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整理笔记背诵干货(共13页).docx
《教育学整理笔记背诵干货(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整理笔记背诵干货(共13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育学一 教育的属性本质: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永恒、历史、继承、长期、独立、生产、民族、阶级 教育功能对象=个体+社会性质=正向+负向呈现=显性+隐性原始社会教育特点自发广泛全民无等级教育生产相结合内容方法很简单古代社会教育特点生学校,无结构教育生产相脱离阶级等级道统专制刻板象征(街道等象板砖)近代社会教育特点公立义务世俗法制双轨制(公义世法双制)现代社会教育特点(不免费不公益)现代(2战后)公共生产科学未来终身国际现代20世纪后终身全民民主多元现代信息全球个性(全民多现身信个球)教育学二人的发展过程(生理,心理,社会)人的发展特点(未完成,能动性)个体身心
2、发展规律(6个)顺序阶段不平衡差异互补要整体政治与教育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宗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内容,管理体制;制约改革发展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促进民主,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传播政治意识社会化经济与教育经济决定教育速度规模;制约规格结构,内容方法,组织手段,专业设置教育为经济劳动科学再生产,技术创新提素质文化与教育文化影响教育价值定向,内容水平,方法目的,环境模式,传统变革教育对文化传递保存,丰富交流传播,提升选择,更新创造科技与教育科技影响教育内容方法,技术手段,教育者观念,受教育者数量质量教育促进科学再生产,开发成果,研究利用,体制化人口与教育人口影响教育质量规模结构教育控制人口增减,
3、提高素质,改善调整人口结构(性别年龄行业地域)教育学三教育目的 教育核心,教育最高理想 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归宿,主导地位,灵魂主题,贯穿始终,指导意义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分类作用=价值+功用要求=终极+发展存在=应然+实然教育目的层次国家 教育目的学校 培养目标课程 课程目标教师 教学目标教育的功能导向目标选择方法调控过程激励自己评价结果 教育目的历史发展57问题第一个方针85体制首培四有青年(四有两爱两精神)93改革首提应试变素质94德育首提素质概念99全面第一次终身全面发展教育德育灵魂统帅智育支持前提体育物质基础(增强体质)美育动力(
4、美育=艺术+现实)教育学四 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生产力决定)规范性(取向性)历史性强制性教育制度发展前制度化(实体化教育)制度化(标志:废科举,兴学堂/颁布统一教育宗旨近代学制)非制度化(不限围墙)学制类型双规(欧洲英国)单轨(美国)分支型Y(苏联我国)义务教育特点:强免普(一统共)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强基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发基普我国学制发展史人颁布(亲人)1902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没有实施鬼实施(揍鬼)1904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实施特点:日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男女不同校;轻视女子教育子资本1912壬子癸丑学制特点:男女同校;废经;自然科学;学堂变学校长期需美国1922壬戌学制(
5、新学制、六三三学制、1922学制)特点:美国;明确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划分学段新中国学制改革史1951十一关于改革学制决定1958九月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三个结合,六个并举)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九年义务教育,校长负责制)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两全,两重)两基:基本普及,基本扫盲两全: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提高质量两重:重点学校,重点学科199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终身教育)200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我国
6、各级学校:幼儿(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我国学制:单轨分支教育学五学生的特点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自觉性; 独立性; 创造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身心发展特征和成人不同; 巨大潜力; 有发展需求儿童权利公约学生社会地位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最根本)学生的主要权利受教育权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6岁)学习权公平评价权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安全,心里健康)人身自由权(搜查,关禁闭)人格尊严权(体罚,变相体罚,侮辱人格)隐私权(公布成绩,偷偷)财产权财产所有权(收班费)继承权受赠权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学生的义务(三遵守一
7、努力)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教师职业发展史非专门化 专门化 专业化(1966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非职业化职业化 专门化 专业化 教师职业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专门职业+专业人员)教师的职业角色(8个多样性)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榜样角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研究者班集体领导者朋友心理辅导者 教师的职业形象道德形象最基本文化形象最核心人格形象最亲近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复杂性(目的全面性;任务多样性;对象差异性)创造性(因材施
8、教;更新教法;教育机智)连续性和广延性连续性(时间连续)广延性(空间广延)长期性和间接性长期性(培养周期长,影响迟效)间接性(不直接服务社会)主体性和示范性主体性(教师自身是教育因素)示范性(向师性,言行举止)方式个体性和结果群体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自己写教案)劳动结果的群体性(一个孩子多老师)教师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育教学权 指导评价权 科学研究权 进修培训权 民主管理权 获取报酬权 师生关系类型社会关系(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 教育关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心理关系(维持发展教育关系为目标)师生关系的模式专制型(命令,权威,疏远)整段垮掉放任型(无序,随意,放纵)无所事事民主型
9、(开放,平等,互助)最理想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方面教师态度教师智慧教师人格教师领导方式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课堂的组织环境教育学六课程类型(6类)内容属性=学科(最古)+活动(经验)组织方式=分科(主常)+综合实施要求=必修(共)+选修(个)主体=国家+地方+校本(学校)课程任务=基础+拓展+研究呈现方式=显性(公开)+隐性(潜在)制约课程因素 社会 知识 儿童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转化为具体的: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教材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基础!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取向普
