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比较--特点、审美体现、思想差异(共9页).doc
《中西方园林比较--特点、审美体现、思想差异(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园林比较--特点、审美体现、思想差异(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徐雪莹 园林1111班 学号 中西方园林比较 特点、审美体现、思想差异中文摘要: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通过对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发展及其特点的比较,来了解环境艺术在园林艺术方面的审美体现与思想差异。关键词:历史背景。 文化传统。环境艺术。 园林艺术。 审美体现 。思想差异英文摘要:The botanical garden is the humanity builds esthetics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sing t
2、he nature which the ideal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process applies to know and the thought centralism manifests.But China and the West botanical garden different the style is different as a result of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is unique.Through to the West botanical garde
3、n art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understood environment art manifests esthetically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art aspect with the thought difference.关键词: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ultural tradition Environment art Botanical garden art Manifests esthetically Thought difference绪论:这学期我们上
4、了中外园林史的课程。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目录:第一章 中西方体系及特点1 第一节 东方体系1 第二节 西方体系1 第三节 园林特点1 一、东方园林1二、西方园林2 三、东西方园林代表(附图)2 第二章 思想差异2 第一节 中国的美学思想2 一、自然山水审美观2 二、阴阳学说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2 三、意境美2 四、朦胧美2 第二节
5、西方美学思想3一、“唯理”美学3二、人工美3三、形式美3四、明晰美3第三章 审美差异及实例3第一节 审美差异及体现3一、人工美与自然美3二、形式美与意境美4三、必然性与偶然性4四、明晰与含混4五、唯理与重情4第二节 实例对比5一、上海豫园5二、勒诺特式园林代表-凡尔赛宫苑5 第一章 第一节 东方体系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
6、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第一章 第二节 西方体系起源于古希腊,其于西元前5世纪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型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第一章 第三节 东西方园林代表(附图5-8)古典园林:苏州拙政园、苏州网师园、扬州瘦西湖、杭州刘庄水竹居;近代园林;日本庭院:枯山水
7、庭园、林泉山水庭院。意大利园林:台地式别墅园、阿馬爾菲海岸;永久的光荣-法国园林:宫廷式花园、古代寺庙园林、凡尔赛宫;情感的自然-英国园林:自然风致式园林;理性的光芒-德国园林:杜塞道夫民众公园、国家自然公园;美国园林:夏威夷海滨、黄石公园、迪斯尼乐园。 第一章 第三节 园林特点一、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二、西方园林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热烈、激情,有时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古希腊哲学家推崇“秩序是美的”
8、,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都是整齐笔直的。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从希腊古罗马的庄园别墅,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再到法国的凡尔赛宫苑,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中轴系统。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美学思想在对园林美的追求上,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借景生情,托物言志,从而产生“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刻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与典型化的;它强调的是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一、自然山水
9、审美观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从文字上可以追溯到诗经。自然山水园林最初产生于魏晋时期,当时老庄玄学流行于世,天地自然、朴素、无为被奉为“大美”,“至美”而备受称赞。庄子在知北游中言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不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山水自然美被社会普遍自觉地当作了审美对象。山水游览,山水诗画兴起,人们或融身于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修身养性,或潜心于画,以咫尺之幅显千里之美,或作诗吟诵山水之丽。其后历代山水游览,山水诗画长盛不衰。这种自然山水审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兴起。如苏州拙政园中堆山理
10、水,水面曲折往复,岛屿间列,亭榭奇石时提到自然山水审美观。二、阴阳学说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学说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最基本的特点之一。阴阳学说另一重要观点是“中行”,中行即处理事物上恰到好处。阴阳学说美学观深刻影响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虚实相生的环境设计艺术,阴阳说中阴阳的对立统一思想反映在环境设计中表现为空间与实体的虚实相生,阴阳太极图中相生相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衡模式也是空间布置的理想模式。“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造景风格,“天人合一”把天、地、人这三材看作是相互贯通的,整个系统不仅具有整体性,而且还具有部分体现整体的自相似性,以小见大、以景生情的中国古典造
11、景艺术就是从这一点出发,以具体而微的缩微景观来体现广阔的自然美景,如园林中广泛使用的叠石、盆景、小桥以小尺度的景物来表现大尺度的山林景观。三、意境美意境美是我国特有的美学概念,起初用于诗词鉴赏和评价。“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和“情中景”、“景中情”等美学思想成为评价艺术的最高标准也成为评价城市环境景观的最高标准。园林的设计也不仅仅是叠梁架屋、栽花种树、堆山凿池,而是运用心灵的智慧与情感。通过展示风景,体现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园林设计、绘画和诗歌有着某些共通的特征和创作原则,但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要创造一个满足人们观赏需要、容纳一定的行为功能以及符合具体物质条件的空间场所,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方 园林 比较 特点 审美 体现 思想 差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