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健康教育】(共38页).doc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共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健康教育】(共38页).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梅村中心小学校本课程之一健康教育一、艾滋病专题二、结核病专题三、预防毒品专题四、口腔保健专题一、艾滋病专题世纪瘟疫艾滋病古往今来,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惨绝人寰的瘟疫和战争。 但是,没有任何一次的瘟疫和战争让人类陷入如此巨大的惊慌和恐惧;没有任何一次的瘟疫和战争对社会产生了如此强大的冲击。 这就是“艾滋病” ! 绿猴带来的恶魔 1969年至1981年,美国某大学野外饲养的猴群发生了四次成群惨死的现象,其病症与有关资料记载的远古时期非洲绿猴成批死亡的情况极为相似。 医学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检验出:这次死亡猴群的身上有一种病毒。 紧接着,此种病毒在人体上的第一个病例在美国发现。
2、关于猴子带来艾滋病病毒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大约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英国的时候,艾滋病毒就从猴子身上传给人类了。大概是在距今140年到160年以前,艾滋病病毒首先进入非洲一些农村的村民体内。这种病最初仅限于一、两个农村中很少的一些人。也许是被猴子抓咬之后感染的,或者就是由猴子最早传染给人类的。因为当地人有喝猴血的习惯,那么,人们在喝猴血的时候,就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最初时传播得很慢,但当有比较多的人感染上这种病毒时,传播得就快了。 1969年,一位名叫罗伯特的美国人,得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他多方求医,终因不知为何病,无法医治而死亡,人们把他的部分组织保存起来。 1980年6月,美国一名叫盖尔
3、坦的同性恋者,被诊断患了卡波氏肉瘤,不久就死去了。接着,他的两个同性恋伙伴以及一批年轻的美国同性恋者,相继发生了该病。此病在同性恋者中的蔓延之快,病情之严重,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注意。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身体一向很健康的青年男性同性恋中发现了一种“怪病”。患病者出现全身免疫功能的缺陷,从而引发致命的感染和肿瘤,各种治疗均不能解决临床症状,患者很快死亡。随后,在吸毒者、血友病患者以及多性伴者中也大量发现了这个怪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造成了人们很大的惊慌和恐惧,许多国家不惜投入巨资,研究病因,探索治疗方法。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成立了由癌症专家、寄生虫病专家、
4、毒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调查研究小组,对这一在当时称为“同性恋者癌症”的疾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这种新病以人体免疫力严重缺损为特征,两年内,已有名男性同性恋者患此种疾病,同时,他们发现,这种疾病已在男性同性恋者群中蔓延开来。当时,这种疾病被命名为“男性同性恋者免疫缺陷症”。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急剧增加。1982年3月,有285位该病患者,到5月,仅美国就有900人患病。使专家们惊奇的是,这种被称为“男性同性恋者免疫缺陷症”的疾病,除了男性同性恋者外,还有异性恋者、嗜毒者、儿童及血友病患者。这一新病种的名字,显然与事实不符。根据这一情况,学者们于1982年秋,更改了这一新病种的命名,
5、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 AIDS 。根据其音译和意译的双重含意,我们国家把它称为“爱滋病”,或者“艾滋病”。通过专家对1969年死于无名疾病的美国人罗伯特的人体组织的分析,他得的就是“艾滋病”。 初识艾滋病为了弄清楚“艾滋病”的病因,专家和学者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年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学家蒙塔尼尔教授,首先从 AIDS 患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出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 HIV 。几个月之后,美国果立肿瘤研究所的学者也同样发现了这种病毒。原来,横行无际、危害严重的“艾滋病”,就是这种病毒在作孽。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
6、系统方面的疾病。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一但受艾滋场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这时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害了人体,即造成 T 淋巴细胞的破坏,使机体丧失了抵抗疾病的能力,病人容易患各种罕见的疾病。如:卡波氏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尽管随着
7、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对艾滋病的恐惧却与日俱增。 艾滋病病毒以某种特定的途径迅速蔓延,但专家们注意到,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即 HIV 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并不一定马上发病,它可能要潜伏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但是,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的、也是最急的状态。艾滋病病人一定是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一定就是艾滋病病人。调查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年内会发生艾滋病。对于一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的各种体液中几货都含有 HIV ,像唾液、眼泪、脑脊液、肺泡液、血液、精液、阴道排泄物、月经血、乳汁、尿液、粪便等
8、,都有艾滋病病毒的存在。其中精液和血液是最主要的 HIV 传播载体,月经排出物和乳汁次之。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的 HIV 传播者都是来自性接触;或有多个性伴、或卖淫嫖娼、或非常规性关系、同性恋等等;来自于静脉吸毒;这些吸毒者,为了短暂的快感,不顾与他人合用针筒、针头,结果种下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祸根,在吸入毒品的同时,也可能通过注射器具,把艾滋病病毒带入血管。另外,使用未充分消毒的注射器输血、母婴感染也占一定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认为医护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卫生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通过被污染的器械和特殊接触引起的双向传染,实际上是 HIV 感染的特殊渠道,必
