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共71页).doc





《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共7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共71页).doc(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1 概述11.1 任务来源及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62 项目概况6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62.2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142.3拟建设工程概况153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分析283.1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283.2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特征294 类比分析304.1类比企业的选择304.2类比企业调查及分析315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预计385.1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职业病385.2 职业病危害程度预计分析386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396.1 设计原则396.2 选址、总体布局与建筑设
2、计406.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预期性能416.4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预期效果577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对策及建议落实情况607.1落实预评价报告中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情况607.2未落实或者部分落实预评价报告中的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情况608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618.1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人员618.2 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618.3 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628.4 应急救援预案628.5 其它需要说明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情况649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投资概算6410 结论与建议6510.1 结论6510.2 建议66附件: 附件1:采矿许可证;附件2:营业执照;附图:序号名
3、称图号1地理位置及总平面布置图ZTKS12-013-0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图ZTKS12-013-023II-1号矿体85m、185m水平中段机械通风除尘、排烟系统图ZTKS12-013-034I-1号矿体185m水平中段机械通风除尘、排烟系统图ZTKS12-013-045III-1号矿体230m水平中段机械通风除尘、排烟系统图ZTKS12-013-056II-1号矿体85m、185m水平中段供水降尘管网布置图ZTKS12-013-067I-1号矿体185m水平供水降尘管网布置图ZTKS12-013-078III-1号矿体230m水平中段供水降尘管网布置图ZTKS12-013-089矿井机械
4、通风除尘、排烟系统图ZTKS12-013-0910空压机站房布置示意图ZTKS12-013-10专心-专注-专业1 概述1.1 任务来源及目的1.任务来源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委托承德市正通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其铅锌银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2.设计目的(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2)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坚持“预防为主,防
5、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2.1国家、地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列(国务院1987年12月3日颁布)(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12日)(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年5月12日)(8)危险化学品管理条列国务院令第591号(201
6、1年12月1日)(9)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国发(1984)97号(10)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1988年7月21日)(11)河北省劳动安全卫生条列(1997年10月25日)(12)河北省劳动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冀政办【2009】82号)(13)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河北省政府令第12号)1.2.2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监发200263号)(2)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3)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文)(4)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卫监发2002108号)(5)职业健
7、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6)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 2000第189号文)(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文)(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方法(卫法监发2006第49号)(10)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卫生部,卫生监督建议1988.1.1)(11)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安监200923号令)(12)关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办字2003159号)(13)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3)河北省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暂行
8、)(冀安监管职键【2010】120号)(14)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局47号令)(1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局48号令)(1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局49号令)(17)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局51号令)(18)河北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试行)冀安监管职健【2012】22号1.2.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
9、1-2007)(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5)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89)(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60-2004)(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89-2007) (9)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2-2007) (10)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11)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 195-2007)(12)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
10、2007)(1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14)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3-2009)(15)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4-2010) (16)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 (17)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6758-2008) (1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19)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1651-2008) (2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21)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83)(22)采
