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8.将相和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重难点: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生交流)2、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是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三个小故事。二、品读课文,感悟人物(一)学习第二故事。1、我们是用了怎样的方法学习了第一个故事?(生:先弄清楚故事的
2、前因后果,然后抓住重点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有感情地朗读。)2、下面我们就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来学习第二个故事。(师出示问题)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3、指生交流: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4、从哪些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到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1)生交流:“请您为赵王击缶。”(侮辱赵王)“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勇敢、机智)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
3、人记录下来。(机智)(2)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讨论、交流: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3)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第三个故事导语: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
4、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画出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性格。2、生交流: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3、从你划出的人物的言行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生交流:“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
5、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2)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讨论、交流、点拨:(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扩延伸展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学生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交流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3、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板书设计:18、将相 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起因)廉颇失和蔺相如知错就改和临危不惧顾全大局负荆请罪(结果)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