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共27页).doc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案(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年级阅读课教案1 摇篮歌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读记“醉人、蚯蚓、天井、船舱、安卧、结冰、炭火、铜盆”八个词语。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诗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教学难点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1课堂辅助课件。2诗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时候听到过摇篮歌?3理解“摇篮歌”的含义?二、初读感知。1范读摇篮歌。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小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3认读生字:醉哼蚯蚓铜说说你是怎么记住
2、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4说说你在预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5质疑并适时解疑。6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有感情地读一读。7你为什么喜欢它呢?三、朗读感悟。1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宝宝,听到了摇篮歌,你会想到什么呢?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示读)(语速稍慢,意味深长。读出诗歌的情趣和意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读出自己的体会。)3背诵这首诗,看谁先背下来。四、实践活动。1借助图画和诗句进行想象,小组合作读诗。2师生评价读诗情况,指出不足。五、指导写字。先观察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六、拓展活动课外阅读古诗,开一次古诗朗诵会。2春天来了 阅读教案设计理念本设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
3、征和心理特征,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把学生的心灵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看桃花争艳,观柳枝吐绿,听河水淙淙,闻柔风低吟,与燕子私语,和蜜蜂嬉戏把可爱的汉字娃娃一起融入春的奇妙里,在心情舒畅的学习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了解春天万物的不同变化,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春天的特点,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课文朗读CD。学生:1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师:孩子们,
4、寒假中刚刚过去的那个盛大节日是什么节?(春节。)2师:春节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表述。)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孩子自由表达对图画的理解。4揭示课题:春天来了。生齐读。二、学习生字,识记字形1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同桌互读,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2小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学习生字,读准音,了解义,认清形。(介绍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3教师以多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如,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教读、齐读等。4全班齐读生字格里的生字,想想自己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5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识记方法。(教师提醒学生利用学过的识记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等。)6全班交流。如“冰”、“芽”可以用熟字加
5、偏旁的方法,“冰”还可以猜谜语“两点水是什么字”,“吹”要用口,所以有口字旁。学生一起做“吹”的动作,再次感受字形。三、结合图画,想象说话1看图读词语。(春风、桃花、小草、冰雪、燕子、柳树、蜜蜂。)师: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这些春天的景物说话。如:粉红的桃花开了,一朵一朵又一朵,春姑娘看了眯眯笑。春风轻轻地吹着,一只只风筝悄悄地飞上了天空。3出示书上的词语,再读,头脑中想象春天的各种景象。4师生对话练习,教师扮作小孩子,孩子们扮演春娃娃。师:春天在哪里?春娃娃,春娃娃快快告诉我。生:春天在山林里,小鸟快乐地飞来飞去。春天在花园里,朵朵花儿竞相开放。5学生再读课文
6、中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学生练习朗读。6春天是无比美好、无比生动的,瞧,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春景图(教师课件出示文后“读读想想记记”的六幅图)。(1)学生描述图画内容。(尽量做到描述清晰,语言优美。)(2)再出示“春暖花开”、“桃红柳绿”、“山清水秀”、“春光明媚”、“春色满园”、“鸟语花香”六个词语。(3)学生读词想画面,交流感受。7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词语、儿歌、图画。四、快乐写字,轻松积累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8个生字,注意这些字的关键笔画。“冫”是新认识的偏旁。2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师生共同探究。如:芽,竖折的折写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7、。3学生练习写字,每个字写两遍。4完成课后第一题“比一比,组词语”。5快乐写字。师:你最喜欢春天的哪些景物?愿意把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写下来吗?3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阅读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雁”的笔顺,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新词,并会运用。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积累词语。教学难点 有感情读文,从中体会秋天的美好。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同学们,秋天迈着轻轻的步子向我
