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初稿)(共30页).doc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初稿)(共3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初稿)(共30页).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初稿)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作组2011年5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 1 系统的总体构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水雨情监测系统、县级监测预警平台、预警系统三大部分。为更好地发挥系统的防灾减灾作用,还需建立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包括责任制落实、预案编制、宣传培训演练等。2 监测系统2.1 监测信息的流程要求自动监测站通过配置的数据传输信道(可因地制宜地选用GPRS/GSM短信、程控电话网(PSTN)、超短波(UHF/VHF)、卫星等信道)自动发送雨水情信息到县级监测预警平台,有条件可同
2、时发送到省水情中心或市水情分中心,实现省市县信息同步共享。人工监测站信息以电话语音方式及时报送到县级监测预警平台。简易监测站信息由观测人员通过可能的方式及时报告县、乡(镇)防灾负责人。2.2 站点布设的技术要求监测站网主要布设在流域面积为200km2以下易遭受山洪灾害的中小流域。通过山洪灾害易发程度降雨分区和区域历史洪水、社会经济调查,在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布设监测站网。2.2.1 站点布设原则(一)雨量站布设原则(1)分区控制原则:依据山洪灾害易发程度降雨分区,原则上按照20100km2/站的密度布设自动或人工雨量监测站;在高易发降雨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山洪灾害频发区适当加密站点。(
3、2)流域控制原则:布设监测站点时优先考虑山区的中小流域,站点应尽量安装在流域中心等有代表性的、且有人看管的地段,要注意避开雷区。(3)地形控制原则:山区降雨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布设雨量站时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的作用。(4)简易雨量站原则上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布设,人员比较分散且受山洪威胁大的自然村可适当增加。(5)站网布设时充分考虑通信、交通等运行管理维护条件。(6)已有的雨量监测站纳入本系统站网,其监测信息相应进入县级监测预警平台。(二)水位站布设原则(1)面积超过100 km2的山洪灾害严重的流域,且河流沿岸为县、乡政府所在地或人口密集区、重要工矿企业的布设水位观测站,有条件的布设自动水位站。(2
4、)流域面积50100 km2的山洪灾害严重的小流域,河流沿岸有人口较为集中的居民区或有较重要工矿企业、较重要的基础设施,布设人工水位观测站或简易水位观测站。其它小流域,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布设简易水位观测站。(3)对于下游居民集中的水库山塘,没有水位观测设施的,适当增设水位观测设施。(4)水位站布设地点应考虑预警时效等因素综合确定,尽量在山洪沟河道出口、水库、山塘坝前和人口居住区、工矿企业、学校等防护目标上游。(5)站网布设时应考虑通信、交通等运行管理维护条件。(6)已有的水位观测站纳入本系统站网,其观测信息相应进入县级监测预警平台。2.3 监测站点管理自动监测站点水雨情信息通过数据接收处理软
5、件,完成信息实时接收处理,并采用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 SL323-2005)存入县级监测预警平台数据库;数据接收处理软件应对各自动监测站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对水雨情数据和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可直接修改站点运行参数及召测。数据接收处理硬件设备主要由1套数据接收通信设备、2台数据接收处理计算机和1台维护用便携式计算机组成,其中数据接收通信设备的配置根据各试点县监测站选定的通信方式进行相应配置,并做好防雷措施。2.4 监测设备技术要求自动雨量监测站一般不建设雨量观测场,雨量传感器设备选用翻斗式雨量计,可安装在屋顶平台,或在开阔地采用架杆架起监测设备,障碍物与观测仪器的水平距离不得少于
6、障碍物与仪器口高差的2倍,且应力求在比较开阔和风力较弱的地点设置。自动水位观测站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水位计进行水位观测。对已建水位井的监测站选用浮子式水位计;未建井或不能建井测站,视河流及水情特点配备压力式或超声式水位计。人工雨量监测站配置虹吸式雨量计进行人工观测雨量,人工水位站主要修建水位观测尺和观测道路。简易监测站配置简易的雨量、水位观测设施,采用直观、可行的观测方法进行水、雨情信息的监测。主要监测设备技术指标参考如下: (1)翻斗式雨量计承雨口口径200+0.6mm;分辨率0.5mm或0.2mm或1.0mm(根据年平均降雨量确定);雨强测量范围04mm/min(允许通过最大雨强8mm/m
7、in);测量精度:根据不同分辨率雨量传感器的自身排水量确定,总体不超过4%;工作环境:温度-10+50,湿度95%(40);误码率小于104;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6000h。(2)浮子式水位计量测范围040 ;分辨率1.0 cm;测量精度:2cm(10m),23cm(1015m),3cm(15m);工作环境:温度-1050 ,湿度95%(40)。(3)气泡压力水位计测量范围:0-15m、0-20m、0-35m;供电电源:8-16VDC,使用电流:25mA/24hr avg;输出:SDI-12,RS232;压力范围:0-22 psi;精度:0.05% FS,分辨率:0.0001 psi;压缩机类
8、型:活塞和圆筒压缩机;工作环境:温度-40+60,湿度 0-95%(无凝结)。(4)超声式水位计测量范围:0.810m;分辨率:1.0cm,精度:0.25%Fs;接口方式:RS-232、RS-485、TTL电平、4-20mA模式输出、并行口输出、电流环输出;平均无故障时间:8000小时。(5)遥测终端(RTU) 遥测终端的功能指标如下:可外接增量式 (翻斗式) 雨量传感器、可外接水位传感器;实现GPRS、GSM、PSTN等方式的发送和接收传输功能;具有定时自检发送、死机自动复位、站址设定、随时召测、掉电数据保护、实时时钟校准、数据人工置入、直观现场显示和设备测试等功能;支持休眠唤醒工作方式;能
9、够通过软件设置(包括远程设置)数据传输体制、数据报送频次等;所有外部接口具有光电隔离能力;能存储一年的原始水情数据,RTU固态存储器容量不小于4MB;可接受分中心管理,与分中心实现双向通信;支持远程诊断、远程设置、远程维护等。遥测终端的主要技术指标为:供电方式:蓄电池向设备供电,太阳能电池板浮充供电;值守功耗:小于等于2mA(电池电压12V时);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25,000小时;工作温度:3060,湿度:090。(6)通信终端自动监测站的数据传输通信,应根据试点县的通信资源及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GPRS、GSM、PSTN、超短波、北斗卫星等通信方式进行组网,其设备技术指标如
10、下:1)GPRS/GSM模块工作频率:支持双频GSM/GPRS ,符合ETSI GSM Phase 2+标准;协议:支持TCP/IP,标准的AT命令集;发射功率:2W(900MHz)/1W(1800MHz);功耗(mA12V ):150mA(工作),10mA(空闲);电源:5V 35 V;频率误差:0.1ppm;数据接口:RS232/RS485;工作温度:-2560。2)北斗卫星终端天线波束宽度:俯仰方向2590,水平0360;频率:接收S波段,发射L波段;接收灵敏度:C-157.6dBW;接收信号误码率:110-7;发射EIRP值:13dBW;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25000小时;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洪 灾害 监测 预警系统 建设 技术 要求 初稿 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