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岁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课件.ppt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6岁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大脑发育0-6岁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小脑发育0-6岁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感觉0-6岁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精细动作0-6岁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语言0-6岁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认知心理0-6岁婴幼儿生理发展特点情绪情感脑的量变大脑发展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具体是0-3岁,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迅速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婴儿头围令人吃惊的变化反映出大脑极快的发育速度。婴幼儿脑部的生长发育新生儿脑重约340克,6 个月时为600克,1 岁时为900克,3 岁时为1100克,接近成人脑重(1400克)的80%,4 岁时达到 成人脑重的90%。 6
2、岁以后,大脑的成长极为有限。脑部发育所需的营养DHA学名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它是构成大脑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成分,它在促进宝宝智力和视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母乳,深海鱼,蛋黄)胆碱是一种大脑必需的营养素,对于记忆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大脑中的胆碱增加时,信息传递速度就能加快,大脑思维也更加活跃,从而有效帮助宝宝提升记忆力。(蛋类、动物的脑、动物心脏与肝脏、绿叶蔬菜、啤酒酵母、麦芽、大豆卵磷脂等。)神经元定义:神经元是大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处理信息的细胞。信息传递: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发生接触的部分叫突触,化学物神经递质就在这里流动。这些神经递质携
3、带着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婴儿出生时,大约有50万亿个突触连接,这个数目相当于成人的1/10;孩子在3岁时,突触连接的数目大致是成人的2倍,大概是1000万亿;到了14岁,孩子的突触连接数目和成年人大致相当。什么是“突触演变”? 在最初,婴儿的每次新体验都会导致他大脑内突触连接增加,以及突触密度的显著增大。当经验越丰富时,他的大脑就通过突触筛选优化自己。(研究证明,突触之存在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经验。)一个突触被使用的机会越多,它就越有可能被永久保留下来。而那些不被经常使用的突触通常就会桔萎或死亡。这个过程,科学家们称之为“突触演变”。通过“突触演变”,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会变得
4、效率很高。大脑的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停顿比如在发生了严重脑损伤的情况下。这个过程可能减缓比如把婴儿置于某些环境中,而这些环境限制了他通过看、听、触、尝、闻的机会来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或者婴儿自由运动、说话和使用双手的机会被限制。这个过程可能被加速给婴儿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与通常的发育环境相比,增加刺激的频率、强度和时间长度。调节躯体平衡:例如,当人站立而头向后部仰时,膝和踝关节将自动地作屈曲运动,以对抗由于头后仰所造成的身体重心的转移,使身体保持平衡而不跌倒。调节肌紧张:肌紧张是肌肉中不同肌纤维群轮换地收缩,使整个肌肉处于经常的轻度收缩状态。协调随意运动:不断地调整着大
5、脑皮层运动区、红核和脊髓的活动,使运动能够准确、平稳和顺利地进行。婴儿发展的里程碑:翻身、坐、爬、走、跑、跳的学习都与小脑有密切关系,小脑的发育和发展状态直接影响婴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前庭觉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也几乎包括了所有和语言发展相关的器官,所以前庭觉不良,语言能力的发展必遭到障碍。前庭是大脑门槛,整个身体的触觉、关节活动讯息也必须在此过滤以选择重要的讯息做回应,所以前庭觉必须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协调,才能正确辨识身体的空间位置,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了二.前庭觉的功能前庭觉的主要功能