8、们走来了,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秋景,品到了让人垂涎欲滴的秋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秋声吧。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学生边听边想像。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一、识字与写字。 1、初读课文,圈画生字。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3、指名读诗歌,全班同学纠正读音。重点指导“暖”的读音。4、检测生字。二、指导朗读。 1、生自由通读诗歌。2、小组内分小节练读诗歌,互相指导。逗号停顿的时间短,句号停顿的时间长。文中有一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朗读时有较短的停顿。3、汇报朗读诗歌。三、师生共同小结所学内容。学习目标 1、会写9个生字,积累词语,掌握“雁”的笔顺。2、背诵课文及古诗秋词
9、。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像,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中听到了秋天美好的声音,你还记得吗?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回顾一下课文内容。(配乐师生共同朗诵诗歌)一、品读诗歌,学写生字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诗歌,你喜欢哪个小节呢?给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告诉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1、第一小节树叶从大树上落下来发出“刷刷”的声音。学写“刷”字。展开想像:黄叶在和大树道别,黄叶都说了什么?文章中的“刷刷”是表示声音的象声词,你找找文章中还有哪些象声词?2、第二小节振动翅膀发出“qu qu”的声音。播放蟋蟀的叫声,让学生理解象声词。学写“翅、离”蟋蟀想像蟋蟀和阳台告别时唱
10、了什么?3、第三小节大雁南飞,留下了串串叮咛;秋风在田野里奏响了丰收的欢歌。学写“雁”字的笔顺,强调“暖”的写法,教写“咛、掠”。理解“叮咛”,并用“叮咛”说话。大雁南飞的影视丰收在即的麦田影视想像大雁飞向南方时,撒下了什么叮咛的话语?4、第四小节理解“音乐厅”,学写“辽、厅”。展开想像,在这个音乐厅里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二、配乐诗朗诵会1、播放秋日私语音乐,配乐朗读,可以自己读一首诗,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2、全班合作背诵诗歌。三、完成课后练习。1、读课后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2、重点理解“掠过”、“透明”等词语。3、“一排排”、“一片片”、“一阵阵”是ABB式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哪些像这
11、样的词语?4、积累古诗秋词。 4草帽计 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思考草帽计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2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3学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4认识生字9个,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贺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了解历史上的谋略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板书“计”字。师:“计”什么意思?你能用“计”组词吗?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特别善于运用“计”的人?(学生自由说。说多少不限制、不要求。)2板书:草帽。师:我们今天来学习草帽计。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的问
12、题大致是“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草帽计是什么?”“运用了草帽计,结果怎样?”“草帽计好在哪里?”等)二、自学生字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词和问题,准备质疑。检查自学情况。2指名分节读课文。3出示词语:湘西贵州蒋介石嗡嗡侦察葫芦山土坊匪军丢盔弃甲(指名读齐读比赛读“开火车”读)4指导写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重点指导“州”、“匪”的笔顺。)5在地图上找到“湘西”,“贵州”。你们对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什么了解?三、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四、巩固练习1抄写词语,查字
13、典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1(板书课题)昨天,大家针对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齐读课题)2首先,通过学习,你们认为“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二、精读课文1了解故事起因。(1)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贺龙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找出相关语句,用“_”划出来。(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天气炎热?(指名读齐读)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情况紧急?为什么要选择在平坦的场地丢草帽?贺龙看到这些情况,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贺龙看到_ ,心想_ 。”的句式说一说。小结:面对天气的炎热,面对敌人的追击,贺龙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运筹帷幄,利用地
