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老细说中医(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老细说中医(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邓铁涛老先生曾经多次抱怨说:“中医临床教科书与临床实践脱了节,教科书讲的理法方药,在药房中找不到,看不见,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医临床水平较低甚至很低!当然,这里也有我们的责任”。 邓老先生所说的可是一句大实话。其实,无论是在药房还是在病房或是门诊,何止是临床教科书与临床实践脱了节,那基础理论教科书不都是与临床实践脱了节,以至中医临床水平较低甚至很低!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医的老五院一版统编教材就是由西学中班的同志主持编写的,以后各版则多是其延续和不断增加内容。例如对“气”的解释,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概论说:“气的意义,广泛而复
2、杂”,对“气”没有个统一的认识,是说不清道不明。6年之后的196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北京中医学院的内经讲义指出“气的含义有二,一指流通着的微小难见物质一指人体脏器组织的活动能力”。1978年,又出版了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基础,这本书在重复了前面的观点之外,又加上了一句,“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功能表现”,虽说是物质,是功能,却还是找不到看不见摸不着。如今对中医“气”的解释已经不仅仅是哲学意义的“气”和“理”,而且还是现代物理学中的“炁”和“场”了。还有那“宗气”、“中气”、“元气”、“营气”、“卫气”、“五脏六腑之气”等等几十上百种之“气”。单这“气”
3、到底是什么如何分类?就够你去忙活去猜想去琢磨了的! 时下,中医大学的各类本科和各级各类研究生的教材,以及各种各样的专著,除了在“中医理论”的概念上兜兜圈子之外,为了制造一个似模似样的所谓理论系统,不惜牵强附会。把现代科学的所谓“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什么“老三论”、“新三论”、更新的东西都塞了进来。将什么“黑箱理论”、“模糊数学”、“以太”、“浑沌”等等毫不相干的概念,硬性比附,强加类比。 把古人现代化,把古代的思想现代化,不能不说存有几分攀附心理,也为学界所诟病。这些玩意儿除了可以吹嘘中医经典理论如何高深莫测之外,连自己也没弄个清楚明白到底是什么,却要装腔作势来糊弄人,实在没有任
4、何实用价值。不过,那些所谓中医理论大师,如不让他们吹嘘这些东西,又能吹出些别的什么东东来能让人信服呢? 可以肯定地说,以往绝大多数中医医生源自于民间,原本有着丰厚的实践意识,有一技之长,并没有那么多的所谓“理论”。他们是不会去看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等那些所谓中医经典著作的。只是“家传相承”、“师徒相授”,充其量只是看看药性赋、汤头歌诀和“师傅真传”什么的,靠经验来看病。希盼能立马见效、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因而,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经典,更不知道现代中医的什么“传统科学”。所以,那些人为制造出来的所谓完整独特、博大精深的系统理论,无非是花瓶和摆设
5、罢了,只会对那些想拿个文凭、弄个学位、评个职称、评个大师的神马人士才会有点用,而对民间中医生来说没有丝毫用处。只能说到不能做到,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哪能不与临床实践“脱了节”? 中医的教科书基础的指导不了临床,临床的又不能指导医疗实践,这“脱了节”的事儿早已是不爭的事实,业内人士更是心知肚明。 一位学现代医学的长辈曾说,中医界可以说是乱象丛生。你看看那中医医院的中医生们所写的病历,那里还有什么中医基础理论,不都是学了现代医学那一套,早已找不着北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姓啥名谁。那所谓“阴阳学说”,虽说是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所催生,实则似乎更象同时代名家邓析那帮人“阴阳两可”玩嘴皮子的诡辩,阴阳互抱,阴
