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pdf





《2022年三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三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第 1 课时 瓶中的鸡蛋活动目标通过这个科学小实验,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科学能力。活动准备一枚煮熟的剥壳鸡蛋、一个空瓶(瓶口比鸡蛋稍小,细颈的玻璃瓶或者是花瓶都行)、碎纸、火柴活动过程导入:一枚煮熟的剥壳鸡蛋,一个空瓶,瓶口比鸡蛋小,你有办法让鸡蛋完整地“跑”到瓶子里去吗?老师:看,这是什么?(一个普通的放鲜奶的透明玻璃瓶)老师: 这呢?(煮熟的去壳鸡蛋)老师: (把鸡蛋放在瓶口)你看到什么了?(老师把鸡蛋放在了瓶口,由于鸡蛋大,瓶口小,鸡蛋卡在瓶口下不去了。)我要表演的魔术呀,就是要让这瓶子自己把这鸡蛋整个儿吞下去!板书:瓶子吞鸡蛋老师操作
2、实验:把碎纸点燃放进瓶里面,让它燃烧一会儿,当纸还在燃烧的时候,迅速将鸡蛋塞入瓶口,稍微用力。过度:此时,同学们的心里是疑惑不解,是百思不得其解那瓶子吞鸡蛋能否成功,请大家拭目以待。看表演老师: “啊”的一惊叹声中,你想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使瓶子吞下了鸡蛋呢?这是怎么回事呢?瓶子不可能吞鸡蛋,也许跟点燃的纸有关!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活动小结其实,这小小的魔术里包含着一个物理方面的知识,燃烧的餐巾纸用掉了瓶子里所有的氧
3、气,瓶外的空气压力比瓶内的空气压力就大,瓶外强大的压力把鸡蛋挤压进了瓶中。所以我们现在学好知识、掌握了本领,将来才能揭开这一层层科学知识方面的神秘面纱。扩展探究如果用矿泉水瓶灌上温开水带到学校来喝,可能有这种情形发生:当你从书包里面拿出瓶子准备喝水时,发现本来圆鼓鼓的瓶子变瘪了,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吗?课题第 2 课时 瓶子和气球活动目标1 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2通过吹气球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结论,并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3在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中, 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 探究活动的乐趣,激发他们继续对
4、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活动准备饮料瓶一个,空气球一只,热水一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趣味小游戏:吹瓶里的气球。2学生动手实验, 吹空瓶里的气球。 提问:猜一猜这回再吹, 气球会怎样?请同学们自己亲自试一试!(板书课题:吹气球)3通过实验的亲身感受和发现,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气球在瓶子里为什么吹不大 ? 怎样能吹大 ? 二、明确方向、设计方案1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猜想假设,可能空气也占
5、据空间。2师生交流研讨,想办法 怎样能使瓶子把气球变大?谈话:吧气球口套在瓶口上,让瓶子来吹气球,得怎么办呢?你们有多少种办法能让空气从瓶子里跑出去?同时让气球变大呢?三、汇报展示、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研讨提问:不论你采用什么方法,气球要想变大,瓶里的空气就必须怎样?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空气能占据空间 ” 。谈话: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与水相比空气虽然看不见,但它的确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且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如果你不给它出路,它就不会把空间让给别的物体。活动小结瓶子在水中受热后, 瓶内空气体积迅速膨胀, 空气不断膨胀到气球里,于是气球就被吹圆了。扩展探究其实,要把瓶中的气球吹大
6、也不是没有可能,给你一根吸管,你能想到办法吗?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课题第 3 课时 是什么力量使乒乓球鼓起来活动目标1. 使学生进行对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探究的过程,认识到由于球内空气受热膨胀而使乒乓球鼓起来了。2. 引领学生体验“问题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3.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活动准备乒乓球一个,开水杯一个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7、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活动过程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入: 1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你注意到了吗? (展示)教师展示相关的一些现象。 2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3 学生猜想茶壶中的水没有烧开为什么会溢出?商店的瓶装液体为什么不装满? 4 学生选择材料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师谈话:瘪乒乓球在开水中能被烫的鼓起来,这是为什么?学生假设: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启发谈话:空气到底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你们能根据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这些仪器(烧杯、烧瓶、2 个乒乓球,
