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2016版(示范校)(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2016版(示范校)(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理论课适用专业: 数控加工技术 课程所属系部:机械工程系学时:128学时 编写执笔人:王学明审定负责人: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与作用机械制造技术是以制造一定质量的产品为目标,研究如何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进行机械产品制造的综合性技术,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本课程从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全面概括了解入手,以成形理论和切削理论为基础,介绍各种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以零件精度构成及实现为主线,介绍各种加工方法的合
2、理综合应用,阐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原理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知识,为适应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合格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制造知识,并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在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需先行学习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配合等课程,同时需进行相关的生产实践实习。 后续课程: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概论等1.2课程设计思路1.2.1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既有较为广泛的理论知识,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
3、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为进一步的专业课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程设置时注意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和方法论、知识与应用的整合发展。1.2.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课程目标实现的四个方面: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工艺装备(夹具)。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机械装配工艺、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现代制造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加工原理和制造工艺,掌握切削参数、加工设备及
4、装备的选用、机械制造质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拟定和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及有关计算方法等。了解轴类、套类及箱体类等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制造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机械制造技术理念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同时通过对工艺系统各环节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和阐述等认知活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学习并掌握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获得基本的机械制造技术理念、方法 。 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该具备下列能力:l 专业能力:根据不同专业实践、具体课程,需培养学生的核心工作能力,例如施工组织能力
5、、测量能力、绘图能力、计价能力等等。l 方法能力:主要包括具体课程学习方法能力,例如使用设备仪器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调研能力等。l 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能力、团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的基本要求和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具体目标:l 工艺规程的设计和制订能力能根据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结合现场可利用的生产条件,正确应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经验,在合理选择相应的加工方法,加工工具及其制造材料,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重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数据等基础上,综合考虑,协调平衡,熟练地制定出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并合理设计出与之关联的可行性专用工艺装备。工艺
6、方案的比较和认证能力能正确认识并把握工艺方案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征,在设计工艺规程和运用工艺装备时,依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的应用特点,具体分析,协调好满足零件机械加工质量指标与制造成本要求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经综合的科学评判后作出抉择,不断优化机械制造工艺方案,进而选用最佳的工艺方案,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1.现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基本独立地开展与机械制造技术相关联的各项工作,熟悉生产实践中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原则,方法,步骤,技巧,熟悉与设备及工艺装备有关的操作使用方法,性能调试,工况监控,参数调整,故障诊断,日常维护等基本技能的技术要点,在对生产现场的各种典型工艺
7、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提出处理意见,并予以有效实施。2.技术创新的思维的识别能力:能初步明确依据机械制造技术的特殊机理、共性规律和发展轨迹,并考虑现实生产条件及生产技术发展规划,创造及辩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思路,手段和需注重的事项,基本掌握针对具体生产目标改进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的可行性技术措施或有效工艺途径,增强毕业后对工作环境的专业适应性。3.文献资料的检索和利用能力:能充分利用书籍、期刊、杂志、技术交流文档及至计算机网络种媒体所提供的研究成果及其转化技术等资源,适时追踪机械制造技术的飞跃发展和最新进程,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充实完善理论和
