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质实习报告(共20页).docx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共2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地质实习报告(共20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地质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13.11.18 -2013.11.24实习地点:巢湖地质实习基地姓 名 * 学 号 * 专业班级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1级 指导教师 陶月赞 张瑞钢 李娴等 院系名称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013年11月 29 日专心-专注-专业 前言区域地质调查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地质现象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址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学习,使学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献身祖国地学事业的崇高革命情操。一、 实习目的 1.总的目标是要求将地质学基础所学知识与野外实际相联系,初步掌握基础地学只是地形地质图的判读、罗盘的使用。 2.掌握野外地质纪录的基本要求并初步学会地质现象的素描等。 3. 其意义在于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基本地质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获得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建立对地学的兴趣,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和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方法打下基础。 4.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作风,增强体质以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5.掌握地形图和罗盘的使用。认识常见岩石,褶皱和断裂构造;掌握地
3、层和地质年代概念等。通过实习,学会观察、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报告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实习地点这次我们实习的地址是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面积约50平方公里。 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北半汤接口,可抵南京、芜湖、蚌埠、淮南、合肥、安庆,另有省干线可至无为、和县、庐江,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抵合肥,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市内公交可直达巢湖铸造厂,交通十分便利。见交通图。 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大尖山356米,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为NE
4、向展布。南部为安徽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108m3。见巢湖市北山地区地质图。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最高气温可达39,8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15。 岩石特征:三大岩类发育齐全,以沉积岩为主。沉积岩:碎屑岩、碳酸岩盐、硅质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块岩、蒸发岩等;岩浆岩:中酸性岩、中基性岩为主,酸性岩、碱性岩次之,火山岩在邻区有出露;质变岩: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均有。 构造特征:褶皱和断层三 实
5、习时间 2013.11.182013.11.24四实习仪器和材料GPS,罗盘,锤子,放大镜,地质图五实习路线和内容线路一:青苔山马家山:观察青苔山逆冲断层,平顶山向斜西翼次级平卧褶皱。马家山西坡 GPS:N31.63 E117.82 H53.8 点性:岩性点、构造点平卧褶皱平卧褶皱又称横卧褶皱,是轴面和枢纽都近于水平(倾角和倾伏角均为010)的倒转褶皱。都是韧性的岩层受到构造应力的作用弯曲形成的,后期地层倒转变成平卧褶皱。该地层主要是殷坑组:上部: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带状白云质灰岩。中部: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似瘤状带灰岩。下部:浅灰、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似瘤状灰岩。泥
6、质高,塑性强,所以易形成褶皱。线路二:马家山平顶山:观察志留系-三叠系地层。观察平顶山向斜枢纽构造。平顶山向斜核部 GPS:N31.63 E117.83 H57.2 点性:构造点平顶山向斜枢纽,倾向南西214,倾角为52-57构成向斜山,属构造地貌,发现“W”型从属褶皱(次一级褶皱)。核部最新地层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2),翼部为下三叠系南陵湖组,和龙山组,殷坑组下志留系高家边组。南北产状不同,平顶山以南,两翼均向西倾,其中北西翼较陡,倾角68以上,南东翼倾角5060,而往北两翼正常,北西翼倾向110130,倾角75左右,南东翼倾向280305,倾角4665。枢纽北东仰起,仰起角2837,自平顶
7、山向北逐渐平缓。轴面在平顶山以南,倾向西,倾角75左右,北部近于直立,故轴面弯曲,属直立、倒转褶皱。褶皱轴向30左右,长约8km。 该向斜在马家山南,次级褶皱发育,靠山黄背斜核部为殷坑组,翼部为和龙山组至马鞍山组,两翼产状均倾向西,西翼80,东翼3546,轴向近南北,北转折端受靠山黄断层影响,岩层产状倾向240,倾角60,为同斜褶皱。 马家山向斜西翼有时伴生纵向逆断层。该褶皱形成时代T2J1三叠系殷坑组黄褐色泥岩、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平顶山北部下部:为碎屑岩夹劣质煤,平顶山剖面碎屑岩风化为土黄色风化物。该部分岩性变化较大,在岠嶂一带为深灰色、灰黄色钙质透镜体泥岩,向西到东风石矿为灰黑色页岩及
8、黑色劣质煤层,与下伏船山组呈凹凸不平之假整合面。上部(臭灰岩层):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层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泥灰岩。平顶山东陂山腰处龙山组正断层线路三:凤凰山麒麟山:观察二叠系栖霞组至志留系坟头组的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和化石及其彼此之间接触关系和形成沉积环境;观察沉积岩原生构造,平面X型节理和狮子崖断层。麒麟山东坡 GPS:N31.63 E117.85 H78.5 点性:岩性分界点;底层分界点 高骊山组(C1g) 凤凰山剖面本组可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灰、灰黄薄层粘土岩,部夹褐铁矿(0.1-0.3m)层,含植物化石碎片中部:灰黄、紫红薄层,含生物碎屑,含钙、铁质泥岩夹姜块状灰岩和中薄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巢湖 地质 实习 报告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