6、,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讯息,并做过滤及辨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三.发展的原则1.前庭觉的运作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和有效率的运动2.前庭觉掌管人体的平衡和空间方位的感应3.前庭觉的有效运作,有助于维持人体各种姿势的平衡和协调,大幅提升生活作息的品质4.前庭觉和其他感觉系统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5.前庭系统与儿童的语言发展关系密切。四.具体做法可以经常做旋转的游戏,正转,反转。到着走也可以。还要做球类的训练。听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听觉是个体对声波刺激的物理特性的感觉。声波从外耳传入,引起鼓膜振动,经听觉
7、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产生了听觉。 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二. 听觉发展特征 1.婴儿在胎儿期的第5个月就己有了听觉能力,6个月时听觉感受器就已基本发育成熟。 2.新生儿喜欢听母亲的说话声和轻松、优美的音乐声,尤其是听到胎教音乐时会表现出相对的安静、愉快和安全感。对强烈的噪声表现出烦躁的情绪。 3.出生3个月时,能够明显的集中听觉,能够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且向声源方向转头。4.到了56个月时,对于声、像刺激相吻合的物体注视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到了78个月时,能
8、根据声音的方向用视觉去寻找发声的物体,声音的分辨能力明显提高三、具体做法1. 呼唤宝宝名字2. 听柔和的声音3. 看摆动玩具4.听铃鼓声5. 听高雅音乐味觉 一. 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味觉是个体辨别物体味道的感知觉。物质溶解于水或唾液中后,作用于舌面、口腔粘膜和咽喉上的味觉细胞(味蕾),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便引起味觉。人的味觉可分为基本的4种:酸、甜、苦、咸。其它味道都是由这4种混合而成。 二、味觉的发展特征婴儿的味觉系统在胎儿三个月时就开始发育,并且开始受到多种味觉刺激;出生前味觉系统已经发育成熟,新生儿一生下来就有了味觉,并且相当敏锐,表现出明显的对甜物的“偏爱”,对咸、酸、苦的液体有不愉快
9、的表情;人类味觉系统在婴儿和儿童期最发达,以后就逐渐衰退,这与味觉在人类种系演化进程中的趋势是一致的。三、具体做法1. 喂果汁2. 及时增加辅食3. 吃水果肉4. 适当吃一点苦味嗅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嗅觉即辨别物体气味的感觉。人对各种气味的辨别,一般通过4种嗅觉来实现,即香(芬芳)、酸、焦气味(焦糖味)和腐臭。嗅觉感受器是位于鼻腔上部两侧粘膜中的嗅细胞。嗅觉的传递较为特殊,一般认为不经过丘脑,嗅细胞受到刺激兴奋后,发放冲动直接传入嗅球而产生嗅觉。 二、嗅觉的发展特征1.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已大致能区别不同的气味;2.新生儿已能对各种气味作出相应的各不相同的反应,如“
10、喜爱”好闻的气味,“讨厌”或“躲避”不好闻的气味。3.新生儿已能够由嗅觉建立起食物性条件反射,并具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三、具体做法1. 闻花的气味2. 闻生活用品3. 闻一闻酸味和臭味触觉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触觉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而产生的感觉。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在其认知活动和依恋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生儿的触觉器官最大,全身皮肤都具有灵敏的触觉。二、触觉的发展特征1.实际上婴儿在胎儿期就有了触觉,当他被子宫内温暖的软组织和羊水包围时就开始有了触觉,出生以后仍然习惯于温暖的怀抱和母亲的依偎;2.新生儿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质地和疼痛有触觉感受能力,也就
