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共2页).docx
《物流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共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共2页).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物流: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现代物流: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处理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综合过程。现代物流的趋势和特征:物流系统化与集成化、全球化、信息化与网络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柔性化、绿色化。系统:由相互作用而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性:系统的集合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系统分类:1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2、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3、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4、封装系统和开放系统。实体系统:指凡是以矿物、生物、
2、机械等实体为构成要素的系统。概念系统:指凡是由概念、原理、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实体物质所构成的系统。动态系统:按系统的形态是否随时间而变化进行分类、随时间而变化的系统。静态系统:系统模型中的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封闭系统:与外界环境不发生任何形式的交换,它既不向环境输出,也不从环境输入。开放系统:与环境有相互关系,能从环境得到输入、并向环境输出。物流系统: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物流诸环节及其涉及的物品、信息、设施和设备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目标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特点:层次性、整体性、目的性、人一机系统、具有层次结构的可分的系统、跨地域跨时域的系统、
3、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性。效益背反:指物流系统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亦然。系统工程: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由一般系统论、大系统理论、经济控制论、运筹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控制论:是应用现代控制论的科学方法分析经济过程的学科。运筹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带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地管理。运筹学分支:线性规划、
4、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对策论、储存论。物流系统工程依赖的理论和方法:1、运筹学;2、经济控制论;3、大系统理论及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4、系统动力学理论。物流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要素分析、物流系统的分析与建模、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仿真、物流系统评价、物流系统决策。流体:物流中的“物”,即物资实体。载体:指承载“物”的设备以及这些设备据以运作的设施。流向:指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流向种类:自然流向、计划流向、市场流向、实际流向。流量: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程: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流速:指通过载体的流体
5、在一定流程上的速度表现。流动六要素之间的联系:1、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载体的类型和规模,流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流向和流量,载体对流向和流量有制约作用,载体的状况对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会产生影响。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储存保管功能:在一定场所对物品进行储存并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综合活动。物流信息:指与物流活动相关的信息,是反映物流各项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物流制度、法律和规章、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时间中,对产品、工作、工程、服务等普遍的活动和重复性事
6、物、概念进行制定、发布和实施统一的标准的过程。物流标准化涉及的主要内容:物流设施、设备及器具的标准化、物流作业标准化、物流信息标准化。物流系统要素的冲突:目标冲突、产权冲突、运作冲突。物流要素目标冲突的原因:更低一级的子目标之间的冲突,以及实现各子目标所采取的方法之间的冲突。物流要素产权冲突表现在:1、物流要素载体的产权冲突;2、物流信息要素的产权冲突。物流要素运作冲突:物流要素都有各自的运作规律和标准在没有建立统一的物流运作规范的情况下,各要素间可能会因为不适应对方的业务特征和流程、标准、制度、票据格式等而产生矛盾和冲突。物流要素集成: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
7、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一样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物流要素的集成的动机和目的:1、传统储运业需要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从单一的运输、仓储服务转向一体化的、综合的物流服务;2、处于分割、分散状态的物流资源要素需要在统一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协调和最佳配置;3、物流要素运作效率需要通过整合得到提高;4、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单个物流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的优秀企业进行要素整合。跨企业物流集成的要点:1、物流基础资源的共享;2、物流信息集成;3、集中采购;4、集中式存储;5、统一订单处理;6、集中运输。
8、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1、要素一体化;2、建立战略联盟;3、资源共享;4、市场化。系统分析:指是一种采用系统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行方案或策略,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全面评价和协调,帮助决策者提高对所研究问题认识的清晰程度,以辅助决策者选择行动方案的一种决策辅助技术。系统分析的作用:向决策者提供达到目的各种途径,就像一面镜子将各种行动方案的效益、成本等各方面的后果显示出来,为决策、判断提供依据。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1、目的;2、备选方案;3、费用和效益;4、模型;5、准则;6、结论。备选方案:指能够实现系统目的的各种可能的途径措施和方法。模型:指对系统本质的描述,是方案的表达形式