10、遍性目标取向(最古老)一般教育宗旨/教育目的行为性目标取向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的行为结果生成性目标取向关注学习活动的过程(过程性)生成表现性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反应多元)教育目标关系教育目的(国家培养人的总目标)抽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抽课程目标(指导课程编制教学的原则)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生学的目标)上一级是下一级目标的指导依据下一级是上一级目标的具体化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纵向组织(知识的逻辑顺序)横向组织(打破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阶段)逻辑顺序(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在联系)心理顺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直线式(前后内容不重复)螺旋式(前后内容有重复)课程内容课程计划
11、课程标准教材关系:(上一级是下一级的依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统筹教学及各种活动的根据。教材设计的一般原则方向性完整性适切性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忠实取向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相互调试取向课程变革计划与实际课程目标相互调整,改变,适应的过程课程缔造取向(创生取向)具体教育情景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 课程资源特点多样性潜在性(最基本)动态性多质性课程资源分类(5类)空间分布校外(超出
12、范围)+校内(场所设施)性质=自然+社会(人类文明)物理特性文字(印刷)+实物(看得见)活动(经验)+信息化(计算机网络)存在方式显性(直接用)+隐性(潜在)功能特点素材性(知识)+条件性(人财物)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开放性 生态性 发展性 经济性 适应性 个性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8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过去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自主学习特点: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相对性合作学习(2-6人)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探究学习主动解决问题 拓展: 学习方式转变基本精神(自主,合作,创新)现代学习方式基本特征主动性(
13、首要)独立性(核心)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共享”的民主理念开发主体是教师不是专家“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开发基础利用现场资源开发价值追求个性化开发性质补充国家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新课程结构小学综合课程初中分科+综合高中分科(高中基本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做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修课程,1年级,三级管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班团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体育、艺术节)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整体性(
14、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生成性 自主性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 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分层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关注发展过程教育学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教学部分,教育整体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教学整体,上课(基本环节)部分 教学的作用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有力手段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
15、面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实践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的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过程的本质观特殊认知说(最初起源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版本1特殊性(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教育性)版本2特殊性(间接性,领导的认识,交往性,教育性)认识实践说交往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师生交往活动)全面发展说(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全面发展)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传授知识+思想教育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进程基本阶段)引发动力(起始)领会知识(中心) 感知 理解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8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
16、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相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4讲授法(述解读演)优点:效率高成本低保证知识系统 较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缺点:不易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能代替自学和练习不能因材施教空讲不易启发学生,引起注意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2演示法参观法(准备性前,并行性中,总结性后) 以实际训练为主4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2欣赏法(自然人艺术)情境法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 班级授课制 五个固定(学生,教师,内容,时间,场所)1862京师同文馆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6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整理 笔记 背诵 干货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