11、是说他们有冷热、疼痛的感觉,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嘴唇和手是触觉最灵敏的部位;3婴儿也依靠触觉或触觉与其他感知觉的协同活动来认识世界,而依恋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身体的接触。三、具体做法1. 主动找奶水2. 抚摸头和四肢3. 勾拉手指4. 活动手掌5. 用不同的织物抚摸皮肤视觉 一、相关器官及形成机制 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视觉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固定眼球)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二、视觉发育阶段 宝宝的视觉发育会经历黑白期、彩色期、立体期和空间期这几个阶段。三、 宝宝的视觉发
12、展规律1.新生儿刚出生时没有视觉。2.出生后1个月内,注视物体时间逐渐延长。3.出生后3个月时,双眼视机能开始发育,初步形成了视觉条件反射。4.出生后4个月时,建立了视觉与听觉的联系。5.出生后6个月时,建立了集合反射、中央视力、双眼单视与立体视觉。6.出生后10个月时已把视觉与触觉结合起来。7.1岁后,喜欢看图书,能区别物体,会模仿动作。8.23岁双眼视觉发育最为旺盛。9.6岁时视觉达到成人水平,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四、视觉刺激开启宝宝智力1、0-6个月:在宝宝眼前放一些具有黑白对比色的玩具,可以刺激宝宝的眼睛移动,同时也可以介入红色色彩刺激,为宝宝进入色彩期做准备。2、6-12
13、个月:是宝宝视觉的色彩期,也是宝宝视敏度发展的关键期,宝宝可以透过清楚的影像,开始发展其他的感官功能。经由丰富多样、颜色鲜艳的图案刺激,加速脑部视觉区的成长,让宝宝察觉边缘、对比的视觉基本能力增强,启发高层次的认知发展。 3、3岁:宝宝进入建立立体空间感的黄金时期,开始对远近、前后、左右等立体空间有更多的认识。特别推出的3d视窗玩具,可以很好地引导这一时期宝宝的视觉从二维向三维转化,独特的a+视觉启智图案可激发宝宝无限的想象力。 4、3-6岁:是宝宝视觉发展的空间期,他们可以准确判断出物体的大小、上下、前后、左右、远近。这时候玩视趣飞圈、视趣门球及锐视保龄球游戏可很好地锻炼宝宝对物体空间关系的
14、把握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宝宝更细微的观察力。五、宝宝的视觉发展与大脑发育的关系 1、视觉与空间智能 2、视觉与语言3、视觉与思维六、具体做法1. 积木天地2. 插塑天地3.涂鸦4.大量的利用游戏发展孩子的空间视觉能力。5. 为孩子准备适用的彩色笔,油画棒,毛笔,画纸,橡皮泥,剪刀等。个体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它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处于发展早期的儿童而言,他们面临多种发展任务(如写字、画画和够取物体等),精细动作能力既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儿童
15、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1、处于无条件反射时期抓握反射、触握反射。吸吮反射。也称本能,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它是靠低级中枢中由种系发展而形成并遗留下来的固定神经联系(直通的联系)来实现的。刚出生时,新生儿不能够进行有目的的行为。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反应是“反射”性的。反射式不必经过学习而展开的简单行为。它们是在出生时表现出的行为,从根本上看,是对刺激不可逃避的反应。在正常的婴儿中,通过呈现适当的刺激,反射很容易就能够得以引起。反射是这类反射为数不多,却具有保存生命的意义。大脑区域:额叶运动带支配随意动作(位于顶叶的前面) 。2、到第5个月左右,就开始发展起自主随意的抓握动作;拇指
16、独立;出现“原始抓握”。婴儿用手臂圈住物体,然后再在另一只手或者胸部的支撑帮助下使立方体离开支持表面,但这一动作过程中手指的精细动作运动不占据主要地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抓握”动作。大脑区域:顶叶活动日益频繁。在外界刺激作用下,脑神经可以短暂抑制抓握反射,这是脑神经进一步成熟的表现。3、有意识动作。视力的提升,手眼协调的萌芽期。约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真正意义上的抓握动作,能够弯曲手指“包住“物体,然后用手指的力量稳稳地抓住物体。4、有目的动作。双手协调。婴儿约7个月大时,婴儿这时手指的力量已能克服重力作用,使物体离开地面,能双手拿奶瓶。婴儿在抓握时其拇指保持与其他四指平行,同时用力“抓握“物
17、体。大脑区域:左右脑神经连接,促进双手配合完成动作。5、表现出初步的“对指”能力即抓握过程中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拇指的指腹与其他四指的指腹相对)。拇指与其他手指成对掌的位置、手部许多小肌肉的巧劲,神经彼此间的协调。6、二指捏、双手协调。婴儿约89个月大时,双手协调,拇食指分化,准确地抓握物品,抓握时拇指与食指相对,可用两个手指抓起物体。手部的小肌肉力量的增强和促进关节灵活性。7、五指分化13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用指尖抓起物体(三只捏)。手部的小肌肉力量的增强和关节灵活,双手配合及动作更加协调。大脑区域:丘脑、小脑、感觉运动皮质的连通。8、双手协作,手眼协调。手眼协调和手腕控