11、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3)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2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2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26)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 (2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1985)(2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29)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GB9175-88)(30)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31)声学机器和设备噪声发射值的标示和验证GB/T14574-2000)(32)生产设备
12、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33)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34)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35)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3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3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3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2010)(39)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40)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4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
13、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AQ2013.1-2008)(4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AQ2013.2-2008)(4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检测(AQ2013.3-2008)(4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管理(AQ2013.4-2008)(4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4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47)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4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4-2011)(49)金属非金属地下
14、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5-2011)(50)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讯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1.2.4.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1)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与我公司签订的项目委托书(2)承德信诚矿山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地下开采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工程号:ZTCK-)(3)承德市承安职业卫生安全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2012年5月)(4)承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出具的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矿产资源整合工程项目监测报告(2010年10月)(5)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出具的
15、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矿产资源整合工程生态环境调整报告地下水影响与重金属污染调查环境专章(2010年11月)(6)采矿许可证:证号C5企业营业执照:0349(7)其他相关资料1.3 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设计任务: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针对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的防护设施、措施进行专篇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设计范围:本专篇主要对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地下采矿工程的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进行职业卫生防护设计,包括改建项目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各主要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2 项目概况 2.1建设项目基本
16、情况2.1.1项目名称及规模项目名称: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地下开采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兴隆县蘑菇峪乡蘑菇峪村建设性质:改建工程建设规模:该建设项目产品为铅锌银矿石,生产规模为3.0万t/年。2.1.2拟建项目地理位置 兴隆县蘑菇峪铅锌银矿位于兴隆县蘑菇峪乡蘑菇峪村,距兴隆县直距52km,距承德市60km,承(德)栗(树湾)公路由矿区西侧通过,有乡级公路相通,交通较方便。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80713,北纬402909。矿区范围由17号拐点圈定,矿界拐点坐标、矿区面积、开采标高见表2-1。表 2-1 矿界拐点坐标、矿区面积、开采标高一览表点号X坐标Y坐标开采标高面积(km2)备注1.00.0
17、0+650+70m0.643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1.3自然环境概况矿区处于冀北燕山山脉中低山区,本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6.1,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29,温差较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年平均降水量约499.7毫米,且多集中在7、8、9月份,无霜期110150天,封冻期从11月份至翌年3月份,最大冻土深度1.09米。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以玉米为主,谷子、薯类、大豆、水稻次之。农副产品主要有苹果、板栗等。采矿业是当地的主要工业项目,铁矿采选处于主导地位,并带动了相关
18、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地方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区内劳动力充足,电力充沛,可满足小型矿山的要求。2.1.4 环境地质条件 1.矿区地质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2)、燕山台褶带(22)、马兰峪复式背斜()、宽城凹褶束(IV)的南部。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分布在矿区西部的河床及沟谷的两侧。由砾石、碎石、砂、粉砂、亚砂土及亚粘土组成的冲洪积和残坡积。本区底层(迷雾山组)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走向7590,倾向北,倾角5565,局部倾角80.本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出路一条断层(F1断层)和七条层间破碎带。F1断层分布于矿区西南部,区内断续出露约长1200m,两端延伸至界外,断层产状:走向110130,倾向北东,
19、倾角5860。该断层为正断层。断层破碎带宽0.51.5m,构造角砾岩不发育。区内出露的七条层间破碎带,均具不同程度的蚀变矿化,是本区的主要赋存矿构造。本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为燕山期侵入的石英正长斑岩(52)小岩体。该岩体分布于矿区西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最大长度600m,最大宽度340m,面积约0.16km2。矿区内出露面积约0.06km2。周围岩性均为迷雾山组白云质灰岩及燧石条带白云岩,岩体南侧与F1断层接触。该岩体的侵入为本区铅锌银矿的成矿提供了物质和热源。石英正长斑岩:灰白色,略带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石英和斜长石,基质主要为钾长石、石英、斜长石,少量的黑云母,微量的磁铁矿、锆石
20、。2.矿床特征本区矿床为岩浆热液蚀变型(层间破碎带蚀变岩型)铅锌银矿床。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地层的层间破碎带中,矿体的产状与层间破碎带和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区内出露的七条层间破碎带,均具不同程度的蚀变矿化,是本区的主要赋矿构造。层间破碎带(即:蚀变矿化带,以下同)编号分别为:I、II、III、IV、V、VI、VII,各条蚀变矿化带特征如下:I号蚀变矿化带:位于矿区最南部,地表断续出露长150m,厚度0.10m0.50m(地表厚度,向深部厚度逐渐增大),出露标高325m378m,产状:倾向351356,倾角6062。主要蚀变矿化为:硅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地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兴隆县 蘑菇 峪铅锌 银矿 地下开采 建设项目 职业病 危害 防护 设施 设计 7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