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习题(整理)(共8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习题(整理)(共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习题(整理)(共8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
2、一百许里。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风烟俱净:_ _望峰息心:_猛浪若奔_ 负势竞上_4.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_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_ 6.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_ 听觉:_表达效果:_7.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8.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9.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3、10.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11.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分别代表什么?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期: 箪瓢屡空,晏如也 宴如: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 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他是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
4、文章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 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并解释: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 -6、用“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的表达方式。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 马说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祗辱( ) 骈死( )槽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或尽粟一石 : 虽有千里之能 : 才美
5、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 :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翻译: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4、 马说是一篇 ,作者 (朝代) (姓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下列加 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食之不能尽其材(
6、) 一食或尽粟一石(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7本文中韩愈说明愚者不知“千里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3句): 8、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做“ ”,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9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 的心情。10、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
7、乐,然后有千里马。11、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二、(鄂州市2007) 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汉朝人。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大姓: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佣作:做工辛勤劳作。资:借。大学:大学问家。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礼愈至 衡乃
8、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2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门人弟子填其室 或遇其叱咄 B 弗之怠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 邻舍有烛而不逮 以书映光而读之 D 衡乃穿壁引其光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甲文-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三、(2007年内蒙古赤峰市 ) 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下册 文言文 复习 习题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