18、制能力增强大脑区域:发展触觉,刺激小脑,小脑前叶通过感觉神经元对动作做适当矫正而使其更精确。9、五指抓拧。可以双手合作拧瓶盖。手指小肌肉群力度控制能力提高,进入了五指抓拧的敏感期。10、握笔。23岁的儿童表现为握住靠近笔尖的部位,主要依靠肩关节的活动来进行绘画和书写,然后逐渐发展为用肘部来控制笔的运动,最后发展为用手指的活动来控制笔的运动。大脑区域:后脑视知觉中枢对空间(距离)、力度准确判断使位于顶叶前的额叶运动带,支配手部动作更精确。11、握笔动作技能2-6岁是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不断地尝试绘画书写,大部分家长也会在这一时期注意让儿童模仿学习绘画和书写中所必需的
19、握笔动作。对工具的控制和使用能力、控制线条的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强。语言的生理机制基础1、语言的发音机制: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2、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3、语言在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割裂脑的研究),研究证实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但大脑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也有重要作用。儿童语言发展的七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从出生至4个月,属于无意识的交流阶段。第二阶段49个月,为有意识交流阶段。第三阶段918个月,为单词阶段。约12个月的小儿会说出单词,单词的性质大多数为名词。第四阶段1824个月,为词组阶段。这个时期的小儿会用单词和词组说自己的
20、事情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而且有了最初的语句形式。第五阶段2436个月,为早期造句阶段。第六阶段35岁,为句子掌握阶段。第七阶段5岁成年,为完整的语法阶段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其发展机制十分复杂,牵涉到个体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等层面的功能。1、生理方面新生儿因体型尚小,相对地头也较小,口腔内含有一个舌头,所余空间就很少了,所以当新生儿发声时,在口腔内共鸣的声音变化少。随着宝宝的成长,头长得越大,口腔的空间也越大,同事,发音器官如唇、舌、颌、硬颚、喉部肌肉及呼吸肌等,逐渐能配合脑的命令做协调动作,能将脑内组合好的文字、词句转换成声音。2、心智方面新生儿对这个世界尚懵懵不知,他
21、的反应主要是针对肚子饿了、口渴了、尿布湿了等,令自己不舒服的情况而发出讯息。随着宝宝对环境的观察、倾听、理解越多,心智逐渐发展,才指导人的称谓、物的名称,以及如何选用适当的字语,正确表达内心的意思。能跟人对话、发出疑问、回答问题,更是在反应心智的逐步提升。3、社会方面新生儿因睡眠时间较长,故与亲人间的互动机会不多,而他的需要也多为照顾者所熟知,不怎么需要沟通表达。但是随着宝宝生理能力的成长,照顾者不再随侍在侧,分心到其它事情的时间增加。同时,宝宝清醒时间加长,对环境探索的动机,以及与亲人互动的需求增加,就会主动以语言或非语言方式与外界沟通。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1、听觉障碍 听觉障碍就是一般所谓
22、的听力不足,成因可能是母亲怀孕时染得德国麻疹,或服药不当等先天因素,或因婴幼儿期患中耳炎等后天因素所造成。孩子听进去的有限,当然大大影响说话的能力。2、听知觉失调孩子如果听觉辨识能力差、听觉过滤能力不足、听觉记忆能力弱,会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因此孩子可能答话文不对题、词不达意、反应迟缓等。3、前庭功能失调研究证实,脑部的语言中枢,需要仰赖前庭系统、听觉系统等刺激与运动中枢统合,才能发挥功能,所以前庭功能失调时,会造成语言发展的迟缓。临床上,为语言有障碍的孩子做前庭功能测验时,常看到他们在旋转后,眼球震颤时间比一般孩子短,这表示他们的前庭系统功能反应不足。4、触觉功能不足触觉迟钝的孩子,因拙于感
23、知舌头、唇及齿,因此在口腔动作技巧上常有困难,如:不善用唇来围堵口中的水及食物等,对于更高层次的口腔动作技巧说话,自然困难重重。孩子不太会有效地驾驭勾音器官,如:喉、舌、唇、齿及肺等,发音会口齿不清。触觉迟钝会影响动作技巧,就如同司令官不清楚自己伤亡的情况或布防的地点,作战自然不易成功,道理是一样的。5、动作欠灵活婴儿开始牙牙学语时,其下巴和口腔周围之肌肉和关节所感受到的本体运动觉讯息会传送到脑部,透过脑部的感觉统合,才能逐渐学会有效运用勾音器官。如果孩子的动作不灵活,很少活动他的舌、唇、下巴(颌关节),说话也就不清楚了。例如:1岁2个月学吐舌头的动作,舌尖却无法超过下唇,显示舌系带过短,应开
