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Ross套利定价模型(共17页).doc
《第四章Ross套利定价模型(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Ross套利定价模型(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章 Ross套利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示了在资本市场均衡状态下证券期望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简洁、明确地回答了证券风险的合理度量问题以及证券如何在资本市场上被定价。由于模型是从假定条件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到的,而且所得结论与人们在现实资本市场上的直观相吻合,因此被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广泛应用。但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缺乏经验验证的有力支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市场证券组合是一理论概念,从理论上讲市场证券组合应位于有效边界是,但在进行实证分析时人们却只能以某种指数组合作为市场证券组合的替代,而指数组合不一定位于有效边界上,这样就导
2、致参照指数组合计算的值与模型中的值之间存在偏差。另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描述的是证券期望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而人们只能得到历史数据,对期望收益率与值这些不可观测的变量,只能采用估计的方法,由此就可能产生较大误差,使得检验结果不能令人信服。 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不足,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这就是套利定价理论(The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简称APT)。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S.Ross)于1976年创立,其基本思路是从套利的角度考虑套利与均衡的关系,利用套利原理推导出市场均衡下资本资产定价关系,即套利定价模型。由于套利定价模型具有同资本资产定价
3、模型一样的解释功能,而且涉及较少的假定条件,与现实更加贴切,因此该模型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关注。1 套利与均衡套利是资本市场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利用同一资产在不同市场上或不同资产在同一市场上存在的价格差异,通过低买高卖而获取利润的行为。一种最简单、明显的产生套利机会的情形是,某相同资产在两个市场上的价格不同,此时,投资者只需在价高的市场卖空并同时在价低市场买入该资产,就可从中获取一个正的差价收益,而且这种套利无风险。很明显,无风险的套利机会一旦被发现,投资者就会利用它进行套利,这样,即使是少数几个(甚至一个)套利乾的套利行为都有将最终消除价格差异。因为这种无风险套利机会存在对任何一
4、个投资者(无论他是否厌恶风险)都是有利的,只要投资者发现这种机会,他就会力图通过在两个市场上不断地低买高卖,以实现套利收益的巨额增加。但另一方面,在套利者进行买卖的同时,两个市场上对同种证券的供需会发生变化,套利者在证券交易所不断卖空证券A导致供给增加,从而A的价格下降;而在中间商处不断地买入证券A使需要增加,从而A的价格上升,当何等的上升与下降调整到使套利机会不再存在时,套利者就会结束其套利行为。如果不考虑交易费用,那么同种证券A在两个市场上的价格最终将处于同一水平。 这种相同证券在不同市场(或同类证券在同一市场)的定价水平应相同的原理就叫价格同一律(The Law of One Price
5、),价格同一律的成立意味着套利机会的消失,相反,价格同一律的违背就预示着套利机会的存在。一般来讲,一个完全竞争、有效的市场总是遵循价格同一律。在当今证券市场上,先进通讯工具的应用使市场能快速吸收新的信息,而且也使交易在瞬间就可完成,一旦市场违背价格同一律,投资者就会迅速通过巨额买卖而获暴利。另外,在同一市场上,不同证券之间也有可能存在套利机会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当套利机会出现时,投资者会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这时,使套利机会存在的那些证券,它的定价是不合理的。由于套利者利用他们进行套利,因此市场上对这些证券的需求与供给就处于非均衡状态。相应地,这些证券的价格就为非均衡价格。在套利者不断套利的过程
6、中,这些证券的价格 会随供需的变化而发生上升或下跌。当达到某种水平使套利机会不再存在时,套利者的套利行为就会终止,市场将处于均衡状态,各种证券的定价就处于合理水平,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市场经过一系列调整达到均衡时,各种证券交易的价格都处于合理水平,在这种状态下,不存在任何套利机会。这就是套利与均衡的关系,它是资本市场理论的一个基本论点。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当市场不存在任何无风险套利机会或者说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各种证券及证券组合应如何合理定价?它们的期望收益率与风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正是套利定价理论所要回答的。虽然前面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已经回答了市场均衡状态下证券及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
