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共40页).doc
《危险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共4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共40页).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1规范性文件引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9)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2、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64号);(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开展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的通知(环发20066号);(14)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1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6)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2名词解释(1)危险化学品
3、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2)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3)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4)重大危险源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5)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和设施。(6)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
4、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7)分类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8)分级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2.1主要危害、危险因素分析2.1.1危化品仓库本公司危化品仓库贮存的危化品都全为桶装,在搬运、装卸、堆放过程中,若操作不规范,极易造成危化品桶翻倒,使物料挥发到环境空气中,若遇明火便会着火或爆炸。2.1.2其它因素(1)触电事故公司厂区内电气设备较多,电气网路相对繁杂,而且大功率机械加工设备相对较多,如果漏电或绝缘损坏、老化,维修不及时或误操
5、作等,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2)物体打击在物料储存过程中,各种物料桶或成品桶等由于吊装不牢、摆放不稳,运输不规范,有可能与人体接触并砸到作业人员,并造成人身伤害;原料库、成品库中,货架不稳、倒塌砸到作业人员。(3)噪声伤害本厂各种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操作者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会对操作者的听力、神经系统等产生危害。2.2危险目标确定根据危害、危险因素分析及危险度分析,确定主要危险目标如下:危险品库区。2.3向环境转移途径空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要素是危险性物质向环境转移的最基本的途径,同时这三种要素之间又随时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空气和水体环境发生迁移、分散稀释
6、和降解转化运动。2.4次生/伴生污染根据危险因素分析,本公司危化品仓库若发生事故,一般会引起火灾,同时易挥发物料向外环境溢出或散发。其可能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为火灾消防液、消防土及燃烧废气。2.5事故危害的分类和分级2.5.1分类事故分为二类,一类:火灾和爆炸;二类:中毒。2.5.2分级事故危害程度可分为I级、II级两个级别。(1)一类I级:发生大量易燃液体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一类II级:少量可燃液体或气体泄漏起火,在现场能迅速切断泄漏源并扑灭的火险。(2)二类I级:有毒物造成多人的中度中毒或重度中毒。二类II级:有毒物造成较多人员的刺激反应,或多人的轻度中毒。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应急救援
7、设备、器材及其分布建设项目危险品库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见表5-1。表5-1项目主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企业组建“危险品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在企业应急指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编为综合协调组、抢险救灾组、后勤保障组及医疗救助组四个行动小组,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各个行动小组又可以分为多个分小组。4.2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总指挥:原启明副指挥:越村悟翻译:郑良缘小组负责人:王浩强刘大旭秦涛赵汉综合协调小组成员:吴文华蔡文静吕福金应急抢险小组成员:秦志锋陈敏汤文贵江云医疗救助小组成员:许文亚沈国戴书平后勤保障小组成员:魏兆中万伟达肖锋朱鸿4.3各
8、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在发生事故时,各应急小组按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通过平时的演习、训练,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成员组成及其主要职责职下:(1)应急指挥小组应急指挥小组由原启明担任组长,危化品仓库管理人员等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应急指挥小组主要职责如下:第一时间接警,甄别是一般还是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并根据事故等级(分为二类),下达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同时向相关职能管理上报事故发生情况;负责制定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并组织现场实施;制定应急演习工作计划、开展相关人员培训;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动用应急队伍,做好事故处置、控制和善后工作,并及时向地方政府和上级应急处理指挥部报
9、告,征得上级部门援助,消除污染影响;落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指令。(2)综合协调小组由王浩强担任小组长,安全环保成员担任小组成员。主要职责如下:主要负责事故现场调查取证;调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承担与当地区域或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的联系工作,及时将事故发生情况及最新进展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将上级指挥机构的命令及时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进行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总结,协助领导小组完成事故应急预案的修改或完善工作;负责编制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并将事故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3)应急抢险小组危化品仓库抢险组由刘大旭担任组长。组织相关
10、管理人员做为组员。主要职责职下: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派出人员进行抢险救灾;负责在专业消防队伍来到之前,进行火灾预防和扑救,尽可能减少损失;在专业消防队伍来到后,按专业消防队伍的指挥员要求,配合进行工程抢险或火灾扑救;火灾扑救后,尽快组织力量抢修厂内的供电、供水等重要设施,尽快恢复功能。(4)后勤保障小组由秦涛担任组长,由后勤管理人员组成后勤保障小组。主要职责如下:负责应急设施或装备的购置和妥善存放保管;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有关应急装备、安全防护品、现场应急处置材料等应急物资运送到事故现场;负责厂区内的治安警戒、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厂内交通秩序;负责厂内车辆及装备的调
11、度。(5)医疗救助小组由赵汉担任组长,组织相关人员编成医疗救助小组。主要职责如下:负责事故现场的伤员转移、救助工作;协助医疗救护部门将伤员护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抢救和安置;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时,组织厂区人员安全撤离现场;协助领导小组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5.1报警泄漏事故为I类或I级的,指挥部成员应按专业对口迅速向市主管部门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在储存、运输中,如操作人员或巡检时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应立即用电话向公司接警室报警。公司现有通信状况:调度指令通过电话传达。程控总机备有应急电源。以确保24小时畅通。各职能部门及生产车间主要负责
12、人电话24小时畅通。在储存、运输中,如操作人员通过报警装置或巡检时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应立即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警。依据泄漏事故的类别和级别,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汇报,确定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并通知领导小组其它成员与相关部门。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暂时状态、连续状态);c估计造成事故的泄漏量;d事故可能持续的时间;e健康危害与必要的医疗措施;f联系人姓名和电话。5.2联络手段报警及相关人员联系电话见表7-1。6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6.1危险物质泄漏应急处理措施(1)信那
13、水泄漏的处理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达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有大量洒在地面上,应立即用砂土、泥块隔断液体的蔓延;如倾倒在水里,用围栏隔断物料的蔓延扩散;如洒在土壤里,应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任其挥发。事故现场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
14、除蒸气。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
15、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2)甲醇泄漏的处理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16、。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3)乙醇泄漏的处理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17、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
18、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4)二氯甲烷泄漏的处理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度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勘察不烯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控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
19、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酸洗涤器除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
20、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5)异丙醇泄漏的处理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
21、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洗胃。就医。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6)丙酮泄漏的处理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
22、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2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7)乙醚泄漏的处理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品 突发性 环境污染 事故 应急 预案 4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