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共22页).docx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共2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共22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地理学科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悉尼某考察船,对南北极地区进行科考,途经下图(世界地图)中的M、N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M地位于( )A. 西半球 B. 高纬度 C. 北温带 D. 极昼极夜区2. 科考船从悉尼出发沿最短航线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3. 考察船到达M地时,依次向正西、正北、正东、正南方向分别航行200千米,对其附近海域进行勘察,最终位置在( )A. M地正北 B. M地正东 C. M地正西 D. M地正
2、南【答案】1. C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据图区域轮廓可知,M地位于西欧地区,因此属于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选C。【2题详解】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大圆劣弧。据图可知,N所在地区为南极洲大陆,可判断右侧为南极点俯视图,地球自转顺时针,悉尼位于N地东北方向,N地位于悉尼的西南风向,因此科考船从悉尼出发沿最短航线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西南。故选D。【3题详解】据图可知,M地地处西欧,说明右侧图为北极点俯视图,不同纬度纬线段的长度不同,且纬度越高纬线圈越短,考察船到达M地时,依次向正西、正北、正东、正南方向分别航行200千米,对其附近海域进行勘察,最
3、终位置在M地东侧。故选B。2016年7月13日韩国宣布韩美双方决定将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系统)部署在韩国东南部的星州郡。中方表示: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强烈敦促美韩停止有关进程。中方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完成下列各题。4. 朝鲜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km,在比例尺1:10 000 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约为( )A. 2cm B. 20cm C. 200cm D. 2000cm5. 右图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 )A. 比例尺变为1: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C. 每点代表200
4、0人 D.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答案】4. B 5. D【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根据公式:图上面积实际面积=比例尺的平方,比例尺1:表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0km,可算出图上面积为20cm,B正确。【5题详解】B图比A图面积扩大了四倍,说明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既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由于点的数量没变,因此每点代表的人数不变,人口密度不会随比例尺的大小而变化,因此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D正确。【考点定位】比例尺的缩放【方法总结】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比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是
5、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米。比如说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6.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A【解析】据题干知,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说明主干道的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河流指示东西方向,且村史馆位于该村西南部,培训中心位于该村东北部,经分析可知甲图各条件均符合。故选A。下图为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急流段相对高差
6、为38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 图示区域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与乙地高差为238m B. 丁地与丙地高差不可能超过60mC. 急流段冬季漂流人数最多 D. 丁一乙河段夏季泥沙沉积量最大8. 冬至日,某旅游者到达图中乙地,观察到以下现象可信的是( )A. 北京时间6点看到太阳从丙地以东的海面上升起 B. 急流段的漂流者正向东北方向漂流C. 北京时间12点太阳高悬在甲地的正上空 D. 河床垂直剖面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答案】7. D 8. D【解析】【7题详解】根据等高线数值,甲地海拔范围300-350米,乙地海拔范围50-100米,高差范围200-300米,甲地与乙地高差可能为23
7、8m,不一定,A错。丁地与丙地高差范围是50-62米,可能超过60m,B错。急流段冬季漂流人数最少,C错。丁一乙河段河道弯曲,水流慢,夏季水量大,河流带来的泥沙多,泥沙沉积量最大,D对。【8题详解】冬至日,日出在6点后,某旅游者到达图中乙地,北京时间6点看不到太阳从丙地以东的海面上升起,A不可信。急流段的漂流者正向东南方向漂流,B不可信。北京时间12点太阳直射120E经线,但不能判断在甲地的正上空,不一定是直射,C不可信。冬季水浅,河床垂直剖面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D可信。点睛:丁地的海拔范围,要考虑急流段落差,海拔范围是50-62米。238米在甲乙的高差范围内,但高差不一定是238米。河道弯曲
8、,说明水流慢,夏季水量大,河流带来的泥沙多,泥沙沉积量最大。北京时间12点太阳直射120E经线,但不能判断在甲地的正上空,不一定是直射。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 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一个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B. 天山牧民将牛羊赶往云杉林之上的牧场C. 好望角森林火险等级逐步升高 D. 堪培拉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10. 与西昌、酒泉、太原相比,选择文昌作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A. 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射成本低 B. 劳动力素质高C. 发射窗口多 D
9、.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答案】9. B 10. D【解析】【9题详解】地球自转的速度与季节无关,A项错误: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一个月后为5月20日前后,南半球进人冬季,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此时温和多雨,C项错误;堪培拉的正午太阳高度在这一个月逐渐减小;云杉林之上为夏季牧场,故B项正确。【10题详解】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要求:纬度较低,海拔较高。发射窗口多,安全性高等,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与其他三地相比最大的优势为纬度较低,故D项正确;文昌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发射窗口较少,C项错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射成本关系不大,当地劳动力素质与其他三地相比没有明显优势,AB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卫星航天发
10、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的选择条件 (1)发射基地 航天发射基地的建设区位:1、纬度: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2、方向: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 燃料;3、气象条件:阴天少,雷雨天气少,云少,云离地表高,风速小;4.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 5、国防条件:建于山区、沙漠地区;其中影响卫星和飞船发射的最关键和最直接的因素是气象因素 (2)返回地点:人烟稀少的地区; 地势开阔平坦的草原地区,水面少,便于发现目标和营救的地区或者在海洋上;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心位置适中,有利于监控、抢救等工作展开。下图为四幅区域等高线图,其中实线表示地表等高线,虚线表示地表以
11、下某一完整地层表面等高线,且等高线海拔比较abcd。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1. 图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A. B. C. D. 12. 上题图中地形及其成因与下图相似的是( )A. B. C. D. 【答案】11. A 12. D【解析】【11题详解】河流发育在河谷,而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读图分析可知,两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值,说明为谷地,容易发育河流,因此正确;处的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不易发育河流,因此错误,故答案选A。【12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从地形上看,图示景观为山地,对应上图中的和,从地质构造来看,图示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对应中的岩层走向,故答案选D项。201