8、热水)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之后汇报。讨论:(1)空气是会流动的, 必须把它装在一个容器中。 用什么容器呢?(2)怎样使空气受热受冷呢?(3) 空气是看不见的。 怎样才能发现空气的体积是不是有变化呢?验证结论1.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2.讨论:(1)为什么有洞的瘪乒乓球鼓不起来?(2)为什么没有洞的乒乓球一下子就鼓起来了?(3)如果让烧杯的是冷水,又会怎样呢?你们试一试。3.学生实验:4.汇报实验结果。5.讨论:这个实验说明什么?板书: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活动小结球内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就是这股力量把乒乓球凹下去的部分顶起来了。有洞的乒乓球,球内的空气膨胀后通过小洞跑出来了,所以瘪的部分
9、鼓不起来。扩展探究给你一根吸管从一个矿泉水瓶盖洞插进去,把管子周围封严,你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瓶里的水从吸管喷出?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课题第 4 课时 会吸水的马铃薯活动目标1 引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2通过实验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知道植物的渗透作用的科学结论,并了解植物的根就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和养分的。3在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中, 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 探究活动的乐
10、趣,激发他们继续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活动准备马铃薯一个 ,盘子一个 ,以及清水、浓糖水。活动过程把马铃薯的两端各切去一片。在剩余部分的一头削去一圈外皮,另一头挖个圆柱形的洞。洞向上,注入浓糖水到半满。再把这个马铃薯放在盛有清水的盘子里。几小时后,再来观察马铃薯洞里的水位,看看有何不同?猜一猜:你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做一做:和你的猜想一样吗?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结果:马铃薯洞里的水满了。活动小结植物需要水, 它们没有嘴去喝水, 就利用“ 渗透作用 ” 来吸取周围的水。渗透作用使水分子穿过细胞膜,从浓度低的溶液渗透到浓度高的溶液中。渗透时,马铃薯细胞只允许细小的水分子通过,糖分子则因体积较
11、大而不能通过马铃薯细胞,渗透到盘子里去。而盘子里的清水却经过马铃薯细胞,渗透到马铃薯洞内,使洞内的水位升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扩展探究如果用煮熟的马铃薯做上面的实验,会成功吗?试一试吧。如果用煮过的马铃薯来做同样的实验,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马铃薯的细胞已被煮熟,不能进行渗透作用了。课题第 5 课时 小帆船活动目标通过自己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过程和制作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帆船航行的原理。感受自己劳动的乐趣
12、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剪刀,透明胶带,方形矿泉水瓶,卡纸,吸管(直管,弯管各一根),橡皮泥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活动过程导入; 你们是否想过,古时候没有发动机,船依靠什么在水中航行呢?古人可聪明呢,他们发明了帆船。你们知道帆船是怎样获得动力的吗?它又是依靠神恶魔来改变航向呢?利用身边的材料,我们做个小帆船来试试。动手做:1. 制作船身将方形的矿泉水瓶瓶身挖去一面,用它作为小帆船的船身,然后在瓶底靠近开后的地方钻一
13、个小孔。2. 制作船帆和桅杆用直吸管做桅杆,将卡纸剪成三角形,作为船的帆(也可以做双层的帆),再用胶带将帆黏在桅杆上面,固定。3. 制作船舵取矿泉水瓶上剪下的塑料片,剪出小“舵”的形状。把弯吸管一端剪开 3 厘米左右,剖成两半,将船舵插进去,并用胶带固定。4. 组装将做好的舵插入船身后方,用胶带纸固定在船身上。为了使舵能灵活转动,可在吸管与胶带纸接触的部位隔一片小纸。把帆用橡皮泥固定在船中央,一艘小帆船就做好了。试一试:将小帆船放在大水槽里,用橡皮泥将船身调试平衡。注意:本实验只宜在水草或水盆中进行。活动小结风帆产生的空气动力帆船是利用风对帆的作用而产生动力的,一旦没有风,帆船就失去动力而无法
14、航行。扩展探究试着用嘴吹船帆,看小帆船是否会前进。不改变风吹的方向,调整帆和舵的角度,观察小帆船航行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风吹的方向,通过调整帆和舵,你能让小帆船都朝一个方向行驶吗?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课题第 6 课时 新颖的书签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书签的来历、作用及种类。2、过程与方法: 感受造型、 色彩、和文字的关系, 发展创造性思维品质。在品味、鉴赏书签语言画面中体味祖国语言的博大精
15、深,并能热爱读书,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观察力,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书签,表现自己的设计风格。活动准备卡纸,水彩笔,彩色丝线,尺子,剪刀,小刀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入,话说书签1、 小朋友,我们先来玩个翻书比赛的游戏怎么样?谁想上来和我比一比?我来报页码,谁最先翻到哪一页谁就赢了,可以吗?谁赢了
16、?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板书:书签)是呀,有了小书签我才一翻就翻到了。(高举)2、学生介绍书签的来历和功能。3、 生活中人们用巧手和智慧创造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书签,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书签的制作方法有许多种类:有绘画的,有剪贴的,有印刷的等。这是铂金书签、木制书签、金属镂空书签、树叶书签等,这些精美的制作使小小的书签成为了身价倍增的艺术品,可以当作礼物赠送,还具有收藏价值呢!二、欣赏书签1、轻音乐,书签欣赏:欢迎光临书签展览馆:(名画书签、叶脉书签、压花书签木制书签;塑料书签;叶片书签;金属书签;毛线书签;纸质书签;)2、看了这么多,你想说些什么吗?课件出示书签特点示意图或板书从形状、材质、内