24、刀剪舌系带,再训练舌头的灵活运转。6、认知障碍人际沟通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相互了解,其中包括:从对方所说的话,姿势,表情和动作,而知晓其意思,以及用话语、动作、表情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意思,这些都需要孩子具备认知能力。否则,各说各话,没有交集,就无所沟通了。7、沟通动机弱如果孩子能清楚地感知自己的需要,如:饿了想吃、渴了想喝、想出去玩等,也会主动要求他人满足自己,则很快可学会语言,并有效运用语言。否则,会用哭闹的方式发泄需要未被了解、未被满足的痛苦。有的孩子不能信任他人,对人有恐惧感,也会造成缺乏沟通动机的情形。促进语言发展的要诀1、戴助听器如果孩子有听力问题,首要工作就是装配助听器,父母应帮组孩子习
25、惯每天佩戴助听器。如有不适,应反复与医师检讨、修改,直到最适合为止。2、培养听知觉多与孩子互动、做双向沟通、指挥其做事、听故事录音带、看剧情影片,以加强听觉注意、听觉记忆、听觉理解。3、培养敏锐触觉父母可用软牙刷或毛巾,摩擦孩子的舌头;用毛巾揉搓孩子的唇及下巴;抹糖浆在孩子唇边,鼓励他去舔。这些都可加强孩子触觉的敏锐,以及舌头的灵活。4、促进动作灵活可带领孩子玩伸舌头、扮鬼脸、吹幼儿口琴、学发气笛声等游戏,练习唇与舌的使用,进而运用到发音上。5、加强认知训练有的孩子会发音,却不会运用词枭,即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例如,孩子喝水时,不知道那叫做水,下次想喝水时不知道要说“喝水”。因此,从小
26、就随时教孩子每样东西、动作的称呼,以后才会使用。6、加强前庭功能透过前庭活动,如翻筋斗、溜滑梯、荡秋千等,孩子的全身肌肉张力逐渐强壮,有助发音器官的正确使用。7、给孩子主动表达的机会家长不要凡事侍候孩子太周到,如此孩子才有表达的机会;互动时不要太急躁,不要嫌他说得不好或取笑他。在没有太大压力下,孩子才能逐渐形成沟通的动机,以及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8、增加左右脑咨询交流人的右脑额叶掌理说话之声调、节奏,颞叶负责了解对方说话的节奏、重音;左脑额叶掌理说话之表达,颞叶负责接受或解析对方的语言。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左右脑咨询交流,形成正确认知概念,再找寻适当的词枭,就可以做有效的沟通了。(一)岁婴儿情绪情
27、感行为的发展在这期间婴儿的心理发展和情绪变化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初生到满月情绪情感行为的发展婴儿如何适应新的环境?首先是依靠无条件反射,它是一种本能活动,同时,婴儿出生后,很快就开始认识世界和与别人交往。认识世界主要表现在感觉的发生 满月到半岁情绪行为的发展 满月后,婴儿的心理情绪发展很迅速,几乎是一月一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和视觉、听觉的集中性上。手眼动作逐渐协调。 。开始认生。 2、个月的婴儿开始认生。认生是婴儿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一方面反应了婴儿感知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婴儿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上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对亲人的依恋和对熟悉程度不
28、同的人的不同的态度。3、半岁到周岁情绪情感行为的发展 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是:身体动作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坐、爬、站、走的发展。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语言开始萌芽。 。依恋关系日益发展。个月是婴儿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敏感时期,这个时期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他们是否有依恋安全感, (二)岁婴儿情绪行为的发展、学会直立行走,但还不十分自如。 、较熟练地运用双手做事和使用工具。、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独立性开始出现。 、好奇心、探索性开始出现。 (三)岁婴儿情绪行为的发展岁的婴儿,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心理特点,并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直立行走、使用工具、用语言交流、能进行想象和思维,有了自我意识