7、风险之间的关系,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理论模型,它是一个仅以市场证券组合为参照的描述证券均衡价格的关系式,由于它的一些假设条件太苛刻,因此时常会出现理论与现实不一致的情况。本章所介绍的套利定价理论是从套利的角度考察证券均衡期望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由于该理论没有苛刻的假设条件,而且与实际较为吻合,因此它对均衡价格的解释要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际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套利定价理论的一种特殊情形。2 单因子套利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一单因素模型,它的缺陷之一是用一个指定的因素市场证券组合收益率来解释各证券的收益率构成。尽管在指数模型的讨论中可以将影响证券收益率的因素由一
8、个扩展到多个,但仍没有走出事先人为指定是什么因素以及多少因素对证券收益率产生影响这一思维模式。显然,要使解释证券收益率构成的模型包含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就需在模型设定上作一些修改。罗斯(Ross,1976)建立了修正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从套利角度讨论了市场均衡状态下证券的定价。与指数模型类似,在套利定价理论中,我们假定证券的收益受一些共同因子的影响,并且收益率与这些共同因子之间有如下关系: (4-1)其中:为第种证券的未来收益率,它为一随机变量;为第种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为第种证券收益率对第项共同因子的敏感度,有时也称之为风险因子;为对各证券收益率都有影响的第项共同因子,它的期望值为零。为第种证券收
9、益率中特有的受自身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随机误差,它的期望值为零,且与各共同因子无关。也就是说,证券的未来收益率等于平均收益率(即期望收益率)加上各共同因子对收益率的影响值,再加上自身特有随机因素对收益率的影响值。需要注意的是,在模型(4-1)式中我们并没有指出共同因子是什么以及到底有多少个共同因子,这是套利定价理论在模型设定上与指数模型的不同之处。为了得到套利定价模型,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开始,即考虑证券收益率只受某一个共同因子的影响。毫无疑问,更一般更具现实意义的情形是收益率受多个共同因子的影响,但为了使分析过程简单明了,在本节我们首先考虑单因子模型,后面再过渡到对多因子模型的讨论。如果各证券收
10、益率只受一个共同因子F的影响,那么由(4-1)式,证券收益率的结构式就为 (4-2)且满足如下条件: 下面我们考察在模型(4-2)式的设定条件下,各证券及证券组合的风险构成,并进一步讨论在市场均衡下各证券及证券组合的期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一、 充分分散投资组合的套利定价假定某证券组合P由n种证券构成,各证券的组合权数为,则P的收益率构成为:= = (4-3)其中代表投资组合P对共同因子F的敏感度;为P的非系统收益率。类似于利用指数模型对证券风险的讨论,我们可将证券及证券组合的风险分成由共同因子引起的系统风险与由特殊因素引起的非系统风险两部分。由(4-2)式,有 其中代表证券系统风险,代表证券的
11、非系统风险,由(4-3)式有 (4-4)其中证券组合P的非系统风险等于:=即为参与组合的各证券非系统风险的加权和。可以论证,当证券组合包含的证券数越来越多且各证券权重的平方越来越小时,(4-4)式中的非系统风险将逐渐趋于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充分分散的证券组合,它的非系统风险几乎接近于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将忽略不计,视其为零。又因为的期望值为零,注意到方差为零,因而我们可断定的实际值就是零。回到(4-3)式,就得到作为实际用途的充分分散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构造: (4-5)且, 将(4-5)式与(4-2)式作一对比可以看出,单个证券收益率与共同因子不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因随机误差项
12、存在),但充分分散证券组合的收益率与共同因子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图4-1为值都为1的充分分散证券组合P及单个证券Q的收益率与共同因子的关系图P的收益率(%) Q的收益率(%) 10 10 0 0(a) (b)图4-1在图(a)中,证券组合P的期望收益率为10%,它代表共同因子为零时P的收益率,直线的斜率代表证券组合P对共同因子F的敏感度,直线上的不同点代表了在共同因子处于不同水平时证券组合P相应的收益率,若共同因子为正,则P的收益率超过期望收益率,反之则低于期望收益率,证券组合P满足的方程为: 在图(b)中,单个证券Q的期望收益率也为10%,值为1,但由于收益率受共同因子与非系统因素的影响,所以