14、形特点和敌人的心理想出了草帽计。2.重点学习实施草帽计的经过。(1)默读课文3、4段,小组交流:军为什么会中计?说明了什么?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2)教师点拨:白匪先是晒得眼冒金花,后来是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指名读评议齐读)白军为什么会被自己的飞机轰炸?(男生读课文第4段)你能用尽量少的文字来概述一下草帽计吗?你觉得贺龙的草帽计“神”在哪里?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红军战士听到白军自相残杀的消息后,肯定有许多话想对贺龙说,会说些什么呢?小结:贺龙在上有敌机、下有追兵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及时应变的聪明智慧真值得我们学习。三、拓展延
15、伸1你知道贺龙用的计属于历史上“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吗?2讲历史上的“金蝉脱壳计”。3阅读三十六计。5 说茶 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37个词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与难句的意思,会用“既又”写句子。3、了解过渡句的作用,理解用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内容。4、知道茶叶的种类、饮茶的好处,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具质地好、造型优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继续学习“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的方法。理解用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教学难点:学生对我国的“茶文化”可能了解的不
16、多,因此对我国是“茶的故乡”的含义,对茶的价值,品茶的乐趣等较难理解。第一教时1、知道茶叶的种类、饮茶的好处,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具质地好、造型优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37个词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与难句的意思,会用“既又”写句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来说说有关茶的话题说茶,教师让每位学生用少许茶叶泡一杯茶,说说喝茶的感受,看看玩具茶壶。2、谈谈收集到关于茶的资料。 让学生畅谈,根据学生的汇报以茶的历史、茶的种类、喝茶的好处、喝茶艺术、茶具等方面进行归类。 几天这堂课作者就从这几方面说茶,让我们来
17、学学。二、熟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1、给学生学习五分钟,要求:读熟,自学生字词,提出不懂之处。2、反馈:(1)、检查朗读情况,及时纠正读出的字词。(2)、朗读完一节允许学生提出词方面的疑问。 重点词理解为:悠久:年代久远。 呷:方言,是“喝”的意思。 享受: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课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什么是享受) 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 能工巧匠:在工艺上有高超技术的人。(也可结合生活经验谈谈) 三、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研读:1、品茶的时候,别急于喝。先观茶姿,清水绿叶: 教师出示新茶一杯,请学生作示范。2、饮茶还能增进人们的友谊。与国际友人一边品茶,一边亲切交谈。 想想一下国际
18、友人会说什么?第二教时1、继续熟读课文。2、摘录好的词句及段,注意标点符号。3、完成作业。4、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复习。1、上节课哪些还给你留下深刻的影响。2、课文你读熟了吗?(同桌互查)二、继续研读上节课留下的部分。三、摘录你认为好的句子,注意标点的用法,不懂及时提问。四、教师小结后给课文分段。五、作业:完成小学语文作业本或从一方面或几方面整理茶文化,也来说茶。6 别踩了这朵花 阅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体会冰心对小花乃至对孩子们的爱心。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
19、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教学重难点以小见大,理解“冰心的爱心无处不在”这句话,从而对冰心的仁爱之心有初步的感知。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冰心奶奶的照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个老奶奶是谁吗?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冰心奶奶?(通过交流,使学生对冰心这位着名作家有一个总体的印象。要突出冰心的文学创作中的“母爱、儿童、自然”这三大主题,突出冰心的仁爱思想。)师:同学们,冰心奶奶在对我们说什么,在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板书课题:26 别踩了这朵花二、出示学习目标(口述)这节课我们先学会本课生字,然后了解冰心在这首诗中与小朋友们交流的主要内容,感受冰心奶奶是怎样的一个人
20、。三、自学指导1朗读课文,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2通过在小组中讨论,了解冰心在诗中的主要内容。四、学生自学文章,师做个别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五、汇报交流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学生评价。2交流讨论以下几内容;冰心奶奶在这首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为什么这朵小花值得我们去爱护?为什么这朵小小的黄花引起冰心奶奶这样的关注?(让学生从诗歌的第二至第四节进行精读,从两方面进行概括:一是这朵小花是一朵蒲公英,它很幸运,很快乐,得到了妈妈和大自然的爱护。二是这朵小花很勇敢、顽强,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勇敢地面对着一切。)3朗读指导。从诗歌的内在情感上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想象富有爱心的冰心奶奶是怎样柔声细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三年级 语文 阅读 教案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