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级数学第八次备课.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三级数学第八次备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三级数学第八次备课.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统计主 备 人:王娟备课时间: 2007 年 4 月 26 日教材简析:本单元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比赛为题材,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平均数并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索、操作,师帮扶、生质疑。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明确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教
2、具准备:直尺小黑板三角板教时安排: 4 课时统计和平均数1 课时练习九2 课时运动与身体变化1 课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21 页 - - - - - - - - - - 第一课时主 备 人:王娟备课时间: 2007 年 4 月 26 日教学内容: 教材第 92 页的例题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丰富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
3、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具准备:例题图或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温故直接算出得数:(10+8)2 (3+4+5)3 (6+9+7+6)4 二、探求新知教学例题1、教师:三年级第一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情况吗?咱们一起来看吧!(教师出示例题图)教师结合例题图说明:他们分成男生和女生进行比赛,每人套15 个圈。2、出示条形统计图(1)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2)你觉得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学生发表各
4、自的观点编号: 52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21 页 - - - - - - - - - -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提问:4 名男生共套中 28 个,5 名女生共套中 30 个。怎样比呢?(要求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4)你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圈吗?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5)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学生在小组中计论、汇报讨论结果(6)现在你知道是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了吗?三、巩固练习1、 “想想做做” 1 (1)学生看题,明白题意(2
5、)学生分小组操作(3)提问: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你是怎样移动的?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2、 “想想做做” 2 (1)学生看题,明白题意(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时提问。你是怎么算的?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能说说看怎样去求平均数吗?布置作业:解决问题1、学校气象小组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如下:14、16、20、21、14,你能求出一天的平均气温吗?2、四(1)班有 4 个小组,第一组 10 人,第二组 11 人,第三组 12 人,第四组 11 人,平均每组多少人?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主 备 人:王娟编号: 53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6、-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21 页 - - - - - - - - - - 备课时间: 2007 年 4 月 29 日教学内容: 教材 P95-P96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较熟悉地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具准备:直尺、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求平均数。二、练习1、练习九( 1)(1)出示第 1 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2)提问:这里平均
7、水深110厘米是什么意思?(3)这个男孩以为自己身高415 厘米,他下水不会有危险,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同位互相说理由。2、练习九 2 (1)学生独立看每道题,初步了解每一题说了什么事?(2)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三道题中哪些平均数是不合理的?(3)组织交流说说每小组的观点。3、练习九 3 (1)学生看题,提问:哪位同学捐的图书本数最多?(2) “平均每位同学捐多少本图书”怎么求?学生计算,交流时提问:为什么要用总本数除以5 呢?(3)你还想到了什么?可以和你的同学说一说。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8、 - -第 4 页,共 21 页 - - - - - - - - - - 4、练习九 4 (1)出示条形统计图,学生看图。(2)你能算出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吗?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时提问:你是怎样算出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树的?(3)提问:哪些小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植树多?哪些小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植树少?(4)你不怎样说明三年级的植树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三年级平均生组植树的棵树在6-10棵之间。5、练习九 5 (1)学生记录本周收来做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2)算了本周平均每天做家庭作业用的时间,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总时间总天数=平均每天所用的时间)(3)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
9、合理安排时间的。布置作业:一、下面是小明上学期数学测试成绩如下表:次数1 2 3 4 5 分数96 89 91 95 94 1、小明哪次数学测试成绩最好?2、你能算出小明上学期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吗?板书设计:第三课时主 备 人:王娟备课时间: 2007 年 4 月 30 日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21 页 - - - - - - - - - - 教学内容: 教材 P97-P97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较熟悉地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
10、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理解解决求平均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具准备: 直尺 、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求平均数的问题。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的吗?二、练习1、练习九第 6 题(1)学生看统计表,提问:在这一小组中最高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最矮的呢?(2) 提问: 你能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吗?学生汇报,并说说估计的理由。提问:把算出的平均身高与估计的结果比一比,看看你估计得怎么样?学生计算后交流。(3)你还能提出这个小组同
11、学身高的哪些情况?(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汇报。 )2、练习九第 7 题(1)出示统计表,学生独立看每道题,初步了解每一题说了什么事?(2)学生独立计算上星期平均每天最低气温和最高温分别是多少度?组织交流说说每小组的观点。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21 页 - - - - - - - - - - (3)提问:从上面的记录中你还能发现什么?3、练习九第 8 题(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男生和女生的体重,填在表中。(强调纪律和规则)(2)各小组计算出本组的男、女生的平均体重,并
12、进行集体交流。(3)和其他小组的同学谈谈你们本组在解决这题中的一些体会。三、教学 “ 你知道吗 ”1、在上学期广播操比赛中,三1班的得分分别是:85、92、79、86、85、84、88、89、82。请你计算出三 1班的平均分。学生计算,汇报结果。2、你觉得这个平均分合理吗?为什么?。3、阅读第 99 页的“ 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男生体重记录姓名体重女生体重记录姓名体重实践活动主 备 人:王娟备课时间: 2007 年 4 月 30 日教学内容 :书第 9899 页 教学目标 : 编号: 55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13、 - - - - - - - -第 7 页,共 21 页 - - - - - - - - - - 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求平均数、分析数据。2、学习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 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对身体有哪些好处?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有那些变化吗?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变化,研究的方法是做实验,进行统计,互相合作,探讨结论。二、实验讨论1、
14、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1)学生练习测脉搏,教师巡回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测出自己的脉搏。(2)教师讲明要求和在做实验的时候要遵守的各项规则。(3)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活动的方案和按照自己制定的方案进行活动,并记录数据。(4)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三个平均数各是多少?原地跑步是脉搏跳动发生变化了没有?发生了什么变化?运动时间的长短与脉搏跳动有什么关系?每个人的脉搏跳动变化情况和全组平均数的变动情况一致吗?为什么要求平均数?2、 研究不同的运动给身体带来的变化是否相同(限时 1 分钟) 。(1)每组学生选择两种不同的运动做研究。(2)学生分组制定方案活动。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15、-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21 页 - - - - - - - - - - (3)各组汇报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三、引申反思1、三年级体育课上学生每秒脉搏的跳动次数是多少最合适?我们的活动怎样设计最合理?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第99 页“你知道吗”读后提问:(1)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2)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布置作业:课后设计并完成一项实验活动, 测量你在不同的运动前后的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制成统计表。十一、认识小数主 备 人:王娟备课时间: 2007 年 4 月 26 日教材简
16、析:本单元教材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小数的意义与读写,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食品、学习用品以及农村题材,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让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21 页 - - - - - - - - - -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反思、体会:学习了小数,我们能解决更多的生活实际问题,知识越多,本领越大,生活中就越有用。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浓厚的生活气息中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知识的迁移过程有效建立小数的数感
17、;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小数的意识。教学目标:1、经历小数的认识过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2、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及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及比较大小的方法课时安排: 4 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1 课时比较小数的大小1 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 课时练习十1 课时第一课时主 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三级 数学 第八 备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