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培优(附分析解答)(共19页).doc
《浮力培优(附分析解答)(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培优(附分析解答)(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浮 力 1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C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3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
2、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D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4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5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
3、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水=1.0103kg/m3)则该木块()A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6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A 悬浮B 漂浮C 沉底D无法判断7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
4、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80cm2,用细线拴着体积为为100cm3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10cm,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9N,如图所示。现将金属球从液体中取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改变了100Pa,从容器中取出金属球时,表面所沾液体与细线的体积均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1NB容器中液体所受重力大小为6.4NC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00PaD金属球的密度为2.7103kg/m38一个底面积为2102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m,内盛有0.08m深的水,如图(a)所示,另有质量为0.8kg,体积为110
5、3m3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b)所示(g取10N/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将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后正方体受到的浮力是10NB将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C将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后,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400PaD将正方体放入水中后,将有一部分水溢出9小明同学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利用烧杯、细线、乒乓球等器材做了如下实验:在一烧杯底部系上一乒乓球,接着向烧杯中倒入水,然后再将烧杯斜放到木块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a)与(b)比较可得: ;由(b)与(c)比较可得: 。10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
6、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N,木块重力为 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 N(g取10Nkg)1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盐水的密度,已知木块的重力为2.4N,体积为400cm3,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g=10N/kg,盐水密度是 kg/m3;若剪断细绳,木块最终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N(一切摩擦与阻力均忽略不计)。12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牛,将一重力为1.2牛、体积为2104米3的长方体实心物块A用细线吊着,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则A受
7、到的浮力为 牛。当把细线剪断后,静止时A漂浮在水中且水未溢出,则A受到的浮力为 牛,台秤的示数为 牛。13有一个用超薄超硬度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S=250cm2,高度h=1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重力为12N的实心匀质圆柱体物块,它的底面积S1=150cm2,高度与容器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现将圆柱体物块竖直放置容器内,再向容器内缓缓注入质量为600g的水,圆柱体物块不会倾斜,最后均处于静止状态,g取10N/kg。求:(1)圆柱体物块受到的浮力;(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14郑小楚同学将一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容器中竖立放着一个均匀实心圆柱
8、体M随后郑小楚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在加水的过程中,物体M对容器底的压强p与所加水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水溢出,且物体M的底面始终与容器中的水面平行,当物体M刚好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10cm(已知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体M漂浮时,所加水的体积;(2)圆柱体M的高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C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分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
9、)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对A、B、C、D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A物体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A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的压力差,故A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BC、由图可知,水对BC物体上下表面都产生了的压力差,故BC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故B正确、C错误;D、D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D物体上下表面没有产生压力差,故D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B乙杯底
10、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分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根据p=gh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进而判断出杯底部所受压力的关系;(2)根据漂浮或悬浮条件即可判断浮力关系。【解答】解:(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因为液=物时物体悬浮,液物时物体漂浮,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故A错误;由于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gh可知,乙杯底受到的压强大于甲杯底受到的压强;故B正确;由于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则底面积相同,根据F=pS可知,乙杯中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故C错误;(
11、2)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故D错误。故选:B。3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为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融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融化()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D浮冰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分析】(1)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根据漂浮条件得出受到的浮力减小,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2)北极熊站在浮冰上
12、,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解答】解:(1)由题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因为F浮=G总,所以浮冰和北极熊受到的浮力减小;而F浮=水V排g,所以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故AB错,D正确;(2)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大小相等、大小不变,故C错。故选:D。4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B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
13、力为1.0N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0.3N【分析】(1)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分析答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F浮=GF拉列出方程可求得物体A的体积,然后可求得其密度;(2)先求出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再根据F浮=GF拉可得A在乙中的拉力;(3)A在乙中的拉力与丙中比较可得结论;(4)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GF浮F拉可求。【解答】解:A、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由F浮=GF拉可得,F浮=盐水g V排,物体A全部浸没,所以V排等于V物,则:盐水
14、gV排=GF拉,V排=V物=,将盐水=1.2103kg/m3、G=4N、F拉=2.8N代入上式可得:V排=V物=1104m3,物体A的质量m=0.4kg,物体A的密度=4103kg/m3,故A错误;B、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水gV排=1103kg/m310N/kg1104m3=1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GF浮水=4N1N=3N,故B错误;C、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故C错误;D、由甲、丙,F浮盐水=GF丙拉=4N2.8N=1.2N,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
15、支持力,F支=GF浮F丁拉=4N1.2N2.5N=0.3N,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故选:D。5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水=1.0103kg/m3)则该木块()A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C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D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分析】(1)知道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木块受到水的浮力;(2)根据漂浮时,浮
16、力等于总重力,算出总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3)利用漂浮条件求木块受到的重力,再利用重力公式求木块的质量;木块与铁块漂浮,所以浮力等于木块与铁块的总重,从而可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木块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木块的密度;(4)根据(2)求出的体积算出正方体的边长和底面积;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求出水的压力的变化,根据p=算出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解答】解:(1)因为木块漂浮,所以G=F浮=水gV排=103kg/m310N/kg6104m3=6N,故A错误;(2)放置铝块后,因为漂浮,所以F浮=G+G铝=6N+4N=10N;因为放置铝块后,木块上表
17、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即木块正好完全浸没;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V排=1103m3,故B正确;(3)由G=mg得,m木=0.6kg;木块的密度:木=0.6103kg/m3,故C错误;(3)由(2)知实心正方体木块的体积为1103m3,则边长为0.1m,底面积为0.1m0.1m=0.01m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放入铁块后,增大的压力等于增大的浮力,则F=4N,则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p=400Pa,故D错误。故选:B。6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
18、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A悬浮B漂浮C沉底D无法判断【分析】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算出物体B的密度,作出判断。【解答】解:甲图中,木块A在液体中漂浮,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则V排=VA,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液gV排=木gVA,即:液gVA=木gVA,则液体的密度:液=木=0.6103kg/m3=0.8103kg/m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则VB=VA),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因为整体漂浮,所以浮力等于总重力,即:液gVA=木gVA+B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浮力 分析 解答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