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共1页).doc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共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共1页).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更新时间:2003-8-22来源:中国果菜网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1、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发展及其产业现状2、果蔬贮藏保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果蔬贮藏能力不足1978年到1998年,我国果品产量从657万t增加到5452.9万t,增长了7.3倍。而目前果品贮藏能力仅为1700万t左右,约为总产的31.18%,其中冷藏能力1000万t左右,约为总产的18.34%。据有关专家分析预测,到2010年,我国果品总产将达到9300万t,人均占有量达到67.7kg,接近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人均70kg的水平,因此,贮藏设施的配套问题必须引
2、起高度重视。(2)尚未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果蔬流通链为了进一步提高果蔬质量,减少采后损失,解决采前采后脱节的问题,应尽快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果蔬流通综合技术,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行“冷链”流通。(3)贮运保鲜技术的推广普及率较低为全面提高贮藏技术水平,在主要果蔬产区,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果蔬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4)积极开展名、特、优果品贮运理论和技术研究荔枝、龙眼、板栗、大枣等果品是我国加入WTO后的优势水果品种,但首先要解决贮藏保鲜问题才能与国外水果竞争。目前荔枝、大枣的保鲜技术尚未攻克,板栗的产地贮藏保鲜尚未解决,而我国龙眼的保鲜技术相当落后。因此,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和先进贮藏保鲜技术的推广,突破传统的贮藏保鲜模式,这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5)采后商品化处理意识淡薄,采后处理设施缺乏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改进包装装潢,制订与国际接轨的水果标准,使果蔬产品商品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是提高我国果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6)保鲜产业应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进入WTO以后,果蔬保鲜产业要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研究市场,掌握市场,向适度规模经营和集团化方向发展,走产、贮、销一体化的道路,以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贮藏 保鲜 现状 发展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