12、8年9月28日下午印尼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做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聚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海浪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3.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A. 甲乙丙丁 B. 丙丁乙甲C. 乙丙丁甲 D. 丙甲乙丁14. 在海啸发生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对海岸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 B. 产生大规模的堆积作用C. 可能诱发新的地震 D. 产生新的褶皱和断层构造【答案】13. D 14. A【解析】【13题详解】根据海啸形成原理:丙图表示俯冲
13、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做俯冲运动;甲图表示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聚弹性能量;乙图表示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丁图表示海浪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所以正确表示海啸形成过程的是D项。【14题详解】在海啸发生过程中,内力作用已转化为海浪外力作用,因海啸移动速度快、潮差大、能量巨大,对海岸岩石、堤坝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堆积作用弱;所以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项。诱发新的地震及产生新的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需要内力作用,海啸诱发的可能性较小,所以BCD项错误。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5
14、00万年)化石,F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 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 )A. 都为东北一西南走向 B. 都为西北一东南走向C. 西北一东南走向东北一西南走向 D. 东北一西南走向西北一东南走向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 B. 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C. 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 D. 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答案】15. C 16. D【解析】【15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A-F
15、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西北一东南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16题详解】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最后形成该地貌,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前,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后,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所以D正确。【点睛】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
16、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玛珥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完好、湖水较深、湖面平静、生物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下图为玛珥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 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变质作用 B. 岩浆活动 C. 地壳运动 D. 流水堆积18. 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 )A. 雨水和地下水 B. 地下水和河流水C. 冰川融水和河流水 D.
17、冰川融水和雨水19. 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 )A. 生物残体 B. 河流携带的泥沙 C. 早期喷发的火山灰 D. 风力沉积物【答案】17. B 18. A 19. C【解析】本题组考查火山形成的湖泊地貌及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解读能力。学生需要关注材料中的“喷发前发生爆炸形威洼坑并积水而形成”、“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等字眼,并注意图示中湖泊沉积物中多火山灰及伴随火山喷发产生的沉积物等。【17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威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因此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18、是火山喷发即岩浆活动,选B。【18题详解】根据材料,玛珥湖中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地势低凹可以收集雨水,地下水丰富,因此,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雨水和地下水,选A。【1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火口沉积物、爆发角砾岩、火山筒位居中间,因此火山喷发物如火山灰将会是最早的沉积物,据此选C。空气在山脉背风坡上空形成的波状运动称为背风波,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有利背风波形成,背风波形成时,常可出现波状云,波状云的出现往往表明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某日当风垂直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时形成了背风波(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 该日当地风向可能是( )A.
19、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21. 图中形成波状云最多的是( )A. B. C. D. 22. 该日天气( )A. 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阴雨 B. 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晴朗C. 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晴朗 D. 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阴雨【答案】20. C 21. A 22. C【解析】【20题详解】由图可知,该日当地形成的背风波位于山脉东北侧,所以当日西南侧为迎风坡。风向可能是西南风,C项正确。【21题详解】图中背风波结构中,处气流在冷凝高度以上的范围较大,所以形成波状云最多,故选A。【22题详解】从该日背风波结构分析,山脉顶部上空气流进入冷凝高度,山脉两侧气流高度都在冷凝
20、高度之下,水蒸气不易凝结,云量小为晴天,故C项正确。2018年3月1719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天气,尽管在气象专家看来,1月21北京的降雪量已达到初雪标准,但在大部分市民看来,此次漫天飞舞的雪花更是今年迟来的初雪。下表为北京2018年1月2124日天气资料,下图为我国26个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3. 造成北京市民认为3月17日降雪较1月21日更像初雪日期的关键因素是( )A. 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幅度小 B. 暖空气势力强,水汽较充足C. 城区经济发展,热岛效应强 D. 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充足24. 降雪过后,北京市民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其成因
21、不包括( )A. 新雪反射地面辐射,地温低 B. 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C. 气温低湿度大,体感温度低 D. 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25. 下列关于各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的推测,正确的( )A.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初雪日期集中在10月 B. 西北地区冬季风弱,初雪日期浮动较小C. 华南地区地势低平,初雪日期集中12月 D. 西南地区地域辽阔,初雪日期全国最早【答案】23. B 24. A 25. A【解析】【23题详解】由题干分析,3月份的降雪漫天飞舞,降雪量大,而1月份降雪为小雪,降雪时间短,降雪量小,引起当地市民的错觉。3月份气温回升,暖空气势力增强,水汽较1月充足,是降雪量增大
22、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幅度大,A错。城区经济发展,热岛效应强度和大气污染产生的凝结核变化不大,不是降雪增多的主要原因,CD项错误。【24题详解】降雪过后,北京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主要是气温状况。其成因是新雪对太阳辐射反射率高;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气温低湿度大,体感温度低;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新雪反射地面辐射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和气温低无关,所以不包括A项。【25题详解】从各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的推测,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下降较快,初雪日期较早,集中于10月,A正确。西北地区冬季风强,初雪日期浮动较小,B错误。华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初雪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2019 届高三 地理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