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水环境综合规划(共9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海安县水环境综合规划(共9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安县水环境综合规划(共92页).doc(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附图、附表目录1、区域水系图、城区水系图2、海安县主要功能区河道水质现状图3、城区水系优化图4、河道淤积现状图5、主要河道断面形式和护坡规划图6、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分区图7、补水活水现状图和规划图8、补水活水运行成本分析表9、主要工程量一览表专心-专注-专业1 区域概况1.1 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中南部,属长江三角洲边缘地带,东经1201212053,北纬31213153,东临黄海,南望长江,西通扬泰,北接盐阜,分别与如东县、如皋市、泰兴市、姜堰市相临,境内海岸线长8.55km,全县总面积为1107.95平方km,东西最大距离为71.
2、1km,南北最大距离为39.35km,总人口94.7万人,下辖14个乡镇。海安是革命老区,地处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末梢,东部为沿海垦区、西南为高沙土地区,北部为里下河地区。海安是苏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沟通江淮平原,204国道、328国道、202省道在这里交汇,新长铁路、宁启铁路在这里横亘,沿海高速、江海高速在这里穿行。可便捷抵达南通港、洋口港以及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1.2地形地质及工程地质状况海安县地质结构属大陆型多层结构。境内地势平坦,地貌由平原和圩洼构成。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地面高程4.504.80m,中部地面高程4.004.20m,北部地面高程3
3、.003.50m。海安县地质属于扬子台褶带,以浅岩层系为基底,为震旦以来凹陷地带的边缘,沉积了震旦纪至中生代三迭系海陆相交替沉积地带,自中新生代后,为持续沉降压,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广泛,土层深厚不见原岩露头。据物探和钻探资料,第四系及上第三系均为松散堆积层,岩性主要为砂层、粘土、亚粘土层。其中砂层为含水层,由石英、云母等高阻矿物组成。海安地属长江三角洲河口-滨海冲击平原,地表以下4米左右土层由淤泥、粉细砂、近期冲击或沉积淤泥质亚粘土和砂土等土层组成。土层较厚,土质肥沃。本地区地震频度低,强度弱,地震烈度6度以下,按7度设防。1.1.3 气候概况海安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4、雨水充沛、海洋性气候明显。县内河道成网、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之称。年平均气温16.1,极端最高气温(7、8月份)为39.1,极端最低气温-6.9;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夏季盛行东南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偏北风,年平均风速2.9m/s;年平均降水量1017.5mm,年均降水天数119.8天,年均有雾日31天,年均相对湿度79%;年日照平均时数2176.4小时,日照率41%,年均辐射量113.4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无霜期208天。1.1.4 水系概况及水文特征(1)地表水概况海安县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较丰富,主要河流有通扬运河、新通扬-通榆运河、如海运河、栟茶运河、串场河、北凌河
5、。长江水系、淮河水系在这里融合,是全省唯一拥有沿海、沿江、里下河三个农业区的县。海安境内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年总径流量10.17亿m3,其中降水量2.97亿m3,客水流量7.2亿m3。老通扬运河由西往东流经曲塘、胡集、海安、城东4个集镇与栟茶运河在城东镇四叉汇合后向南至如皋市,是海安县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界河流,境内长度33.85km。老通扬运河海安段河床比降较小,水流缓慢,流向基本上是自西向东,但因受上、下游闸坝控制,经常会出现滞流或倒流现象。老通扬运河既是海安水路交通的主要通道之一,又是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新通扬-通榆运河从泰兴经海安县曲塘镇章郭入境,途经胡集镇双楼、至海安镇,与
6、通榆运河相接,县内长度20.7km,水流常年流向自西向东;通榆运河由海安镇向北入盐城东台市,县内长度达7.8km,水流常年流向由南往北。新通扬-通榆运河河床比降小,水流缓慢,历年平均流量为510 m3/s,稀释自净能力较弱,且因受上、下游闸坝控制,经常会出现滞流或倒流现象。新通扬-通榆运河是海安水路交通的主要通道,又是工农业生产、城镇集中饮用水的重要水源。栟茶运河由泰州市塔子里入境,由西往东,途经海安县雅周、营溪、仁桥、城东、洋蛮河、西场、李堡镇等8个乡镇,经如东小洋口入海。栟茶运河是海安县高沙土片和河东盐碱片地区的主要干河,境内长度53.64km。栟茶运河海安段河床比降小,水流较慢,流向基本
7、上是由西向东,但受闸坝控制,也会出现滞流或倒流现象。栟茶运河是海安县的主要水上交通干河,又是沿岸乡镇农业及少数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和纳污水体。串场河为里下河水网区的主要干河之一,南接新通扬运河,北至盐城市出境,境内长度12.5km。其主要为里下河地区的水上交通和农业灌溉水源,另兼具引水入里下河腹地河网的功能。然而在引水的同时,使一部分污染较重的新通扬运河水带入腹地河网,带来了新的水环境问题。焦港运河、如海运河是海安县连接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南北枢纽。县内长度分别为22.08km和12.95km,主要水域功能为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北凌河为海安县境内唯一入海河流,县内长度为44km,主要功能为排咸、
8、泄洪、农灌、交通运输及河东地区各镇的工业用水、纳污等。(2)地下水概况海安县地下水资源分布均匀,由地表向下依次有潜水、第、第、第承压水四个主要的含水层。潜水可作为分散居民的饮用水;第承压水主要作为工厂夏季降温用水;第承压水水量甚微,一般无开采价值,仅可作为分散居民用水;第承压水水量较大、一般为淡水,部分地区可开发作为矿泉水。境内地下水开采深度在50430m之间,主要开采第承压水。单井涌水量多则2500 m3/d,少则500 m3/d。按开采能力计算,年开采量可达1.33亿m3。第三承压水当静水头下降1m时,开采水量为0.15亿m3。境内年平均承压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6-3.2亿m3。海安县水系