9、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调查,至年夏,美国卫生医护人员中,艾滋病患者已达余人,其中护理人员、护士占 / 以上。 艾滋病传播的一个很大的危险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人们看上去都很健康,如果不通过验血,根本不知道他们已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可是,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他就会终生带菌,随时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的会表现出腹泻、间歇性发热、慢性淋巴结病等症状。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由于病情不很严重,特别容易被误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一步步加重,表现为持续个月以上的至少两个淋巴结肿大,并有关节痛、肌肉痛、乏力、发热等症状。也有的表现为发热、体重下降、全身不适、厌
10、食、盗汗,或持续个月以上的慢性腹泻,持续个月以上的慢性发热等。 一般来说,差不多所有的艾滋病病人,都伴有发热、卡氏肺囊虫肺炎、恶性肿瘤、肠道感染、腹泻等主要症状。据统计,约有的艾滋病病人伴有卡氏肺囊虫肺炎;的病人伴卡波氏肉瘤;的艾滋病病人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在我国,第一个艾滋病人是协和医院发现的。那是年月的一天,一位来自美国的肺炎病人到该院就诊。他发烧、咳嗽,具有较明显的肺炎症状。医生们根据情况,给他打针、吃药。但是,很奇怪,病情不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而且在他的身上还表现出了许多与肺炎不符的疾病症状。当天晚上点,他心力衰竭,生命垂危,医生们全力抢救,才保住了他的生命。
11、为了有效地治疗这位美国男子的疾病,弄清楚他的病史,医生们向远在美国的这位病人的私人医生了解情况。原来,这位病人是一个艾滋病患者,已经得病很长时间了。 美国医生提供的情况,使该院在场的医生、护士、工作人员目瞪口呆。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国家还从未发现过这种病人,“艾滋病”不仅是协和医院,就是在中国也是第一例。 不久,这个艾滋病患者停止了呼吸,医院上下一片愕然。接触过这个病人的所有医护人员心情紧张,都害怕这种致命的疾病会传染到自己身上。太平间的工作人员甚至拒绝这个尸体的推入。医生们把整个病房进行了彻底的消毒;病人的衣服、护士的工作服,甚至病人用过的所有医疗用品都被烧毁。尽管这样,所有工作人员的恐慌仍
12、未消除,个月后,医院为接触过那个艾滋病病人的医生、护士做了 HIV 抗体检测。年后,当时所有的人员又做了一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证明无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这以后,压在人们心中的重石才算彻底落地了。 被称为“当代瘟疫”和“超级癌症”的艾滋病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 WHO )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均放在首位,我国已将其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年或更长的潜伏期以后才发病。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重复感染多种疾病,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
13、脑炎及其他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至今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一旦发病,在我国当前的医疗条件下,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死亡。所以目前艾滋病还是一种病死率高达的极为严重的传染病。 艾滋病的危害(一)艾滋病造成的社会危害 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流行,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尤其使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近几十年来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果被严重吞噬的危险。近些年,全球每年直接用于艾滋病的经费约50亿美元,间接损失则是其10倍。而在未来的几年间,因艾滋病的流行,全世界每年将要付出5000亿美元的代价。从1981年发现艾滋病
14、后的10年间,美国为艾滋病的治疗和研究作了100亿美元的巨额投入,这个世界上的头号富国,也为此感到沉重的压力。 艾滋病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的是近毁灭性的打击。乌干达,这个本来就不太富裕的非洲国家,因为国内1/3的劳动力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果民生产总值已下降了30;泰国,这个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国家,由于艾滋病的严重流行,专家们估计,其经济损失达85亿,国内生产总值将降低20。 艾滋病给有关国家带来的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 首先,劳动人口急剧减少,人才严重损失。截至去年底,全球15岁至49岁艾滋病毒感染已达3300万。由于青壮年是最易感删艾滋病的人群,这意味着再过10年受危害的国家将丧失一大
15、批青壮年劳动力及科技人才。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4个成员国中,10的劳动人口被感染上艾滋病毒,因患艾滋场被迫停止工作的人数要比发达国家的人数高10倍。 其次,人口比例严重失衡,人均寿命降低。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有关国家将出现人口老年化现象。专家预测,20年后,这些国家60至70岁的人将远多于40至50岁的人;女性患者的增多将使出生率大为下降,从而加剧老年化现象。此外,艾滋病降低了人均期望寿命。到2010年,肯尼亚人均期望寿命将从目前的56岁下降到47岁,倒退到六十年代的水平。 第三,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据世界银行估计,艾滋病发病率高的国家人均收入每年要为此少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非洲国
16、家今后15年里要保持每年7的经济增长率,才能实现非洲国家在2015年减少一半贫困人口的目标。人们担心,如果非洲国家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经济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防治艾滋病的花费将加重有关国家的财政负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将为艾滋病花费5000亿美元,而非洲国家目前用于艾滋病防治的经费每年需10多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了85亿美元。 卢旺达90年代中期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费用占所有卫生费用的三分之二。津巴布韦目前住院病人中的一半是艾滋病人。估计到2005年,这个国家用于防治艾滋病的费用将达卫生部预算的60。 (二)艾滋病对患者及家庭的危害 艾滋病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个人及其家庭的影
