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pdf
《2022年八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1《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1 从全球变暖谈起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过程与方法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让学生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包括温度的含义和温标的规定,温度的测量工具 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温度是热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学习全章的基础。温度计作为一种基本测量工具, 在后面的热学实验中要经常用到,正确使用温度计既是一种基本技能,又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知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首
2、先通过 “ 全球气候变暖” 这一话题, 引起学生对环境温度问题的关注, 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什么是温度?怎样表示温度” 等问题; 进一步通过“ 活动 1” 让学生亲身感受温度,并确认需要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通过活动2,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了解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在此基础上, 介绍摄氏温标及其温度计的分度方法。最后通过活动3,让学生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温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硬性给出,也没有停留在字面讨论上,而是把视野扩展到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影响的温室效应,从关注整个人类生存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温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本节教学重点:温度的概念贯穿本
3、章始终,是学习物态变化的基础;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是基本的实验技能,所以温度概念建立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本节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摄氏温度计的分度方法“ 等分法”,以及温度计测温原理中的“ 转换法 ” 和“ 放大法 ” ,学生主要依靠想象来接受,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3教学建议本节是全章的入门,建议从生活实际入手,从感性认识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建立温度的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关于课题的引入,教科书通过图4-1全球关注的“ 温室效应 ” ,引发学生对“ 环境温度 ” 的关注,引起思考,并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4、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在具体教学中, 由于学生对 “ 温室效应 ” 比较关注, 相关的资料也比较容易收集,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以备课上交流。 上课时建议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或其它资料,或者播放有关的影片和录像,开阔学生的眼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踊跃交流:温室效应会引起哪些后果?如何治理?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至于二氧化碳的增长量为什么会影响地球表面的温度等,不在本节课要求的范围之中,无需
5、过多地展开。还可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温度与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关系?教师从学生的发言中逐步引导学生对“ 温度 ” 发生兴趣。温度和温度计关于 “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学生对这种说法并不陌生,这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也基本相吻合,因此,教师可直接给出,不必作进一步解释。具体教学中还可这样灵活处理: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对温度的想法,即启发学生回答 “ 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述物体温度的高低的” ,再从 “ 冷、凉、温、热、烫”等描述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活动 1 凭感觉能判断“ 冷” 和 “ 热” 吗“ 活动 1” 的目的是: 通过具体实验使学生认识到 仅凭感觉
6、判断冷热是不可靠的,应使用温度计来准确测量温度,应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在该活动中, 为使实验效果更为明显,两手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的时间应稍长一些,还应加大水的温度差,但同时要考虑安全性,防止烫伤学生,所以热水的温度应控制在70左右,温水温度在40左右,冷水的温度保持在室温即可,也可加冰块使温度更低。通过感性体验,让学生分别说出左、右手的感觉,讨论哪个手的感觉是正确的?为什么 ?直到学生自己发现:单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必须使用准确的测量仪器来测量。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可以直接引出温度计的教学。为了让学生领会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建议在教师的示范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
7、自制一只温度计模型(如图4-1.1 所示) 。制作材料: 带有橡皮盖的小药瓶、两种不同粗细的的饮料吸管、大铁钉、红墨水。制作方法 :小药瓶的橡皮盖上用大铁钉扎一个小孔,将饮料吸管穿过小孔,由于橡皮本身的弹性,扎孔处会和吸管接合紧密。将小药瓶内灌满红墨水,再把盖子紧盖在小药瓶上,会有部分红墨水上升到吸管中,形成液柱。使用方法 :让学生将自制的温度计模型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液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学生经过实验很快总结出: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另外,不同小组的学生可能会采用不同粗细图 4-1.1 精品资料 -
8、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的饮料吸管制成温度计模型,可让不同小组将他们的温度计模型放入同一杯热水中展示,经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相同情况下, 吸管越细, 液柱上升或下降得越明显,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温度计模型中的“ 放大法 ” 思想,也为下面体温计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制作温度计,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释,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增加学生的乐趣。这种温度计的制作,还可以留到课后进
9、一步完善(如标明刻度、改用酒精等) 。教师联系这个自制的温度计,引导学生思考: 列举此温度计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把它改进为方便携带,又可读数的温度计?从而引出温度计构造及刻度方法的教学。活动 2 观察温度计“ 活动 2” 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掌握摄氏温标正确的读法和写法, 为下面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打好必要的基础。通过观察温度计,使学生体会到, 和刻度尺一样, 任何一种测量工具,使用前, 都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然后才能正确的操作。教学时不应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建议先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看有哪些发现;再由温度计上的符号C 引导学生去阅读了解摄氏温标的规定,最后尝试用摄
10、氏温标正确的读出并记录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时应把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发给学生,再结合挂图、 实物投影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能粗略说出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液体、刻度和符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摄氏温标比较熟悉,但对它的规定并不了解,此处可利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0 C、100 C 及 1 C 的规定,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在学生报告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时,要提醒他们注意区别C 和 C(温度计上的字母C 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度,而 C 常常是摄氏温度的单位),即 30 C 不能写成 “30C ” ;还要特别纠正学生习惯的错误读法:“ 摄氏 度” 。该活动中各问题的参考
11、答案为:(1)这支温度计测量值的单位摄氏度;略(见教材);这支温度计可测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102和 20; (2)这支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信息浏览 ” 介绍了一些物体的温度,是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各种温度有所了解,进一步感受到温度和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部分内容可由学生自学阅读进行,并从中挑选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温度值,发表自己的感受,通过互相交流达到共同提高获取知识的目的,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条件好的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获得一些其它温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在这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资源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全球变暖谈起 2022 年八级 物理 上册 第四 41 全球 变暖 谈起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