9、图请见附图。表1.1 海安县主要河道基本情况河名起讫点长度(km)底高程(m)边坡底宽(m)栟茶运河姜黄河滩河口53.642-1.0 -1.51:3.51:2.51025焦港运河海安如皋界新通扬运河22.075-1.51:3.51:2.512北凌河贲家集北凌新闸44.0000 -2.01:3.51:4560新通扬-通榆河姜堰海安界海安东台界28.485-2.01:320如海运河如皋海安界新通扬运河12.951-1.51:41025通扬运河通扬运河姜堰白米33.850-1.01:310江海河如东县界北凌河3.406-1.01:38滩 河栟茶运河北凌河8.453-0.01:3.558沿港河栟茶运河
10、红星河9.649-0.51:2.51:357丁堡河如皋边界丁堡闸15.370-1.0 -1.51:3.51:2.51015新古河友谊河红星河12.3900.01:35春风河栟茶运河北凌河12.9370.01:35立公河栟茶运河红星河11.278-0.51:358友谊河通扬运河丁堡河16.348-0.51:36红星河通扬运河角斜大码头37.7250.01:31:2.5410陈家港河栟茶运河通扬运河7.815-0.51:2.51:3.55曲雅河泰兴界通扬运河14.150-0.51:31:46姜黄河泰兴界通扬运河14.400-1.01:310串场河海安下坝码头东台边界18.360-1.01:2121
11、.2 社会经济1.2.1社会概况海安县历史悠久,古称宁海县。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春秋战国时期,称“海阳”,公元78年始称海安县,解放后隶属南通地区。1983年地市合并归南通市管辖。2004年7月20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海安乡镇行政区域实施调整,将隆政镇、洋蛮河镇、古贲乡分别撤并到海安镇、城东镇、大公镇,将章郭乡、双楼镇撤并到曲塘镇,将吉庆镇、仇湖镇撤并到墩头镇,同时,将营溪乡、仁桥镇合并为孙庄镇。这样全县乡镇行政区划由原先的22个乡镇调整为14个建制镇。2006年,海安县人口为94.76万人,人口继续呈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7。其中,农业人口56.29万人,非农业人口38
12、.47万人。人口密度为875人/ km2。 1.2.2 国民经济概况2006年是海安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的时期,又是海安县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时期。2006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7.42亿元,年增长16.1%,三大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0年的26.737.735.6变为14.251.834.0。(1)工业2006年,海安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62.2亿元,规模工业产、销总量分别为307.5亿元,303.2亿元。80家亿元企业呈现出速度、效益同步上升的喜人态势,80家亿元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7.2亿元。15家龙头企业累计完
13、成现价产值91.2亿元。全县拥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新增13个江苏名牌产品;新增4件省著名商标。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施工产值166.6亿元,利税总额6.83亿元,建筑业增加值32.4亿元。2006年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72项,其中鲁班奖1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2项。2006年,在全省建筑强县评比中,海安位列第三,被省政府命名为“建筑强县”。(2)农业200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6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8.47亿元,林业产值0.33亿元,牧业产值27.51亿元,渔业产值2.9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9亿元。海安县建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
14、1家,省级3家,市级5家。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论证9个、国家级绿色食品论证1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论证6个。被列入最新确认的国家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国家禽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闻名的“中国禽蛋之乡”、“中国蚕丝绸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湖桑之乡”。表1.2 20012006年海安县种植业生产状况年度耕地(万亩)粮食产量(万吨)棉花产量(万吨)油料产量(万吨)种植业产值(亿元)200156.3453.480.263.328.5200256.1454.600.112.098.4200356.2948.840.122.286.4200480.451.540.15
15、2.798.9200579.8850.590.112.348.6200681.9960.410.121.7710.4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大力开展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减少农药施用量,2005年农药用量比2000年下降18.8%,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面积为235万亩,比“九五”期末上升95.8%。20012006年化肥用量略有增长,化肥构成变化明显,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逐年下降,复合肥施用量逐年上升,见表1.3。表1.3 20012006农药、化肥施用量 单位:吨年份农药化肥合计合计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20011055181531951185868802002102317113145647895722
16、003987155361243589109020049821465912924095012200597915364115636946452006472(折纯)1.2.3 交通运输 海安县地处通、扬、盐三市交界处,既是通、扬、榆干线交叉处,又是通、扬、榆运河主航道汇聚处,交通运输以公路、水路为主。新长、宁启铁路和沿海高速相继建成通车,建设改造了328、204国道和221、226省道,新建农村公路914km,改建桥梁495座,完成公路绿化188km,率先建成“无渡县”,并被表彰为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县域等级公路里程从“九五”期末的308km增加到1137km,密度从0.29km/km2提升到1.