29、等。、独立自如行走。 、熟练地使用工具。 、语言和表象思维进一步发展。、任性的出现。 (四)3-4岁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是:感知、记忆、想象、思维3-4岁幼儿认知发展中的表现1、3-4岁幼儿的感知发展表现在:观察受情绪影响较大、能分辨常见的颜色、能分辨物体大小远近、感知范围有所扩展。2、3-4岁幼儿的记忆发展表现在:无意性、暂时性、情绪性3、3-4岁幼儿的想象发展表现在:无意想象占主导、主题多变、富有幻想性质、不能分清楚现实和想象4、3-4岁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在:思维的范围有狭隘性、具有直觉行动性、思维内容表面性、思维持续的时间情景性(五)4-5岁幼儿认知发展中的表现1、4-5岁幼儿感知发展的表现
30、是:感知觉精度提高、对远距离的物体辨别力开始发展、能分辨混合色、具有能辨别物体细微区别的能力。2、4-5岁幼儿记忆发展的表现是:有意记忆发展、抽象记忆萌芽、能记住电话号码、记忆保持的时间长。3、4-5岁幼儿想象发展的表现是:开始具有初步的目的性、再造想象开始占优势、缺乏独立性、不再单纯重复成年人或者年长者提出的话题。4、4-5岁幼儿思维发展的表现是:思维具体形象、较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对熟悉的事物可以进行逻辑思维。(六)5-6岁幼儿认知发展中的表现1、5-6岁幼儿感知发展的表现是:感知觉具有系统性、感知觉具有概括性、观察的目的性增强、观察的延续时间也有所增加。2、5-6岁幼
31、儿记忆发展的表现是:记忆策略显优势、记忆有意性明显发展、能用他比较熟悉的词语代替不熟悉的词语、幼儿在记忆具体的事物的时候会按照类别记住。3、5-6岁幼儿想象发展的表现是: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开始出现创造性因素、创造成分在游戏中表现最充分、画图时再内容上能反映范围广阔的周围事物。4、5-6岁幼儿思维发展的表现是:掌握的概念大部分还是具体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明显的不自觉性、抽象逻辑思维萌芽、出现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的思维。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emotion)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理解:1.情绪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 2.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以
32、需要为中介。 3.情绪和情感是以态度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03岁幼儿情绪发展特点是:很容易哭闹,大发脾气,无论你怎么劝都没有用。处理方法:1.分散注意力无论你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问题,你可以发现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宝宝小的时候,注意力往往持续不久,这就是为何他们一看到有趣的东西,立 刻破涕为笑的原因。2.自由发挥最好的管教方式之一是允许(但不评论)宝宝正常的情绪宣泄,这会带给宝宝莫大的支持与安慰,例如让他吸吮拇指或橡皮奶嘴,让他将心爱的毛毯带在身 边,给他一种心灵上的慰藉。3-4岁幼儿情绪发展特点是:情绪表现、情绪理解、情绪调节策略、情感进阶发展。3-4岁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3
33、-4岁幼儿情绪表现有:外露性、冲动性、易感性3-4岁幼儿情绪理解表现有:具有一定的移情能力、开始了解情绪诱因、对情绪理解具有表面性。3-4岁幼儿情绪调节表现有:采用释放性策略、哭泣、顶撞。3-4岁幼儿情感进阶发展表现有:道德感开始发展、义务感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理智感开始发展。4-5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4-5岁幼儿情绪表现有:主动性、稳定性、内隐性4-5岁幼儿情绪理解表现有: 移情能力迅速发展、情绪理解依存于社会知识、理解信念和情绪的关系、情绪理解具有单中心性。4-5岁幼儿情绪调节表现有:替代活动、口语表达、采用建构性策略、自我安慰。4-5岁幼儿情感进阶发展表现有:道德感进一步加强、义
34、务感进一步发展、道德标准在告状行为中充分体现。5-6岁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5-6岁幼儿情绪表现有:社会性增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运用语言来调节情绪、手段多样。 5-6岁幼儿情绪理解表现有:对消极情绪具有好的理解、开始理解混合情绪、对情绪的理解处以信息依存型阶段。 5-6岁幼儿情绪调节表现有: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去面对同伴的冲突、回避策略、找其他更有乐趣的事情。 5-6岁幼儿情感进阶发展表现有:具有比较明显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道德分化感、义务感扩展、有责任感、互助感、自尊感、群体情感和荣誉感。 婴幼儿的哭婴儿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新生儿的哭主要是生