17、容、线几方面引导。随机点评如:是呀,做书签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学生讲形态时:你观察得真仔细。三、观察方法1. 这节课我们就用上这些材料来做小书签。补充课题:制作书签在这里,随便你们挑一个形状,我都能让它变成小书签,信不信?2、好,选一个吧!看好了,剪贴两个小圆片和一个半圆。(再瞧仔细了,做好后停顿片刻)3、怎么样,一个小书签做成了。 给点掌声吧! 当然,老师设计的是很简单的形状和图案,小朋友想象力可丰富啦,一定能设计出比这漂亮千百倍的小书签。 大家看清楚了吗?刚才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做小书签的?板书:构思剪外形用画、剪贴等方法装饰书签穿上书签丝带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18、-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四、制作书签(一)你准备怎么做?自己构思一下或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二)、生汇报。过渡:我们就来个“书签制作现场比赛”怎么样?(三)、比赛要求(课件出示)请看获胜温馨小提示1、我们要比一比谁的书签做得美或做得奇特做好书签后,马上将书签挂上去。如果你成了冠军,就能得到老师曾送的书签。2、还有注意用刀安全3、将纸屑放进塑料袋里。明白比赛要求了吗?有信心吗?好,比赛开始!有困难的同学请举手,老师和你一起想办法。(四)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五、评价
19、作品1、 小朋友看,这么多书签,你们觉得哪一张最奇, 哪一张最美?小组讨论一下,请以组长为代表上来最奇的书签贴上“五角星”,给最美的书签贴上“红花”。2、在这么多美丽的书签中,为什么都给这一张书签贴红花(五角星)呢?(色彩、样子、神态,色彩样子等)3、小主人是谁呀?这一张的小主人呢?活动小结书签有精美的图案, 多变的形状,丰富的内容 , 小小的书签不仅能帮助我们记页码 , 还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 让我们学到许多的知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30 页 - - -
20、- - - - - - - 扩展探究(1)书签作用1、今天做的书签,你想怎么用呢?(夹书、送人、欣赏等)2、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小诗送给大家。(生读)小小书签夹书里。 张张页码不乱跑, 既长知识又美观, 送给好友情谊深。情谊深。小结:把自己制作的书签赠送给亲朋好友,既可增进情谊, 又能体验快乐。(2)师:只要我们善于动手动脑, 也会创造出更美的书签, 有兴趣的同学我们可以收集各种材料来制作不同种类的书签,课后每人再制作一张书签,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课题第 7 课时 发声的转盘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转盘的来历、作用及种类。2、过程与方法: 感受造型、 色彩、和文字的关系
21、, 发展创造性思维品质。在品味、鉴赏转盘中体味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并能热爱读书,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观察力,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制作转盘,表现自己的设计风格。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活动准备粗棉线,圆规,剪刀,废鞋盒,小玻璃瓶一个,小幕后滚2 根,泡沫胶一卷等活动过程预备活动:发声的小玻璃瓶试一试:取一个干净的小玻
22、璃瓶,用嘴巴对准瓶口吹气,你会发现什么现象?想一想: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来?制作活动:一做两个圆盘。用圆规在鞋盒制片商画两个直径约十厘米的圆,然后把它剪下来。二粘贴与扎孔。再用泡沫胶将两个圆盘相对粘贴,两盘之间应留出1 毫米宽的缝隙。再在两个圆盘中心的两侧对齐各扎一个小孔。三穿线。把棉线的两头分别穿过圆盘中间的两个小孔,然后系起来。四安拉手。把圆盘两边的绳上分别系上一根小木棍,绳子的结最好留在拉手的位置,一个转盘就做好了。试一试:1. 双手握住拉手,甩动转盘,让棉线转紧。2. 两手有节奏的拉开,放松棉线,让转盘转起来。3. 用嘴对着两个圆盘的中间缝隙吹气,转盘会发出啸声。想一想:为什么用嘴对着两
23、个圆盘的中间的缝隙吹气,转盘会发出啸声?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3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活动小结转盘有精美的图案, 多变的形状,丰富的内容 , 小小的转盘不仅能帮助我们记页码 , 还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 让我们学到许多的知识。课题第 8 课时 蜡钥匙活动目标通过自己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过程和制作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固体加热变成液体。感受自己劳动的快乐和乐趣。活动准备蜡块,钥匙,去掉顶盖的易拉罐,橡皮泥(或者石膏粉),酒精灯,三角架
24、,石棉网,防烫小勺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4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活动过程导入:你见过用蜡做成的玩具吗?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吧。动动手:1. 用橡皮泥做模子, 取出一片钥匙压入橡皮泥内, 小心地将钥匙去出来,制成钥匙模子。2. 将蜡块放到易拉罐中,用酒精灯加热(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是蜡块融化成液态。3. 用防烫小勺将蜡液灌到模子里。小心,别被烫着!4. 等蜡液凝固后,轻轻地掰开橡皮泥。 小心地将变硬的蜡钥匙从模子中取出来。5. 一把漂亮
25、的蜡钥匙就这样大功告成了。评价学生作品:活动小结蜡烛常温下是固体,温度升高会变成液体,此时易燃。蜡烛制作的时候就是把液体蜡烛直接倒在模具里做成的。扩展探究如果要克隆自己的一个手指,应该怎样做?我的设计步骤是:我对自己的设计评价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5 页,共 30 页 - - - - - - - - - - 课题第 9 课时 红外线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红外线?2. 了解红外线在生活中的运用。3. 通过实验,知道红外线给生活带来的好处。教学准备一个遥控器,一个体温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三级 下册 科技活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