻辑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的培养。采用提问、考试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应用统计分析方法,为学习流行病学等学科、阅读专业书刊和从事卫生防疫工作打下一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2.列出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进行居民健康统计分析。 3.熟练掌握函数型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方法。 4.养成统计逻辑思维的习惯,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对人民负责的科学态度。二、课程学时分配课 时 分 配 表 授 课 内 容 理论教学时数 实习教学时数
3、 合计教学时数第一章 绪论 22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特征与规律 4 2 6第三章 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8 4 12第四章 方差分析 4 4 8第五章 相对数 4 2 6第六章 2(卡方)检验 4 4 8第七章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4 2 6第八章 泊松分布及其应用 4 2 6第九章 非参数统计 4 2 6第十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 4 2 6第十一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4 2 6第十二章 调查设计 6 2 8第十三章 实验设计 6 2 8第十四章 居民健康统计 4 2 6考试 2 2 学时合计 64 32 96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 简述卫生统计学的特点、任务
4、和学习目的2、 列出卫生统计工作步骤3、 区分不同类型的统计资料4、 解释几个基本概念5、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1、 概述:卫生统计学的特点和任务;学习卫生统计学的目的2、 卫生统计工作步骤:统计全过程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3、 统计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4、 几个基本概念:变异与变量;总体与样本,频率与概率教学时数 2学时外文专业术语 statistics, health statistics, population, sample, variation, variable, data, quantitative data, categorical d
5、ata, ordinal data, frequency, probability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特征与规律教学目的与要求1、 列出频数分布表和绘制频数分布图2、 区分频数分布类型3、 列举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指标,叙述其应用条件并会应用4、 描述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与规律5、 认识电子计算器主要键的符号和功能6、 学会应用函数型电子计算器作四则运算和统计运算7、 学会计算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指标教学内容1、 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频数分布表的绘制;频数分布的类型2、 集中趋势指标:算术平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与百分位数3、 离散程度指标: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4、
6、 正态分布:概念、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正态分布规律的应用、对数正态分布5、 函数型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主要键的符号和功能;统计运算举例6、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与百分位数计算7、 标准差与变异系数计算教学时数 6学时外文专业术语 distribution,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able, mean, geometric mean, median, percentile, range, variance, standard deviation, degree of freedom,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normal dist
7、ribution, 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 reference ranges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和课后作业)。第三章 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教学目的和要求1、 解释均数的抽样误差,掌握标准误的计算2、 描述t分布的特征和规律3、 学会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4、 解释假设检验的意义5、 列出假设检验的步聚6、 会做各种类型的t检验7、 会做正态性检验8、 列出进行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1、 均数的抽样误差,均数的标准误2、 t分布的特征和t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3、 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估计:总体均数95(99)可信区间估计4、 假设检验:样
8、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配对资料的t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两个几何均数比较的t检验;正态性检验5、 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6、 用摸球实验验证标准误与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估计的公式教学时数 12学时外文专业术语 sampling error, standard error, t-distribution, interval estimation, confidence interval, hypothesis test, size of a test, statistic,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test, u-test, t
9、ype I error, type II error, power of a test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和课后作业),讨论。第四章 方差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2、 会作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3、 会作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4、 会作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教学内容1、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2、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的基本思想;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3、 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LSD-t检验;Dunnett-t检验;SNK-q检验4、 方差分析的基本条件与数据变换(可选学)。教学时数 8学时外文专业术语 a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统计学 卫生 统计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