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x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图的绘制一、人力资源规划(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广义: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中期计划(15年)和短期计划(1年)(二)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组织规划(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制度规划(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
2、现的重要保证);人员规划;费用规划(三)人力资源规划与其它企业规划的关系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资源规划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二、 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企业组织机构是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设置各类只能与业务部门的总称。整个组织机构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由经营决策者、风险承担者和收益分享者构成经营主体和规定其相互关系的经营制度所组成的企业高层组织,即经营体制。第二层是由负责筹集和优化
3、资源的配置、产品研发、生产等及日常管理职能的机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即职能体制。管理单位之间形成的管理层次,是有形部分,即为“体”;管理制度是无形部分,即为“制”。三、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六项)(一)任务目标原则;(二)分工协作原则;(三)统一领导、权利制衡原则;(四)权责对应原则;(五)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10人左右);(六)稳定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原则。四、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具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多种形式。(一)直线制(军队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优点:(1) 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2) 责权关系明确;(3) 横向联系少、
4、内部协调容易;(4) 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 理效率高。缺点:(1) 组织结构缺乏弹性;(2) 组织内部缺乏横向交流;(3) 缺乏专业化分工,不利于管理的水平的提高;(4) 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它只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或业务活 动简单、稳定的企业。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必须经过改造才能用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二、职能制(多线制) 职能制按照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下属既服从直线领导的指挥,又服从上级个职能部门的指挥。 优点:(1)提高了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2)可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对下级的工作提供详细的业务指导;(3)减轻了直线领导的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
5、的时间和精力考虑组织的重大战略问题;(4)有利于提高各职能专家发挥自身的业务水平;(5)有利于各职能管理者的选拔、培训和考核的实施。缺点:(1)多头领导,政出多门,不利于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令下属无所适从;(2)直线人员和职能部门责权不清,彼此之间易产生意见分歧,互相争名夺利,争功诿过,难以协调,最终必然导致功过不明,赏罚不公,责、权、利不能很好地统一;(3)机构复杂,增加管理费用,加重企业负担;(4)过分强调按职能进行专业分工,使各职能人员的知识面和经验较狭窄,不利于培养全面型的管理人才;(5)这种组织形式决策慢,不够灵活,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三、直线职能制 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
6、形式,以直线制为基础,总经理对业务和职能部门均实行垂直式领导,职能部门没有直接指挥权。 直线职能制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应用较广泛。但随着规模扩大,职能部门过多,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变得困难;总经理负担重。 四、 事业部制(分权制结构)是一种在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代组织结构形式。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实行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优点:(1) 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使其成为决策中心;(2) 有助于增强事业部管理者的责任感,发挥他们搞好经营管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3) 各事业部实现高度专业化,整个企业可以容纳若干经营特点迥异的事
7、业部,形成大型联合企业;(4) 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缺点:(1) 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现象;(2) 各事业部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它适合那些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业务多元化、市场环境差异大、要求较强适应性的企五、 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一) 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日常管理可管辖1530;经常决定的可管辖37人);(二) 明确责任和权力原则;(三) 先定岗再定员原则;(四) 合理分配职责原则。能力要求一、 组织结构图的绘制(一) 组织结构图绘制的基本图示1. 组织机构图:各部门及职能科室、业务部门设置以及管理层次、相互关系的图;2. 组
