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案(共2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案(共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案(共25页).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五年级下学期地方课程教案 一教时教学内容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
2、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3、。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二教时教学内容 名贤集(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
4、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末儿 2)重点句子: 3)翻译: 4)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三、总结: 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教时教学内容 名贤集(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
5、教学 过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名贤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承袭为临川王。 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4)小结: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劝诫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处做起;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
6、。 四教时教学内容 逢老人 教学目的:理解诗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隐恋。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后两句写了老人走路时艰难的神态。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老人的形象。 2.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4小结 五教时教学内容 声律启蒙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
7、阶梯:认真填写。 六教时教学内容 续小儿语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续小儿语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吕坤的哪些诗?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七教时教学内容 增广贤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8、感。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正音。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指名反馈,
9、师生补充。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
10、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八教时教学内容 增广贤文(二) 教学内容: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不说自己桶索短, 但怨人家箍井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
11、 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指名读,正音。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 母;背诵,加
12、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 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 九教时教
13、学内容 弟子规(一)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内容: 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二、讲解题目: 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三、教学方法: 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
14、念几遍。 四、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 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
15、,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五、总结: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
16、、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六、互 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七、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 十教时教学内容 格言警句 教学目的:理解格言警句的意思并能熟读背诵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格言就是含有劝告意义的话;警句是语言简练而含义深刻的句子。以上都是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2.教师范读格言警句,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格言警句 4.师生共同讨论格言警句意义 重点解释: 徒伤悲、精于勤、荒
17、于嬉、光阴,不可轻。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 A搜集你喜欢的一两条格言警句,和大家一起分享。 B把你喜欢的格言警句制作成一张自己喜欢的书签。 十一教时教学内容 随园诗话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袁枚及其随园诗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袁枚。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曲子。 2、课外找三首描写边塞的元曲并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学 地方 课程 教案 2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