9、。系统分析的原则:1、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总体效益相结合;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的步骤:1、阐明问题;2、寻找设备选方案;3、建模和预计后果;4、预测未来环境;5、备选方案的评价。物流系统的分析:指物流网络或者供应链中有序地、计划地对一个或多个部门进行观察,以决定每个部门和整体系统如何有效地运转。物流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物流系统的环境影响分析、物流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特点:多样性和层次性。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原则:1、技术上的先进性;2、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同其他系
10、统的兼容性和协调性;4、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物流系统目标的主要内容:对系统目标的必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完备性分析及层次性分析。物流系统目标的必要性分析:1、现有物流系统是否出现了与客观环境不适应或与国民经济发展不适应的情况;2、系统内部的软、硬件环境是否能满足新技术发展的要求;3、是否出现新的市场需求,或消费者是否提出了全新的服务要求。物流系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1、理论依据的充分性;2、客观条件的保证。系统目标的完备性:指提出的目标是否充分反映了系统的多样性和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层次性特点。系统结构:指系统构成要素及其关联方式的总和。物流系统结构:指物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排列
11、的具体形式。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设计多种结构模型来模拟同一功能,并从中选择出最佳的系统结构。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将流体从起始地到目的地流动所涉及的流动要素的空间位置描述出来,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连接,由此构成的图形。物流系统结构的特性:稳定性、层次性、开放性、相对性。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1、系统结构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2、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3、系统功能对系统结构具有反作用性。结构模型:指一种应用有向连接图来描述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系统的模型。港口物流系统结构形成:1、质态结构;2、量态结构;3、空间结构;4、时间结构。质态结构:指港口物流要素通过技术上的相互
12、适应性而相互作用的联系状态。量态结构:指港口物流要素通达数量上的相互协调而发挥作用的联结方式。空间结构:指物流系统实体要素之间在空间地域上的关联状态。仓储系统分析的步骤:1、分析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建立合理的业绩衡量体系;2、评估现有的环境,包括对现有的机构和工作岗位的客观评估;3、确定哪些属于增值服务,以增加利润来源;4、设计目标环境及需要变革的计划;5、计划实施的外部条件评估及后续计划的确定。物流系统其他要素与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分析:表现在1、运输方案对库存持有成本和仓储成本有重大影响;2、最优的运输方案同时也必须满足客户服务政策的要求。运输子系统内部能力的约束分析:主要分析影响运输方案
13、最优化的运输能力方面的因素。如1、通道能力;2、车辆能力;3、容器能力;4、劳动力能力;5、工作量差异。系统模型:指对一个系统某一方面本质属性的描述,它以某种确定的形式提供关于该系统的某一方面的知识。系统模型的特征:1、它是对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2、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特征的主要要素构成的;3、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之间的关系。系统模型的分类:实体模型、比例模型、相似模型、文字模型、网络模型、图表模型、逻辑模型、解析模型。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1、物流系统建设的需要;2、节约资金的需要;3、缩短分析时间的需要;4、系统分析的灵活性要求。建立系统模型的基本原则:1、切题;2、清晰;3、精度要求
14、适当;4、尽量使用标准模型。物流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1、推理分析法;2、统计分析法;3、人工模拟法。物流系统数学模型建立过程:1、明确问题;2、模型假设;3、建立模型;4、模型求解;5、模型分析与检验。最优化模型:指依赖精确的数学方程式和严密的数学过程来分析和评价物流系统的各种可选方案,从数学上可以证明所得的解是针对该问题的最优解。模型包括:数学规划模型、排队模型、枚举模型、微积分模型。最优化模型的优点:在给定一系列假设条件和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得到问题的最优解。最优化模型的局限性:1、由于实际系统的复杂性,如果建立的模型对现实系统的描述过于细致,会使系统变量和约束条件增加;2、如果模型
15、对实际条件的假设过于简化或过于理想化,又会影响模型的适用范围,导致模型结果的不可信。仿真模型:指以代数和逻辑语言做出的对系统的模拟,这种模拟通常要利用随机的数学关系。1.预测:就是对尚未发生或目前还不确切的事物进行预先的估计和推断,是现时对事物将要发生的结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最优模型与仿真模型的区别:可以从仓库选址问题为例进行对比,最优选址模型寻求的是最佳仓库数量,最佳的位置,仓库最佳规模。而仿真模型则是试图在给定的多个仓库多个分配方案的条件下,反复使用模型,对多个布局方案进行评价,从而找出最优的系统方案。启发式方法:指那些能指导问题求解的原理、概念和经验法则。2、预测方法的分类:定性预测法;时
16、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因果关系分析预测法。 系统预测的概念及其实质:根据系统发展变化的实际数据和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经验和知识,对系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可能变化情况进行推测、估计和分析,这样一系列的过程就是系统预测。其实质就是充分分析使系统发生变化的原因,探究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系统的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根据已知预测未知,从而减少对未来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3.预测的一般程序:确定预测目的;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模型检验与修正;预测实施与结果分析 1.物流系统预测的特殊问题 :新需求预测问题、不规则需求的预测、地区性需求预测、预测的误差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系统工程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