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共18页).doc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一:鼻。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1:鼻是由(外鼻)、(鼻腔)、(鼻窦)三部分组成的。每一侧鼻腔借助深而隐蔽的(鼻窦开口)分别与四组鼻窦相交通。2:鼻窦分别与(眼眶)、(前、中颅底)等构成复杂的毗邻关系,是鼻眼外科学系鼻神经外科 的解剖学基础。3:外鼻是由(皮肤)、(骨)、(软骨)构成。4:外鼻软骨支架主要由(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组成,骨支架则由(鼻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组成。5:鼻骨成对,其上缘、外侧缘、下缘分别与(额骨)、(上颌骨颌突)、(鼻外侧软骨上缘)连接,鼻骨后面的鼻骨嵴则与额棘、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连接。6:临床
2、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之为“危险三角区”。7:面部危险三角区:通常指的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通俗的说从鼻根到两口角,这个区域是公认的危险区域。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这个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且逆流至眼上静脉,经框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 严重并发症。8: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固有鼻腔),一般所指鼻腔系指“固有鼻腔”。9:固有鼻腔的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壁。10:内侧壁即中鼻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上颌
3、骨腭突)组成。11: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成血管丛。 该区即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12:(下鼻甲)对于鼻腔的“通气”作用影响最大。13:鼻腔外侧壁分别由上颌骨、泪骨、鼻甲骨、筛骨(内壁)、颚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鼻腔外侧壁从上向下有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片,分别称为上、中、下鼻甲,其大小依次缩小约1/3,其前端的位置则依次后移约1/3.每一个鼻甲的下方与鼻腔外侧壁均形成一个间隙,分别称为上、中、下鼻道。14:下鼻甲后端距离咽鼓管咽口仅(1.01.5cm),病理状态下(如下鼻甲肿胀肥大)可直接影响咽鼓管的开放功能。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
4、下鼻甲附着处(上颌窦内侧壁的一部分),骨质较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15:(中鼻甲)为筛窦内侧壁的标志,可以分为(前部)和(后部)两部分。16:鼻内镜手术操作一般在(中鼻甲外侧)进行,以免损伤筛板出现脑脊液漏。17: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前下者呈弧形嵴状隆起,名(钩突);其后上的隆起,名 (筛泡),属筛窦结构。两者之间有一半月形裂隙,名(半月裂孔)。18:半月裂孔向前下和外上逐渐扩大的漏斗状空间,名(筛漏斗)或(筛隐窝)。19: 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20:上鼻
5、甲是三个鼻甲中最小的一个,属筛骨结构,位于鼻腔外侧壁上后部。21:鼻腔黏膜包括(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前者约占成人鼻粘膜的1/3。22:鼻中隔前下部的静脉构成静脉丛,称克氏静脉丛,为该部位出血的重要来源;老年人下 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侧静脉丛,称为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常是后部鼻出血的主要来源。23:鼻腔的神经包括(嗅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24: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与鼻腔的发育不同,鼻窦主要在出生后发育。依照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各个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额窦)、(前组筛
6、窦),窦口引流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引流至上鼻道,后者窦口开口于上 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25:筛窦被中鼻甲基板分为(前组)和(后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上鼻道)。26:鼻腔、鼻窦及其被覆上皮的结构赋予了鼻腔特殊的功能,如通气、过滤、清洁、加温、 加湿、共鸣、反射、嗅觉。27:一定的鼻阻力是维持正常鼻通气的前提条件。正常鼻阻力的存在有助于肺泡气体交换。28:鼻瓣膜区,及鼻内孔区域,包括(鼻中隔软骨前下端)、(鼻外侧软骨前端)、(鼻腔最前 部的梨状孔底部)。两侧下鼻甲也是鼻阻力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29:层流:即气流向后上
7、方呈弧形流向后鼻孔然后散开,此气流为鼻腔气流的大部分,亦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分。30:湍流:即气流在鼻阈后形成不规则旋涡,是吸入气流的小部分。31: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双侧下鼻甲充 血状态的影响,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生理性鼻甲周期或鼻周期。32:鼻周期的生理意义是促进睡眠时反复翻身,有助于解除疲劳。第三章:鼻部症状学。1:(鼻阻塞)是鼻及鼻窦疾病的常见症状。也可见于某些全身疾病。2:肥厚性鼻炎多为持续性鼻阻塞,不受体位的影响。3:病理性鼻音可分为(闭塞性鼻音)和(开放性鼻音)。4:鼻漏是鼻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可以分为(水样鼻漏)、(
