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苏州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江苏省苏州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II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 、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 如图,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一起运动,给物体提供向心力的力是A、重力 B、弹力 C、静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Key:B。2、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速率变化越快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轨道半径成反
2、比C、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不变的Key:C。3、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r,公转周期T,引力常量G,由此可求出A、该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该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Key:B。4、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r,a是它的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 . 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Ke
3、y:CD。5、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同心圆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静止的 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Key:C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速度一定变化B、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动能一定变化C、物体的合外力做了功,动能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增大时,势能一定减小Key:AC。7、关于汽车在水平路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启动后以额定功率行驶,在速率未达到最大以前,加速度是在不断增大
4、的B、汽车启动后以额定功率行驶,在速率未达到最大以前,牵引力是应是不断减小的C、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要减小速度,可减小牵引功率行驶D、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再减小牵引力,速率一定减小Key:BC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时,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C、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过程中,若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他力的作用时,物体的机械能也可能守恒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大时,必定有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对物体做了功Key:CD。9、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 的两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人站在m2 上用恒力F拉绳子,经过
5、一段时间后,两物体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 v2 ,位移分别为S1和S2 ,则这段时间内此人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 Key:B。10、如图所示,圆形光滑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金属圆环在轨道上可以自由滑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小环通过最高点,小环在最低点的速度应大于 B、要使小环通过最高点,小环在最底点的速度应大于C、如果小环在最高点时速度小于,则小环挤压轨道外侧D、小环在最低点时对轨道压力最大Key:BCD。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实验题(每空2分)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某几个操作步骤:A按照图(甲)所示的装置安装器材;B 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 中学 第二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