8、织职务图:各机构中职务名称、种类的图。可填上相关人员信息;3. 组织职能图:各级行政负责人或员工主要职责范围的图;4. 组织功能图:表示某个机构或岗位主要功能的图。包括5种形式:参谋机构、代理机构、应降格机构、分担上级功能机构、脱离组织系统的机构。(二) 绘制组织结构图的前期准备1. 应明确企业各级机构的职能;2. 将所管辖的业务内容11列出;3. 将相似的工作综合归类;4. 将已分类的工作逐项分配给下一个层次,并划分出执行命令的部门和机构。(三) 绘制组织结构图的基本方法1. 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计算,其上面一层,其下面画两层,用框图表示2. 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的框图大小应一致,
9、并在同一水平线上;3. 表示接受命令指挥系统的线,其高低位置,表示所处的级别;4. 命令指挥系统用实线,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5. 具有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第二节 工作岗位分析一、工作岗位分析概述(一)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二) 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1.对岗位时间空间进行科学界定,进行岗位分析,即某一职位应该做什么;2.根据岗位的特点明确其对员工的要求,即什么样的人来做最合适;3.制定岗位说
10、明书与岗位规范等。(三)工作分析的作用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因此,工作岗位分析为企业建立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员工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制度提供了条件。此外,工作岗位分析还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职业规划。二、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一)书面资料(岗位职责、广告等);(二)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工作日子);(三)同事的报告(上级、下
11、属);(四)直接的观察;(五)来自顾客和用户等。三、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一)岗位规范1.岗位规范的概念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2.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1)岗位劳动规则: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行为规则。(2)定员定额标准:(3)岗位培训规范:(4)岗位员工规范(员工素质):3. 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 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管理岗位培训规范: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应知;应会;工作实例。生产岗位操作规
12、范(生产岗位工作规范): 岗位职责和主要任务;任务数量、质量、完成期限;完成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其它种类的岗位规范。如管理or生产岗位考核规范。(二)工作说明书 1.工作说明书的概念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识别信息)、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2.工作说明书的分类:岗位工作说明书:以岗位为对象。部门工作说明书:以某一部门或单位为对象。公司工作说明书:以公司为对象。3、工作说明书的内容专心-专注-专业(1)基本资料(2)岗位职责(3)监督与岗位关系(4)工作内容和要求(5)工作权限(6)劳动条件和
13、环境(7)工作时间(时间程度和轮班制设计)(8)资历(9)身体条件(体格和体力)(10)心理品质要求(11)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2)绩效考评【能力分析】一、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一)准备阶段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1) 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 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 明确调查目的2. 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3. 确定调查项目4. 确定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5. 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3)做员工思想工作,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4)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14、并掌握调查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二)调查阶段(三)总结和分析阶段本阶段是岗位分析中最后的关键环节,最终要撰写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一)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起草工作说明初稿;(二)分析专家(各部门经理,主管及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召开有关工作说明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说明书的订正、修改提出具体意见。第三节 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第一单元 劳动定额水平一、 劳动定额管理的内容劳动定额是一项生产技术性和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它包括定额的制定、贯彻执行、统计分析和修订四个重要环节。(一) 劳动定额的制定影响劳动定额制定,既有劳动者方面的因素,