35、理性的,幼儿的哭,已主要表现为社会性情绪了。0-1岁婴儿的啼哭有不同的模式: (1)饥饿的啼哭。有节奏的,其频率通常是250450赫兹。这是婴儿的基本哭声。出生第一个月时,有一半啼哭是由于饥饿或干渴引起的。到第六个月,这一类啼哭就下降为30% 。 (2)发怒的啼哭。这类啼哭的声音往往有点失真。这是因为婴儿发怒时用力吸气,迫使大量空气从声带通过,使声带震动而引起哭声。刚生下来的婴儿,因为被包裹得太紧使活动受到限制,也会发出这样的啼哭。 (3)疼痛性啼哭。事先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哭泣,而是突然高声大哭。先是拉直了嗓门连哭数秒,接着是平静地呼气,再吸气,然后再呼气。由此引起一连串的叫声。疼痛性啼哭
36、的哭声突然激烈、声音很响、不停地嚎叫、极度不安,脸上有痛苦的表情。 (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这种啼哭,婴儿初生时就开始有了。其特点是突然发作,强烈而刺耳,伴有间隔时间较短的嚎叫,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婴儿被吓着了。需要赶紧采取措施加以解决。(5)不称心的啼哭。这种啼哭是在无声中开始的,起初两三声是缓慢而拖长的,持续不断,悲悲切切。这时父母需要在行动上给婴儿予关心 。 (6)招引别人的哭。婴儿从第周开始出现这种啼哭。这种哭先是长时间的吭吭叽叽。哭声低沉单调,断断续续。如果没有别人去理他,就会大哭起来。在听到这种声音时,父母应该注意到自己已经忽略婴儿了,他在要人呢。 如何正确处理0-1岁婴儿的啼哭?千万
37、不要婴儿一哭就抱起来,就哄;也不要对于婴儿的哭不理不睬,认为婴儿哭够了,自己就会停止的。婴儿此时的哭,最好能控制在分钟左右,不能让婴儿哭的时间过长。对于其他原因的啼哭,要区别不同情况,给予适当处理。尽量满足婴儿的需要,使婴儿哭的次数减少或时间缩短。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啼哭现象会逐渐减少。特别是在会说话以后,婴儿逐渐学会用语言、动作来表示自己的需求和不愉快情绪时,用哭来反映自己情绪的现象逐渐减少。 2-3岁幼儿的啼哭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岁的婴儿,经常啼哭,会影响身心发展。 这时的啼哭多与生活经验不足,生活能力低下,或遇到力不从心的事情有关。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减少孩子哭的次数、缩短每次哭的时间
38、、降低伤心程度。对这个年龄阶段婴儿的哭父母需要重视,因为它往往是不良情绪的反应。父母要尽量做到哭前积极预防、哭时正确对待、哭后加强教育。 婴幼儿的笑笑是婴儿出生之时就具有的一种能力,也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也是与成人交往、沟通的基本手段。 婴儿的笑会给父母带来无比的欢乐,通过笑,增进了与父母的情感,使父母感到骄傲自豪。 笑可以促进交往,有助于活泼开朗、友善性格的发展。 笑的发展过程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得晚,可分为以下二种: 1、自发性的笑(05周) 2、诱发性的笑(5周后)。反射性的诱发笑社会性的诱发笑婴幼儿的恐惧恐惧的分化经历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0岁开始)2、与
39、知觉和经验相联系得恐惧(4个月左右开始) 3、怕生(6个月左右开始) (1)父母是否在场。 (2)环境的熟悉性。 (3) 陌生人的特点。 (4)抚养者的多少。 (5)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 (6)婴儿接受的刺激。 4、预测性恐惧(2岁左右开始)婴幼儿的依恋概念依恋是指婴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情感联结。特定对象是指经常与婴儿接触的、关系最密切的成人。因此情感依恋更多的是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即母婴依恋。 母婴依恋发展的阶段母婴依恋是婴儿与母亲在长时间的相互交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母婴依恋的发展大致经过四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个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选择反应阶段(个月) 第三阶段:
40、特殊的感情联络阶段(个月岁)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岁以后)如何建立母婴依恋? 、母婴早期的身体接触。 、对婴儿的行为作出积极反应。 、给婴儿以充满爱的表达。 幼儿的反抗行为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研究表明,反抗行为(或称逆反心理),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重性。积极性表现在:、反抗性是独立性、自主性的表现,反映了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和好胜心,表现出勇敢,求异,创新意识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反抗心理强的婴幼儿,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懑、压抑的时候,敢于发泄,不让不愉快的心情长期留在心中,于是防止了畏缩、懦怯等消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消极性表现在:影响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对待婴幼儿的反抗,关键在于
41、弄清产生反抗的原因,并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婴幼儿反抗性是婴幼儿走向独立的起点,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婴幼儿反抗带来的麻烦,更要看到反抗正是婴幼儿成长的标志。 反抗行为产生的原因 父母脾气暴躁,动辄打骂孩子,体罚,甚至把孩子拒之门外,这样必然造成了孩子的反抗情绪。 父母过分骄惯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本来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却要唠唠叨叨,甚至包办代替,也造成孩子的反抗情绪。 父母不顾开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和目标,孩子难于达到,造成孩子的反抗情绪 3 6 岁幼儿期高级情感的萌芽理智感是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它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
42、决问题的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向婴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主要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对一般儿童来说,5岁左右,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同时,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者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下棋、猜谜语、拼搭大型建筑物等等,这些活动既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有助于促进理智感的发展。 审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的美的体验,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
43、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有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已经倾向于注视端正的人脸,而不喜欢五官零乱颠倒的人脸,他们喜欢有图案的纸板多于纯灰色的纸板。幼儿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他们自发地喜欢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欢形状丑恶的任何事物。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比如,对拖着长鼻涕的样子感到厌恶,对于衣物玩具摆放整齐产生快感。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活动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 要有目的地培养婴幼儿的积极情绪 (一)成人要以愉快、喜悦的情绪感染婴幼儿。 (二)要细心了解婴幼儿的需求,并给以恰当的满足。 (三)要给儿童有“情绪准备”的时机。(四)要经常引导婴幼儿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其体验成功的愉快情绪。 (五)要引导婴幼儿不将爱集中于一两个人身上,以避免在分离时产生痛苦的情绪。要注意防止婴幼儿产生恐惧、忿怒和紧张等消极情绪 一、注意防止产生恐惧情绪。二、防止产生忿怒情绪。三、防止产生紧张情绪。四、对于已经出现情绪紧张的婴幼儿,成人要及时加以抚慰或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方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