17、08km/km2,形成了以公路为主体、公铁水组合发展的现代交通网络,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为县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表1.4 20012006年海安县交通运输状况年度200120022003200420052006货运量(万吨)880.310591070131816591161客运量(万人)569538667664698783港口吞吐量(万吨)4515635385766245071.2.4 主要资源情况(1)土地资源海安县地处长江三角洲海积-冲积平原区,境内无山地和丘陵,西北里下河地区河网纵横,湿地资源比较丰富,西南为高沙土地区,县域东端临近黄海,分布有沿海湿地和滩涂。海安全县
18、土地总面积 ha,其中,耕地面积58422 ha,建设用地面积20663 ha,水域面积约11010 ha,尚未利用土地面积12676 ha,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左右。(2)林业资源2001年海安县林木产值为1426万元,2004年为1850万元;桑田面积为10.40万亩,2004年为10.14万亩。(3)水产资源海安县滩涂地处黄海之滨,南与如东县交界,北与东台市相连,海岸线总长8.55km,海域总面积达30000 ha左右,滩涂总面积9113 ha,其中位于潮上带和潮间带的滩涂面积有5113 ha,是宝贵的后备土地资源。海安县可养殖水面面积为9万多亩,已利用8.5万亩。(4)文化旅游资源
19、海安县境内有较为丰富的名胜古迹,是宝贵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主要有:古遗址: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吉家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古建筑:广福禅寺、楠木厅、韩国钧故居,同时县城有保存比较完好历史街区和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等;纪念地:海安烈士陵园、联抗烈士陵园、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西场的刘景昭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休闲区:海陵公园、北海农庄、七星湖(待开发)等。(5)石油气资源据南通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海安境内苏88井月产油13m3左右,是有潜力的油气聚集区。1 .3 水环境质量现状1.3.1通扬运河水质状况2006年,各监测区段水质均超过GB3838-2002 类,符合类水质标准,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石油类。水质
20、与2005年相比呈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2006年,通扬运河各水期监测结果表明,丰水期,平水水质均为类水,超过类标准。枯水期水质符合类水标准,各指标达标率为100%。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通扬运河水体污染级别属轻度污染级,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氨氮、石油类为主要污染指标,五指标污染负荷分担率分别为16.2%、18.2%、17.9%、20.1%和21.9%,占总污染负荷的94.3%。全年枯、平、丰三个水期,其污染级别分别属于尚清洁级、轻污染级和轻污染级;按综合污染指数排序其污染程度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对各河段各监测断面均值进行指数统计,通扬运河的四个监测断面的污染级别均属于轻污染级,按综合污
21、染指数大小排序为:界墩渡口西楹桥余娄渡口田庄大桥。与2005年比较,2006年通扬运河的总体水质由类水质变为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由2005年的4.32上涨到2006年的5.48,均值型指数由2005年的0.36下降到2006年的0.46,降幅为27.8%,水质污染级别由尚清洁级下降为2006年的轻污染级。1.3.2 栟茶运河水质状况2006年,栟茶运河海安段总体水质均超过类,符合类水质标准。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氨氮、石油类是该河段的主要污染物,其年均值分别为5.9mg/L、6.2mg/L、3.8mg/L、1.07mg/L和0.02mg/L,溶解氧高出类标准0.9mg/L,高锰酸盐指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安县 水环境 综合 规划 9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