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优秀导学案含答案(共6页).doc





《《氓》优秀导学案含答案(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氓》优秀导学案含答案(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卫风 氓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氓的故事情节,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2、了解叙事诗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熟读课文,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手法【学习重点】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学习难点】 1、理解诗经“六艺”。【知识链接】1、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 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 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
2、典之一。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篇,所以又称“ ”。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 ;“五经”指 ),才更名为“诗经”。(“五经”与“六经” 的区别是“六经”本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经典。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 ”“ ”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 ,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 ”,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和小雅,是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 。3、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 、 、 三类。“赋”,朱熹在他的诗集传中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
3、之也。”“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它是用打比方的方式使被比喻的事物形象生动,以增强诗的感染力量。“兴”,就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由此物引起他物。诗经中运用“兴”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情况:象征、联想、比喻。如:由雎鸟成双和鸣、相依相恋的情景,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美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来比喻女子年青的时候美丽的容貌。后人习惯上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的 。自主学习案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练习册解决下列问题。 一基点知识预习自测1、给下列粗字词
4、注音氓( ) 蚩蚩( ) 匪来贸丝( ) 乘彼垝垣( )( )愆期( ) 将子无怒( ) 载笑载言( ) 尔卜尔筮( )( )桑葚( ) 体无咎言( ) 于嗟鸠兮( ) 犹可说也( )其水汤汤( )靡有朝矣( ) 士也罔极( ) 渐车帷( )( )夙兴夜寐( ) 咥其笑矣( ) 隰则有泮( )( )二词义精练与内容把握1、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现象(1)解释加粗的实词、虚词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 以我贿迁( )无与士耽( ) 自我徂尔( ) 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 ) 二三其德( ) 言既遂矣( )隰则有泮( ) 秋以为期( ) 以望复关( )(2)古今异义至于顿丘
5、古义: 今义:泣涕涟涟 古义: 今义:女也不爽 古义: 今义:总角之宴 古义: 今义:(3)通假字将子无怒 匪来贸丝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隰则有泮(4)词类活用其黄而陨( ) 三岁食贫( )士贰其行( ) 二三其德( )夙兴夜寐( )2、氓是以谁的口吻写的?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叙述了哪些经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诵读课文,学生讨论交流,复述诗中的故事后思考:全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有什么变化?情 节表现手法事件女主情感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恋爱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第三章:女子自己自己婚姻教训比兴婚变第四章:女子概说婚姻失败的原因比兴第五章:女子细说不幸遭遇
6、赋第六章:女子决心分手赋 比决绝合作探究案 一精读课文,探究细节(一) 品味第一、二章中的语言,思考下列问题: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2.氓是如何来提亲的?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是否马上答应了他? 3.结婚前氓做了什么?结果如何?4.结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二) 品读第三、四、五章,思考下列问题:1.“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在氓这首叙事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2. 女主人公为什么突然写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的变化? 3.女主人公对女子发出什么感慨? 4.女主人公婚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 导学案含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