6、阳易位,阴中有阳,阳中又有阴是也。所谓“五行学说”也只不过是阴阳五行家邹衍为了警诫吓唬那帮王公贵族们的把戏,五德终始随方面而服,让他们免于爭斗有所顾忌而相信“五行生克轮回”才是“帝王轮流更替”的天意。可时至今日,却仍然囿于此说,沿袭两千多年前的说辞来解释人的生理病理,说明生命现象!什么民间派、学院派、经典派,还有那荒诞无稽的所谓“各家学说”,简直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那“伤寒家”说是“寒”,“温病家”说是“温”,“寒凉派”说是“火热”,“滋阴派”说“阴不足”,“补阳派”说是“阳不足”,“补土派”说“脾虚”,其实大家谁都没看到那件新衣裳,只是凭自己想当然而作出的不同诠释。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
7、有理,爭辩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不象现代医学,一个新的理论产生后,只要大家都认可,并得到临床实践验证,旧的理论就会被淘汰,而且还要继续不断地探索、追求、发展和扬弃。你不妨大胆去问问那老头,当年儿子、老婆病危时咋不用“中医”?之前怎么就不能“识未病”、“治未病”了? 听到这话,作为中医人心中确实不是滋味,可谓五味杂陈,不可名状。这难道不就是“中医人现状”误中医?难道人家说得都不对都说错了?!人家就不读“诸子百家”书?不究“阴阳五行”理?不留意、不观察、不分析、不对比、不推理、不判断?人家真的就是傻瓜笨蛋一个毫无理智?真不知当下的中医“领军人物”、“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名中医”们听了之后又有
8、何感受? 邓铁涛老先生可是中医世家,又有七、八十年的临床经验,功底深厚,如今的“中医泰斗”、“国医大师”,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着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认认真真担当起历史的重任,编写出一套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用价值高水平的中医临床教科书来,以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典范。可是,邓老先生却十分谦虚,始终未见其动笔,为什么不肯动笔?此时不写待何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稍纵即逝哦!那怕是自己耄耋之年精力有限,只稍动口不动手,弟子们假手代劳也未尝不可哦。实在令大家不可思议,不得不为之感到遗憾和惋惜!。 其实,只要不是少数神人们所具备的那种所谓“也许一个也没有”的“内证能力”,不
9、是“神乎神”的“治未病”。能让人学了之后,治病灵验、临床有用、可以重复“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经得起“实践检验“和“逻辑检验”,这样的教科书大家自然会去学习之实践之,不管是民间的抑或科班出身的乃至学习现代医学的医生们,都会奉之为经典圭臬,认真学习努力效法。 所以,大家都非常期盼邓铁涛老先生能有这样一套与中医临床实践“不脱节”,能“找得到”,“看得见”的“理法方药”来,真正能“说到做到”,大众化的中医临床教科书刊出,以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和能力,而绝不是什么“理论专著”和“邓老凉茶”哦!在中国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漫长的“二元社会”结构,不可能不孕育、也不可能不产生“二元中医”。即所谓两种中医。一是理
10、论中医,即古人所说的“大医”与“明医”。所谓“大医”是指一般运用四诊八纲、辩证论治的医生;所谓“明医”是指洞达气功,明了内景的医生。所谓“理论中医”是在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士大夫和文人雅士们运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及前面钱学森老先生所说的“感觉”加“类比”的古代所谓哲学思辨方法所产生的所谓“中医理论”。加上儒生们,坐而论道,述而不作,将三分成效吹成十分功力的陋习,游走于社会上层,巧言善辩,著书立说,流芳千古。非有权、有势、有钱人家是做不到的,又可称之谓的“儒医”、“形而上者”。这种所谓“中医理论”纯粹是一种取象比类、类比推理的产物。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去认识和诊治疾病,虽经几千年的实践
11、,但其疗效十分有限。如今,所谓“学院派中医”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大多属于此类之中的“大医”一类。他们所学的虽说是“四诊八纲”、“辩证论治”,但都是些穿凿附会的玄诞理论,且与空想臆度掺杂混淆。真正能“洞达气功,明了内景”,连“子不语”的“怪力神乱”都扯了进来的“明医”者甚少。正如晚清小说何典所云:“说嘴郎中无好药,死病无药医,药医不死病,一双空手见阎王”,充其量是对“不死病”的一种“人文关怀”。因此,只要能按“经书”开出个方子,食了不死人,谁都能当中医,即便死了也只能认“命”,谁叫你是“死病”呢!笔者曾在某中医名家寓所中见到的一幅堂联:“有命不怕病,有病有药应”。其潜台词恐怕就是“无命就怕病,有病