8、黏液性鼻漏)、(黏脓性鼻漏)、 (脓性鼻漏)、(血性鼻漏)、(脑脊液鼻漏)。5:临床常见的嗅觉障碍包括(嗅敏感度降低)、(部分性或完全性嗅觉缺失和失嗅)、(嗅觉 异常)。6:嗅觉障碍按原因可分为(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感觉性嗅觉减退和失嗅)、(嗅觉癔症)。7:鼻源性头痛系指(鼻腔)、(鼻窦)病变引起的头痛。8:鼻出血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按照病因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9:鼻出血的局部原因包括(外伤)、(肿瘤)、(炎症)。第七章:鼻腔炎性疾病。1:鼻腔炎性疾病:鼻炎,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 鼻腔黏膜的炎症。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
9、肿胀、渗出、增生、萎 缩或坏死等。2:鼻炎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慢性鼻炎又可以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3: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称“伤风”、“感冒”,有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冬季”更为多见。4: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衰)。5:急性鼻炎的并发症包括(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鼻前庭炎)、(其他感染)。6:急性鼻炎局部治疗中,鼻内用减充学剂:首选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也可用1%(小儿用0.5%)麻黄碱滴鼻液滴鼻,收缩黏膜,减轻鼻塞,改善引流,此类药物连续应不超过7天,并且最
10、长不能超过10天。7: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无明确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为特征。第八章:鼻粘膜高反应性疾病。1:变应性鼻炎(AR):是指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0%25%,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其主要特点。2:变应性鼻炎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3: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属于(型)变态反应,但涉及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等。4: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为主要特征。5:变应性鼻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变应性鼻窦
11、炎)、(支气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等。第九章:鼻息肉。1: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 发息肉为临床特征。中鼻道最常见,且多见于成年人,筛窦、上颌窦、筛泡、中 鼻甲次之。2:鼻息肉的病因包括(纤毛形态结构和功能障碍)、(微环境变化的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的 作用)、(细胞因子的作用)。3:鼻息肉的病理分型可分为(水肿型)、(纤维类型)、(腺体增生型)、(异形细胞核型)。4:鼻息肉的并发症包括(支气管哮喘)、(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第十一章:鼻出血。1: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因鼻腔、鼻窦疾病引起,也可因某些全身性疾病所致, 前者
12、较多见。2:鼻出血时一次大量出血可致休克,反复多次少量出血可导致贫血。3:鼻出血部位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利特尔动脉丛或克氏静脉丛),儿童、青少年 的鼻出血多数或几乎全部发生在该部位。4:中、老年者的鼻出血区多发生在鼻腔后段鼻鼻咽静脉丛(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出血。5:鼻出血的病因可以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类。局部病因包括(1)外伤:鼻内损伤。鼻外创伤。(2)鼻腔异物。(3)炎症:各种鼻腔、鼻窦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均可致黏膜血管受损而出血。(4)肿瘤。(5)其它:鼻中隔疾病。萎缩性鼻炎。全身病因:凡可引起动脉压或静脉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均可致鼻出血。(1)急性发
13、热性传染病。(2)心血管疾病。(3)血液病。(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5)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等。(6)中毒。(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8)内分泌失调。第十三章:鼻窦炎性疾病。1:鼻窦炎必定伴有鼻炎,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统称为鼻窦炎。2: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延续,故鼻腔炎症常累及鼻窦黏膜,鼻窦炎同时伴有鼻腔黏膜的炎 症。3:鼻窦炎为鼻科常见的疾病,慢性者居多,前组鼻窦较后组鼻窦的发病率高,其中以(上颌 窦)最为常见,其次为(筛窦),若一侧或两侧全部的鼻窦均发病,称为“全组鼻窦炎”。4:筛窦和额窦炎症时,分泌物自窦口溢出时易引流入上颌窦口,因此,受累机会最多。5:筛窦为蜂房状结构
14、,又称“筛迷路”,不利于引流,感染机会相对较多。6:蝶窦位于各窦之后上,且单独开口,故发病机会相对较少。7:近年的观点认为,窦口及邻近鼻道的引流和通气障碍是鼻窦炎发生的最重要机制。8:急性鼻窦炎的病理分期可分为(卡他期)、(化脓期)、(并发症期)。9:急性鼻窦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或局部疼痛)。10:头痛或局部疼痛是急性鼻窦炎最常见的症状。其发生机制是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和黏 膜肿胀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所致。一般而言,前组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和(颌 面部),后组鼻窦炎的头痛则多位于(颅底)和(枕部)。()。11: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移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