15、也有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方面的因素。(二) 劳动定额的贯彻执行评价和衡量企业劳动是定额的贯彻实施情况有以下标准:1. 劳动定额面的大小,即数量方面;2. 企业各职能部门是否按定额组织生产经营管理;3. 企业或车间是否有按定额对员工进行考核;4. 企业推行新定额是否有采取有效措施。二、 现代劳动定额的发展趋势(一) 巴克制给我们的启示工作效率=工人作业效率 X 开工率工人作业效率=定额工时/工人实耗工时开工率=工人实耗工时、实际可利用工时实耗工时=实际可利用工时-各级管理责任造成浪费的工时公式中,工人效率指标反映了工人努力程度,开工率反映了管理人员努力程度。(二) 劳动定额的发展趋势1.逐步实现科
16、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2.由传统的单一管理逐步转向以提高效率为中心的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3.由过去的劳动定额与定员分散管理逐步转向劳动定额定员一体化管理。三、劳动定额水平的概念和种类劳动定额水平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行业或企业规定的劳动定额,在数值上所表现的高低松紧程度 劳动定额水平,按定额的综合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1. 工序定额水平;2. 工种定额水平;3. 零件或产品定额水平。按照劳动定额所考查的范围,劳动定额水平又可分为以下三类:1. 车间定额水平;2. 企业定额水平;3. 行业或部门定额水平。此外,按照定额的种类,劳动定额水平又可表现为现行定额水平、计划定额水平和
17、定额标准水平。四、 劳动定额水平是定额管理的核心五,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定额水平具有相对性。保证定额水平既先进又合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应当是确定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使在正常条件下,多数员工能够达到的状态”,所谓正常条件是指在定额执行期内,正常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正常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能力要求衡量劳动定额水平的方法:一、 用实耗工时来衡量优点:资料获取方便,可进行综合分析。缺点:实耗工时统计的准确性、可靠性较难保证。二、 用实测工时来衡量优点:比较直接和可靠。也容易了解生产的真实潜力。缺点:工作量大。三、用标准工时来衡量标准工时是指依据时间定
18、额标准制定的工时。优点:衡量标准客观,比较真实,能反映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定额水平的高低和先进程度。缺点:工作量大。四、 通过现行定额之间的比较来衡量优点:使用比较简便,有利于同行业的企业之间开展竞赛和评比。缺点:适用面比较窄。五、 用标准差来衡量定额水平要具有先进合理性、平衡和统一性。注意事项企业规定的劳动不但要体现科学性和先进合理性,还应当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 员工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保持适当的工时强度:(利用时间)二、 员工的脑力和体力支出,应达到或接近国家或部门的卫生标准;(利用人力)三、 大多数员工逐步适应,最后达到或超过劳动定额的过程。 (大多数达到)第二单元 劳动定额的
19、修订一、 劳动定额的定期修订:定额修改其间隔的长短主要根据定额完成情况、生产潜力大小以及定额的质量来决定,同时也应考虑企业生产类型和产品制造的特点。二、 劳动定额的不定期修订企业发生以下情况,可不受修订间隔期的限制:1. 产品设计结构发生变动2. 工艺方法改变;3. 设备或工艺装置改变;4. 原材料材质、规格变动;5. 劳动组织和生产组织变更;6. 个别定额存在明显不合理。能力要求 一、 劳动定额定期修订的步骤(一) 准备阶段1.思想准备。做好调查摸底,了解各类人员的思想动态。2.组织准备。在厂部和车间成立定额修订领导小组。本阶段具体工作步骤:(1)在定额修订前,定额人员要调查摸底,提供充足的
20、数据资料;(2)在收集资料基础上,确定修改定额的控制数即调整幅度。 一般包括压缩率和计划定额完成系数两项指标。(二) 修订阶段(三) 审查平衡和总结阶段二、 修改劳动定额的方法(简易修改法)第三单元 劳动定额统计与分析一、 劳动定额统计工作的任务1.通过各种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取得有关统计资料;2.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各项指标;3.对现行定额的状况以及劳动定额水平作出全面的评价。 劳动定额的制定,劳动定额的贯彻实施,劳动定额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劳动定额的修订,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四个重要环节。二、 实耗工时的概念和意义 实耗工时(实作工时、实动工时、实用工时)按照统计范围的不同,可区分为总产品的
21、实耗工时和单位产品的实耗工时,按照生产单位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又可区分为车间或班组的实耗工时、工种的实耗工时、工序的实耗工时等。能力要求 一、 产品实耗工时统计的方法(一) 以各种原始记录为根据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原始记录可分为生产工人工时记录卡和产品工时记录卡。产品实耗工时的汇总方法:一)按产品零件数逐道工序汇总;二)按产品投入,批量统计汇总;三)按重点产品、重点零部件和主要工序汇总;四)按照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统计汇总。产品实耗工时的计算方法:一)直接计算法二)间接计算法(二)以现场测定为基础的产品实耗工时统计 对现场测定产品实耗工时可采用工作日写实、测时、瞬间观察法三种方法来进行。就其性质来
22、看,都属于非全面观察。企业统计产品实耗工时指标一般应以原始记录、工时统计台账、厂内报表为基础来取得有关数据。 二、 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 1.按产量定额计算 2.按工时定额计算三、产品产量和工时定额的统计范围和要求 P39第四单元 企业定员人数的核算方法一、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企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和人员编制,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企业定员一企业组织常年性生产、工作岗位为对象,具体包括各类初、中级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乃至高层领导者。编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工作单位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管理 三级 复习资料 重点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