12、无药应”了。可见“ 医门”与“佛门”是一致的,都是治“命”不治“病”,讲的是“慈悲”、“超渡”。未了,是 “普渡众生”“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的大好事,即所谓专治世间一切“不治之症”。晚清国学大师吳汝纶先生曾经说过,“吾国医学之坏,坏于儒”。这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所谓中医理论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干出来的蠢事。事实上如今的中医理论依然如故,也还是读书人干出来的蠢事。空谈理论,不甚临床,无法验证于实践。二是经验中医,即后世之“草泽医”。所指的是应用民间偏方、单方的医生。即赵学敏先生在串雅中所说的走方医、江湖医、游医,所谓的“形而下者”,是社会中的下九流之一。中医本来就是一种民间医术。在为穷苦大众服务
13、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有的确实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他们没多少文化,更谈不上什么医理,良莠不齐。有的确是为了骗食两餐,为害不浅。有的确有一技之长,而且疗效不错,深受群众所欢迎。来源于实践,还原于实践,经过反复临床实践,证明其治愈率、可重复率都较髙。尤其见诸外科、骨伤科、皮肤科等专科一些疾病的特殊治疗,但多是技术层面的东西。由于处于社会下层,没有话语权,只能口授、家传、师承,形成民间流传的“医疗技术”。有的人甚至大字不识一个,即使后来形成文字,也是有心人慢慢归纳总结记下来。这就是“经验中医”,是从几千年的医疗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什么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针
14、灸甲乙经等等经典理论在这些民间中医当中可能根本就没见过。即使有也是一种只起装饰作用的东西,许多“草医世家”根本就对它们不屑一顾。稍好的充其量只是看过医学三字经、濒湖脉诀、药性赋、汤头歌括等等其中之一、二。人们所谓“心肝脾肺肾,三天无人问,心肝脾肺贤,一日两吊钱”就是最好的写照,所说的就是这种医生。其对疾病、对医药的认知,完全从经验中观察归纳得来,因此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游走于下层社会,服务于社会大众,解决人们疾病的痛苦,为人所推崇。这是中医临床实际应用有效部分。像一附院的梁锡恩师傅,早年开过汽车、练过功夫,拜过师傅,没学过什么太多的理论,师承特技、秘方,因而在外科、骨伤科、铁打损伤
15、方面有所特长,悬壶济世,其名虽不能入八桂名医苑,不见经传,但其人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敬重和爱戴。事实上这两种中医至今仍然存在着。前者所服务的对象重在养生保命、长生不死,讲究的是享受、淫乐、附庸风雅,追求时尚,朝思暮想“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的所谓成功人士,对他们而言钱财绝不是问题;后者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治病求生,两歺尚且不保的劳苦大众,怎么能花3050元大钱去挂“教授号”、“博士号”呢?!他们只求病好,不求长生不老不死,因而只能去找寻“串雅”传人的行善施舍。其实,中医药大学课堂上所讲的东西,与民间中医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有人一直认为中医学术体系中包含着两种成份:一种是合理的核心,即所谓中医临床实际应用有效部分;一种是核外赘生物,即所谓其穿凿附会的玄诞理论部分。这“形而上者”与“形而下者”之间,“道”与“器”之间理应紧密相连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指导与验证的关系。而事实上从中医历史至今两者却是完全脱离了的,究其根本原因,则在于中国漫长的“二元社会”,贫富差异悬殊,社会存在决定思想意识,屁股决定了脑袋。可时下这两种中医依然存在,前者为国家认可,可登大雅之堂。后者却连行师资格都得不到,更别说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了,遇上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岂不怪哉!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