17、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的无知造成对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使他(她)们在个人的工作、学习、住宿、就医、恋爱、婚姻等方面受到排斥,导致个人生活的困难,而且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其次,当感染者发病后,昂贵的医疗、护理、营养需要将大大加重其家庭经济负担,成为家庭成员精神上的负担,甚至会影响家属的生活和工作权力。多数艾滋病患者都是家庭中的男女主人,重要的经济支柱,在生病过程中,使家庭负债累累,出走后,家庭面临解体,遗留下孤儿寡老。而护理孤儿寡老的工作必然转嫁给社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艾滋病在中国艾滋病对中国大陆而言是一种传入性疾病。1985年6月23日,一位美籍阿根廷人在北京协和医院因
18、艾滋病而死亡,这是我国大陆境内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之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中开展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监测,随之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推开。通过9年多的监测和疫情报告,国家卫生部1995年4月份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 随着第一个艾滋病病人的出现,我国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在80年代中期发现的病例,主要是因用被HIV污染的外国血液制品的血友病人,也有极个别人因与外国人发生性关系而被感染。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患病人数激增。1994年比1993年翻一番,1995年6个月比1994年翻三番,增长了22倍,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根据对22个省400万人的检测,到
19、1995年6月,已经发现了1775名艾滋病病人。据国家卫生组织统计,在我国的HIV携带者中,由吸毒而传染的占66。例如,在我国的云南德宏州地区,离“金三角”很近,在那里,由于获得毒品比较容易,所以有着较多的吸毒者,他们视毒为命,又缺乏预防HIV病毒传播的有关知识,结果,在那里出现了这类患者,而且增长趋势很快。在统计数字中,由性传播的占10。我国虽然是个文明古国,对性有着传统的认识,性解放的思潮没有广阔的市场。但是,近年来,暗娼、暗妓屡禁不止。而且,很多人认为,婚前性行为是正常现象。仅 1992 年,抓获的这类人员就有 24 万,而据权威人士估计,这个数字只占实际的1/20,近几年,绝不会少于1
20、992年统计的数字。所以,卖淫嫖娼,不负责任的性关系,为HIV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目前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尽管承认总人口感染率不到0.1% ,但疫情已经波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艾滋病病例报告数陈明显上升趋势。 中国部分地区已经进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高峰。在19852000年底的15年间,中国累计报告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是 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两年合计报告的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达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报艾滋病病例数比2001年增长44.0% 。在河南安徽等省的重点县、乡、村,自2001年以来,病人开始集
21、中发病和死亡。 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目前在中国通过共用针具注射吸毒是艾滋病病毒传播主要途径,同时经性传播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从1997年的5.5%上升至2002年底的10.9% 。哨点监测结果也显示出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陈增长趋势。此外,自1995年首次发现母婴传播以来,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 通过以上的数字,我们看出,吸毒和性的传染是HIV感染的两大主要途径,占了80;输血感染,母婴胎盘传播占20。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我国从发病和传染的人数来看,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要低许多,但形势并不能使我们乐观。就美国而言,自从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后,他们就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对艾
22、滋病的危害性、严重性、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通过各种媒介,广泛报道,使大众对艾滋病有了深度的认识,从而,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在性行为中,注意保护自己。而我国则不同,我国的封建意识,在大部分人中,还比较浓重。人们谈“性”色变,谈“艾滋病”色变,宣传媒介也尽量回避“性”的话题,这就使得我国人对性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缺乏如何保护自己的性知识,因而使得很多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感染了病毒。再加上嗜毒者的增多,我国对此的预防监测水平又不高,所以,使我国在艾滋传播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中科院专家在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份咨询报告中指出,控制艾滋病在吸毒、卖淫、同性恋等高危人群中的蔓延,是控制这一
23、致死性传染病在全国蔓延的关键。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经注射毒品传播艾滋病是目前中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在云南、新疆、广西、四川、广东等地的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爆发流行。目前,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仍以惊人的速度扩散。 报告指出,艾滋病传播的另外一个主要途径是血液传播。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经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例占总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数的比例,在世界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是比较高的。尽管中国卫生部从一九九五就要求每一份输血都要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但全国农村地区多数县级和县级以下医院目前尚没有能力对每一份血液都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 此外,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教育 校本 课程 健康 教育 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