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当前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变化,导致了城市人口在收人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发生了较大的分化。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平均收人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关信平,1999)。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到2003年9月,全国城市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2180万人(民政部网)。民政部关于全国低保对象的数据是根据各个城市低保对象调查的数据汇总而来,而在各个城市对低保对象的调查一般是根据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需求来测算的。因此这一数据只是代表了对“绝对贫困型”人数的测算,是城市
2、贫困规模估计中的下限数据。由于许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和测算,以及对受益者的认定还受到各级财政对低保制度财力投人量的限制,因此与贫困救助有关的贫困规模估算数只能是一个低位测算。例如,一些研究者根据实际失业率的情况,以及对一些地区实际情况的推算,目前我国城市中的贫困者应该有300()万人左右,约占城市人口的6%左右(唐钧,2003)。城市贫困问题的发生不仅给陷人贫困的个人和家庭带来了物质生活、健康、精神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严重的负面影响(唐钧,2003),也会对城市社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关信平,1999)。能否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国家和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城市反贫困的政策和措施,涉及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各个方面。在就业服务方面,包括为失业和下岗人员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就业、提供就业培训和促进非正规就业等;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建立和发展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工伤和生育方面的保险;在社会救助方面,包括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制度,以及鼓励非政府组织、社区和其他组织及个人参与提供补充性社会救助。可以说,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城市反贫困行动体系,这套体系的建立表明我国城市近年来的反贫困行动已经从过去临时性的措施逐步
4、走向建立制度化的反贫困政策体系(关信平,20()3)。但是,仔细分析上述反贫困政策和措施,我们就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国城市反贫困的政策和措施基本上将焦点聚集在宏观的制度层面,主要关注反贫困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重点从促进就业、提供保障和物质救助方面开展反贫困行动,很少涉及微观层面的、具体的、针对每一个贫困者的社会服务这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来实现。虽然已经有学者认识到了专业社会工作在反贫困工作中的重要性(唐钧等,1999;唐钧等,2003;关信平,2003;王思斌,2003),但是在反贫困的实践中,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基本上是被忽视的。其中固然与目前中国缺乏专业
5、的社会工作者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缺乏对专业社会工作及其在反贫困行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本文将全面分析社会工作在城市反贫困行动中的作用,希望引起人们对社会工作在反贫困行动中的功能的认识,在反贫困的政策设计和具体实践中注意发挥专业社会工作的功能,使反贫困政策更全面、更具体、更具操作性,使反贫困行动更为灵活、更有针对性、更人性化、更能激发贫困者的主动性,从而更有实效性。社会工作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按照王思斌的定义,社会工作(SocialW。坎)“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王思斌,1999:13)。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社会工作的本质,
6、扒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属于社会工作范畴的活动早就存在,但从“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的意义上而言,社会工作从根源上来讲是西方社会特有的产物,它是从在西方社会中对穷人的慈善救助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一项专业性的社会服务活动。追踪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社会工作及其各种专业法正是人们在与贫困和其他各种社会问题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王思斌,1999)。专业社会工作通过为遭受贫困和各种困难与不幸的人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保障了他们基本生活的需要,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潜在的力量,增强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贫困和其
7、他各种社会问题带来的社会紧张和冲突,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贫困的产生是市场经济的制度性排斥和人们面对风险的脆弱性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程胜利,2003)。经济上的剥夺和社会上的排斥相互促进,不仅使贫困者受到物质匾乏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且使他们在社会上处于被孤立的地位,给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严重的伤害;严重的贫困问题还会带来社会冲突,危及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从化解贫富分化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角度来看,必须进行宏观层面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制定促进就业、强化培训的政策和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为
8、贫困者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但是宏观的政策和制度是抽象的、统一的、理性的,不能适合每一个具体的、生动的人生境遇,不能解决由于贫困和社会排斥造成的精神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无助,更不能从根本上激发贫困者自身的潜能和他们自身摆脱贫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反贫困政策和制度造成的“贫困陷阱”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宏观层面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之外,必须从贫困者的角度,尊重贫困者的主体性,为他们提供差异化的、人性化的社会服务,真正解决贫困给他们造成的精神和心理问题以及社会排斥问题,而在反贫困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助人自助”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专业社会工作在当前中国城市反贫困行动中可以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中国 城市 贫困 现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