8、应用体系,保持技术上的领先性。3. 课程内容与要求学习情境学习目标(职业能力)学习内容教学建议与说明参考学时1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项目1:能看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项目2:能根据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和生产组织形式。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的概念、工序、工步与走刀、安装与工位的概念、生产类型的概念、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的概念及其关系、获得加工精度的加工方法、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概念以及常用工艺文件的种类102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项目1:能根据具体刀具确定刀具几何参数。项目2:能根据具体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刀具、切削用量和切削液。切削运动的概念及其两种运动形式、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种类,刀具结构、常用刀具材料种类
9、、刀具常用几何参数的功用和选择原则、切削液的作用与种类、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与选择步骤103机床夹具设计基础知识项目1:能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工件定位方式项目2:看懂夹具图。项目3:能设计简单的夹紧机构。夹具的概念、种类和组成、工件定位、自由度、支承点、六点定位规则的概念、定位方式和常用的定位组件、夹紧装置的组成124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项目:能熟练操作普通机床通用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机床的基本组成、传动联系、传动链的概念75车削加工回转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项目1:能熟练操 作普通车床项目2:能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车刀项目3:会设计和使用专用车夹具车床的类型和组成、车床主要机构与操作、车刀种类及其优缺
10、点、车床夹具的种类与特点、典型车床夹具原理、特点与操作、车床夹具设计要点106铣削加工平面的主要加工方法项目1:能熟练操作普通铣床项目2:能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铣刀项目3:会设计和使用专用铣夹具铣床类型、特点与操作及适合加工的零件表面、铣刀种类、常用铣刀结构与应用、顺铣和逆铣概念、铣床夹具主要类型、铣床夹具设计要点107钻削、铰削与镗削加工孔的主要加工方法项目1:会熟练操作钻床、镗床项目2:会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孔加工刀具项目3:会设计简单的钻夹具和镗夹具。钻床的种类、特点、操作与应用场合、麻花钻的分类与用途、麻花钻的组成和有关参数、钻孔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铰刀组成、用途与类型、镗刀类型
11、、特点、安装及应用、镗床、钻模、钻床夹具设计要点、镗床夹具结构108磨削加工常见表面的主要精加工方法项目:能熟练操作磨床砂轮概念与五个特性参数、磨削加工类型、磨削运动、磨削阶段和磨削温度、磨床及其种类、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的应用范围、机床布局和运动、机床主要部件结构和作用、99机械加工精度项目:能进行加工误差分析,解决现场常见的质量问题工艺系统、原始误差概念、工艺系统几何误差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的概念、工艺系统刚度、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减少工艺系统热变形的主要途径、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及残余应力的种类、常值系统误差、变值系统误差和随机性误
12、差的概念、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1210机械加工表面质量项目:能解决加工现场表面质量问题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包含的主要内容、零件的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减低磨削烧伤的主要措施8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项目1:制定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项目2:会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项目3:用工艺尺寸链计算工序尺寸及极限偏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步骤及所需的原始资料、零件结构工艺性、毛坯的选择原则、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原则、基准的概念、定位基准选择顺序、精基准选择原则和粗基准选择原则、加工路线的拟定、经济加工精度概念、加工方法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集中与
13、分散的概念和特点及使用场合、加工余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尺寸链、环、封闭环、组成环概念,增环、减环概念及判别方法。尺寸链分类。极值法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时间定额概念与计算公式、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2012机械装配工艺项目:设计简单的机械装配工艺装配定义、装配单元概念、装配工作基本内容、装配精度概念、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装配尺寸链、封闭环、组成环概念、用极值法与概率法进行简单装配尺寸链的计算、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及其选择、装配工作法、装配工艺规程制订的基本原则。104.课程实施说明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中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
14、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5. 相关说明5.1教学的组织与方法教学过程中,要从中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不同专业与行业对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的需求,注意与有关课程相配合,把握好“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轻过程、重结论、精内容、宽适应”为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重视课堂提问、习题的选择和课外作业。督促学生及时、独立地完成课外作业。5.2教学材料的编写与选择在教材选用上注意教材内容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要求理论课教材尽量选用中教、机械出版社近3年来出
15、版的优秀教材;实验教材可以使用中职规划教材,也可以采用本专业教师的自编教材。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5.3教学评价考核方式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对理论知识考核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查。理论考核采用考试或考查试卷进行考核。实践考核以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与生产的产品(例如加工的真实产品、编制的产品工艺、绘制的工艺装备图纸)作为考查对象。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出勤成绩、作业成绩、实验实践及大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注重阶段评价,每个章节结束后,有关理论知识通过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计入平时成绩。5.4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应用性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教学实物或模型、CAI课件和现场教学与参观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全套教材各司其职,以文字教材为中心,提供内涵不同,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