13、其收益率与共同因子F的关系为围绕直线分布的散点图,Q的收益率满足如下关系式: 下面再看下图4-2:虚线代表了另外一个充分分散证券组合B的收益率与共同因子F的关系,B的期望收益率为8%,值(虚线的斜率)仍为1. 收益率(%) P B 10 80 F图4-2我们要问充分分散组合P与充分分散组合B能否同时并存?答案不可能。因为无论共同因子处于何种水平,证券组合P都优于证券组合B,这就是产生了套利机会(无风险)。例如,投资者可卖空价值一百万元的B,再买入价值一百万元的P,构造出一个零投资组合,其收益额为: 1百万=2万元注意,投资者没有使用自己的任何本金,就获得了2万元的收益,并且由于实行等额卖空与买
14、入,该零投资组合的值就为零(=0),因此系统风险全部消除,同时,由于证券组合P与B都是充分分散组合,非系统风险也全部消除,所以该零投资组合实际上没有任何风险,如果真正存在这种套利机会,那么投资者要想获取多少收益就能得到多少,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即使这种机会出现,也不会保持长久,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套利者的套利行为将引起市场上对P与B的供需量发生变化,从而最终消除此二证券组合在价格上的差异.换句话说,在市场均衡状态下,相同的证券组合必须有相同的期望收益率,否则无风险套利机会就将存在.上面我们分析了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具有同值的充分分散证券组合应具有相同的期望收益率,那么对于不同值的充分分散证券组
15、合,它们的期望收益率与其值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看下图4-3:期望收益率(%) 10 P 7 D 6 C 0.5 1 图4-3 假设某充分分散证券组合C的系数为0.5,期望收益率为=0.06,C位于由与P的连接线的下方,也就是说,C提供的风险补偿率低于P的风险补偿率.如果以二分之一权重的P及二分之一权重的构成一新的投资组合D,那么D的值为:D的期望收益率等于:这样证券组合D与C有相同的值,但D的期望收益率高于C,由前面的分析知,无风险套利机会将存在。因此,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不存在套利机会时,所有充分分散证券组合必位于始于的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的方程为: (4-6)其中斜率代表了
16、单位风险的报酬,有时也称它为风险因子的价格。(4-6)式就是关于充分分散证券组合的套利定价模型,它描述了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任意充分分散证券组合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二、 单个证券的套利定价我们已知知道,如果利用充分分散证券组合进行套利的机会不存在时,每一充分分散证券组合的超额期望收益率与它的值之间一定成常定比例,即对任意二充分分散证券组合P与T,总有如下式子成立: (4-7)换句话说,处于市场均衡状态下的任何充分分散证券组合都具有相同的风险补偿率(或单位风险价格). 接下来的问题是,充分分散证券组合所满足的(4-6)或(4-7)式是否对参与组合的各个单个证券也成立。如果成立,则说明在市场均衡状态
17、下,无论是证券组合还是单个证券,只有它们的系统风险能得到收益补偿,而且系统风险的补偿率是相同的。为了导出单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与风险()的关系,我们假定各个证券的风险补偿率不相等,即期望收益率与之间呈线性关系,比如像如下图4-4中曲线的情形。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步骤来分析说明关系是不可能成立的。 E(r) D C F E B E(rz) A E(rz) 图4-4 首先,我们选择一个风险补偿率高而另一个风险补偿率低的一对证券进行组合,通过卖空补偿率低的证券并投资补偿率高的证券,可以构造一个零值的证券。比如,对图中的证券C卖空,并投资于证券A,在条件 之下就可形成一零投资组合Z,Z的期望收益率为:投资
18、组合Z没有系统风险,但需要非零的投资额,并且有非系统风险。与此类推,我们可以通过卖空D、C而投资于A、B,在条件之下,就能形成期望收益率仍为E(rz)的另一零投资组合,但与前面的零投资组合相比,参与组合的证券为四种,即分散化进了一步。如此下去,如果我们卖空足够多种风险补偿率低的证券而投资于相同数目的风险补偿率高的证券,则形成的零投资组合几乎没有非系统风险(充分分散的结果)。这样,我们就构造了一个期望收益率为E(rz),但无任何风险的投资风险的投资组合,不过,该投资组合需要非零的投资额。同样,我们也可构造一个期望收益率为E(),既无系统风险也无非系统风险的另一个投资组合(如图),它也需非零的投资
19、额。至此,我们已构造了两个无任何风险的投资组合,而它们的期望收益率却不同,很明显,这一情形的出现已产生了无风险套利机会,我们只需卖空一定量的具有低期望收益率的投资组合Z,同时用所得的资金投资于高期望收益率的投资组合,就可获得无风险的差额利润。这一套利机会对所有投资者都是有利的,因此,每一投资者都会试图利用这一套利机会。随着套利者的不断卖空与购入,像D、C、F那样风险补偿率低的证券其价格将随着供给增加而下降,从而期望收益率上升,而类似于A、B、E这样风险补偿率高的证券,由于需求增加,其价格将上升,从而期望收益率下降,最终,市场将调节到“几乎所有”证券的风险补偿率一致的状态,使套利机会消失,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Ross 套利 定价 模型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