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级物理下册74《升华和凝华》教案北京课改版.pdf
《2022年八级物理下册74《升华和凝华》教案北京课改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级物理下册74《升华和凝华》教案北京课改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升华和凝华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升华和凝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领略自然界中6 种物态变化的美妙与和谐。2教材说明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并知道物质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了解升华和凝华在实际中的应用。升华和凝华是6 种物态变化中的两种,与前面已讲的4 种物态变 化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节教材既是前面汽化、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延续,又为下一节学习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做好准备,并为后面学习物质的结构和属性打下基础。本节教材的编排思路大
2、体是:实验分析应用。教材首先由一组生活场景(图4-33)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通过“活动1”和“活动 2”中的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最后联系实际分析有关现象,如“ STS ”中的“人工降雨”等。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信息浏览” 还介绍了 “等离子态” 和“中子态”。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升华和凝华不再是仅停留在介绍现象上,而是强调了实验探究过程,把“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这个实验作为学生活动,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符合课程标准中“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的要求;另外,新教材增加了“人工降雨”、 “等离子态”和“中子态”等内容,密
3、切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现代科技的联系。本节教学重点: 在生活中, 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现象往往视而不见,在小学自然课中也没有学过, 所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升华和凝华两种物态变化,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是本节教 学的重点。本节教学难点: 由于很多气态物质是无色透明的,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升华和凝华现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象一般要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断, 来确认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
4、力,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难点。3教学建议本节教学要注意从生活实例和实验入手,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为此, 做好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是教好本节课的关键。课前要精心准备实验,确保实验成功、效果明显,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启发点拨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自主建立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教科书图4-33 及相关文字说明,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意识到物质可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发生相互转化,从而引出升华和凝华这两种物态变化。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分析:(1)每幅图中物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这几种现象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
5、共同点: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入升华和凝华。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出课题。如播放以下录像片:(1)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过去人们往往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赐,结果滴雨未下; 而现今,用飞机在高空投撤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下起了大雨。学生不 由产生疑问: 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为什么能促使雨的形成?这样不但引入了课题,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歌舞晚会上, 为了渲染气氛,舞台上有时也喷撒这种固态物质制造“白雾”。这种“白雾”又是怎样产生的?面对学生的疑问,教 师指出:以上两例中“雨”和“烟雾”的形成,除了包含前面学过
6、的“液化”现象外,还跟另一种物态变化 升华有关,由此引入课题。还可以通过复习引入课题。首先让学生总结:你学过哪些物态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如图4.4-1所示的框架图。 学生(或教师) 结合框架图提出问题: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引入课题。升华活动 1 固态能直接变成气态吗“活动 1”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碘的升华过程,认识到固态能直接变成气态,从而建立升华的概念。固态气态液态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图 4.4-1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7、- - - - - - - -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因此对于“活动1” ,应组织所有学生参与其中。该实验 若用酒精灯加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1)酒精灯灯焰的大小与位置调节不当,易使锥形瓶底部温度过高,虽然能产生大量的碘蒸气,却明显地看到固态碘发生了液化,易使学生误认为碘蒸气是由液态碘汽化成的;(2)玻璃片与锥形口密封不严,碘蒸气溢出来,由于碘有毒性,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建议用热水加热,具体方法如下:器材:烧瓶( 250ml)一个、烧杯(200ml)一个、橡皮塞、开水、碘。具体做法:(1)向烧瓶内加少量碘(半药匙即可),用瓶塞塞紧; (2)向烧杯内加满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升华和凝华 2022 年八级 物理 下册 74 升华 凝华 教案 北京 改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