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中医诊疗方案(共5页).doc
《带下病中医诊疗方案(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下病中医诊疗方案(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带下病(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2012版)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本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主要表现为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改变,并根据此而辨别寒热虚实。一、诊断(一)中医诊断:带下病 1、脾虚证候: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绵绵不断,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2、肾虚肾阳虚:证候:白带清冷,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肾阴虚:证候:带下赤白,质稠粘无臭,阴部灼热,头昏目眩,面部烘热,
2、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艰尿黄,舌红少苔,脉细略数。3、湿热(毒)(1)湿热:症候: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黏腻,有臭味,胸闷口腻,纳食较差,小腹作痛,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或厚,脉濡略数。具备两项可诊断。(2)热毒:症候:带下量多,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带下量多,如脓样有臭味,或腐臭难闻,小腹作痛,烦热口渴,头昏晕,午后尤甚,大便干结或臭秽,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干,脉数。(二)西医诊断参照郑怀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妇产科学第三版1、急性盆腔炎(1)症状:恶寒发热,甚则寒战高热。下腹部疼痛,拒按。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质稠,有秽臭。有腹膜炎时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如
3、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尿道受累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直肠壁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腹泻或便秘。(2)体征: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心率快,腹胀,下腹有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盆腔检查:阴道充血,大量脓性分泌物,后穹窿有明显触痛,宫颈充血水肿,剧痛明显,子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度受限。(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白细胞明显升高。病原体培养: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找到致病的病原体。如败血症、菌血症时,血培养可找到病原体。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或有炎性包块。后穹窿穿刺:子宫直肠窝积脓时,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脓液,经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4、2、慢性盆腔炎(1)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月经失调、白带增多、不孕等。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2)体征:盆腔检查:子宫活动受限,一侧或两侧可触及输卵管增粗,呈条索装,有轻度压痛。二、治疗方案(一)中医辨证治疗1、脾虚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剂:完带汤药物组成: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车前子2、肾虚肾阳虚治法:温肾培元,固色止带方剂:内补丸药物组成: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桑螵俏、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紫菀茸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带下 中医 诊疗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