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共9页).doc
《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评价标准(一)成绩评定校本课程采用学分制评定。评定要求:评价要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强调能力立意,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增强探究性,注意引导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坚持教育性,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体现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使
2、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学生的评价结果的有机组成部分。每学年课程结业满分为50学分,如果一学期结业则满分为25分,两年累计满分为100学分,累计满60分即可结业。每门校本课程成绩分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评;过程性评价来源:出勤、课堂学习、成长记录袋、奖励分;终结性测评:期末考查、表现性活动。颐中讲堂考勤实行听课证制度,凭听课证入场。最后15分钟写听后感,作为该学科的成绩。参与评价的主体:指导老师、同伴、自己。每门课程结业采用下列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定: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总分 50分)指 标分值(分)考查办法评价主体评 分一级指标二 级 指 标三 级 指 标过程性评价35分出
3、勤10分100%10看出勤登记表班长、指导老师90%以上8-980%以上6-880%以下不及格课堂学习15分兴趣与参与3看课堂观察检核表与随堂记录卡看学习情况看作业看小组合作评价表指导老师同伴、自己合作与交流3知识掌握与运用4搜集与分析3反思与计划2成长记录袋10分学习计划(参看成长记录袋评价)看各项记录情况老师、家长、同伴作业或作品进步搜集的课程资料评价与自我反思终结性评价15分知识考查5课内掌握的基本知识;3笔试或口试指导老师课外习得的相关知识2表现性活动观技能5基本技能的掌握与熟练程度2表现性活动(动手操作、口头表达、表演等)指导老师或同伴参与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1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1创
4、新与实践的能力1情感态度价值5对课程的学习兴趣1试卷与表现性活动指导老师参与态度、创新精神1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等1 其中成长记录袋评价、课堂观察检核表、小组合作评价表见附表。校本课程成绩=第一年学分+第二年学分 +奖励分(如果一期结业则可以将两期相加为学年学分) (二)成绩管理任课教师负责学分制的执行和落实,学校应给学生制定统一的学分卡,每期初将本班学生学分卡交开课老师保管,期末开课老师将学生出勤与学分登记交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将每年(期)成绩记录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单,向家长反馈课程所获学分情况;班主任必须将全班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表上交教务处,教务处建立学生成绩档案(文本与软
5、件包)。(三)奖励和惩戒办法凡在国家级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市级科技节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与资格证书考试中获奖或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均可获得奖励学分(不超过8分)。(就高不就低,不累计得分)为了鼓励学生选修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每年可分年级或全校组织一次校本课程的展示评比活动,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分。得分标准如下:级别 等第与得分学校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市级一等6分二等5分三等3分省级一等7分二等6分三等4分国家级一等8分二等7分三等5分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设计方案、调查报告等)级别校市省国加星1345(以上参赛活动必须是权威教育部门组织或社会有权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本 课程 评价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