15、,双侧或多窦发病极常见。12:慢性鼻窦炎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可以分为(水肿浸润型)、(浸润型)、(浸润纤维型)。13:慢性鼻窦炎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鼻腔、鼻窦手术。14:鼻内镜手术已经在鼻科学中占主流地位,手术的关键是解除鼻腔和窦口的引流及通气障 碍,尽可能地保留鼻腔和鼻窦的基本结构,如中鼻甲、鼻窦正常黏膜和可良性转归的病 变黏膜;其目的是保持和恢复鼻腔及鼻窦的生理功能。15: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分型分期可分为: 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 型: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 型: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或筛窦骨质增生。第七章:第三节:萎缩性鼻炎。1:萎缩性鼻炎:是一种以鼻黏膜萎缩和退行性变为其组织病理
16、学特征的慢性炎症。2:萎缩性鼻炎的特征为鼻黏膜萎缩、嗅觉减退或消失和鼻腔大量结痂形成,严重者鼻甲骨膜 和骨质亦发生萎缩。3: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包括(鼻塞)、(鼻、咽干燥症)、(鼻出血)、(嗅觉丧失)、(恶臭)、(头痛、头晕)。第十六章:鼻及鼻窦囊肿。1:鼻前庭囊肿:系指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梨状孔的前外方、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的囊性肿块。2:胚胎期(球状突)和(上颌突)融合部残留或迷走的上皮细胞发展而成囊肿。3:鼻前庭囊肿的手术切除中,取唇龈沟横切口进路,剥离囊肿,以彻底切除(囊肿壁)为原 则。4:鼻窦囊肿:系指原发于鼻窦内或来源于牙或牙根并向上颌窦内发展的囊性肿物。5:(黏液囊肿)是鼻窦囊
17、肿中最为常见者。单侧多见,好发于筛窦,其次是额窦、上颌窦较 少见,原发于蝶窦者罕见。6:黏膜囊肿可发生于任何鼻窦,但多见于上颌窦,常位于上颌窦(底壁)或(内壁)。多为单侧,生长缓慢。囊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自然破裂,囊液经(窦口)流出。7:上列牙发育障碍或病变,突入上颌窦内形成的囊肿,称为上颌窦牙源性囊肿。8:上颌窦牙源性囊肿分为(含牙囊肿)和(牙根囊肿)两类。9:含牙囊肿,又称之为滤泡囊肿,囊肿环绕着未萌出的牙或额外牙的牙冠,且附着于牙颈部, 一般多发生于下颌骨。10:停留在牙槽骨中的未萌出牙可刺激成釉细胞,使之增殖,并产生分泌形成囊肿,牙釉质被包围在囊内。11:牙根囊肿是牙组织囊肿中最为常见者
18、。多发生于上列切牙、尖牙或磨牙等牙根的唇面。二:咽。第一章:咽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1: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同通道,上宽下窄,前后扁平略呈漏斗形。2:咽上起自颅底,下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约平第6颈椎),成人全长约12cm。前面与鼻腔、 口腔、喉腔相通,后壁与椎前筋膜相邻,两侧与颈部的大血管和神经毗邻。3:咽以软腭平面、会厌上缘平面为界限,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喉咽)3部分。4:鼻咽,又称上咽,位于颅底和软腭平面之间,前方正中为(鼻中隔后缘)、两侧为(后鼻 孔),与鼻腔相通。顶壁为(蝶骨体)及(枕骨)基底部,后壁平对第1、2颈椎。5:顶后壁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聚集,呈橘瓣状,
19、称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其前下软腭 下方与口腔想通,婴幼儿最发达,67岁开始萎缩。(名解)。6:咽鼓管咽口侧壁位于下鼻甲后端后方1.01.5cm处,略呈三角型或喇叭型。;咽口周围有 散在的淋巴组织,称咽鼓管扁桃体;咽口上方隆起的部分称为咽鼓管圆枕。7:咽鼓管圆枕后上方与咽后壁之间的凹陷区,称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之一。(名解)。8:口咽:又称中咽,是口腔向后方的延续部,位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通常所谓的咽 部即指此区。后壁平对第2、3颈椎体,黏膜下有散在的淋巴滤泡。9:口咽前方经(咽峡)与口腔相通。10:咽峡: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
20、窄部分称之为咽峡。(名解)()。11:口咽上界为(软腭)、下界为(会厌上缘)、前界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后壁相当于 第(23)颈椎。12:在每侧咽腭弓的后方有纵形条索状淋巴组织,名(咽侧索)。13:喉咽,又称为下咽,位于(会厌上缘平面)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下连接 (食管),后壁平对第(36)颈椎。14:自上而下有会厌、杓状会厌劈、杓状软骨所围成的入口,称为(喉口),与喉腔相通。15:咽壁从内至外分为(黏膜层)、(纤维层)、(肌层)、(外膜层)。16:咽筋膜与邻近的筋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称为(筋膜间隙),较重要的有(咽后隙)、 (咽旁隙)。这些间隙的存在,有利于咽腔在吞咽时的运动,
21、协助头颈部的自由活动。17:咽旁隙与茎突及其附着肌为界限分为(前隙)和(后隙)。前隙较小,后隙较大。18:咽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名解)。19:内环包括: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舌扁桃体 构成。(内环主要是扁桃体群)。20: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21:腺样体,又称为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形似半个剥皮橘子,出生后即 存在,67岁最显著,一般10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22:腭扁桃体,习称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 巴组织中最大者。23:扁桃体是
22、一对呈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可分为(内侧面)、(外侧面)、(上极)、(下 极)。除内侧面外,其余部分均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被膜包裹。24:外侧与咽腱膜和咽上肌相邻,咽腱膜与被膜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一潜在间隙,称之 为扁桃体周间隙。并可引发扁周囊肿。(名解)25:扁桃体内侧面朝向咽腔,表面有鳞状上皮覆盖,其黏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陷入形成620 个深浅不一的盲管称为扁桃体隐窝。(名解)。26:根据食物的进入途径,吞咽可分为(口咽期)、(咽腔期)、(食管期)三期。吞咽动作一 经发动即不能中止。27:引起吞咽困难的原因包括(功能障碍性)、(梗阻性)、(瘫痪性)。第四章:咽炎。1: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鼻咽 喉头 外科学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