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历史选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修一期末考试试题(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二历史选修一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公职津贴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2古代雅典贵族势力形成的背景条件是()A贵族长老会议B氏族血缘关系C垄断司法权力 D剥削债务奴隶3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No
2、thinginexcess)。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A.颁布“解负令”B.鼓励发展工商业C.建立“五百人会议”D.确立财产等级制度4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别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5.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
3、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A变法违背民意B法治代替人治C变法深入人心D变法最终失败6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7(2012年1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5题)“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该历史事件记载于A诗经国风秦风春秋鲁桓
4、公十八年B诗经国风秦风战国策秦策C战国策秦策史记秦始皇本纪D战国策秦策史记商君列传8(2011年11月潍坊三县期中1题)钱穆认为“春秋到战国,世袭特权推翻,制约经济解放,凝固的定型消失了,许多新的力量都在潜滋暗长,都在迈步向前”。“许多潜滋暗长”的新力量包括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各种思想交相辉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BCD9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什伍连坐法焚烧诗书A B C D10.“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
5、,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自最早贅(贅:男方到女方落户)。”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 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A BCD11.2011年4月北京丰台区一模13题)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12.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选修 期末考试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