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题(难)(共23页).docx
《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题(难)(共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题(难)(共23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题(难度0.8)1(17分)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和,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范围;(3)本实验中, =0.5kg, =0.1kg, =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m,取g=10。 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0.002m,人眼就能感知。 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2如图所示,竖直光滑的杆
2、子上套有一滑块A,滑块通过细绳绕过光滑滑轮连接物块B,B又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物块C,C静止在地面上。开始用手托住A,使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位置但无张力,现将A由静止释放,当速度达到最大时,C也刚好同时离开地面,此时B还没有到达滑轮位置.已知:mA=1.2kg, mB=1kg, mc=1kg,滑轮与杆子的水平距离L=0.8m。试求:(1)A下降多大距离时速度最大(2)弹簧的劲度系数(3)A.B的最大速度是多少3如图甲所示,平板小车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平板板长L=6m,小物块B静止在平板左端,质量mB = 0.3kg,与A的动摩擦系数=0.8,在B正前方距离为S处,有一小球C,质量mC = 0.1
3、kg,球C通过长l = 0.18m的细绳与固定点O相连,恰当选择O点的位置使得球C与物块B等高,且C始终不与平板A接触。在t = 0时刻,平板车A开始运动,运动情况满足如图乙所示SA t关系。若BC发生碰撞,两者将粘在一起,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并能通过O点正上方的最高点。BC可视为质点,g = 10m/s2,乙图CBALSO图甲3SA(m)t(s)1201.5求:(1)BC碰撞瞬间,细绳拉力至少为多少? (2)刚开始时,B与C的距离S要满足什么关系?4如图所示为某钢铁厂的钢锭传送装置,斜坡长为L20 m,高为h2 m,斜坡上紧排着一排滚筒长为l8 m、质量为m1103 kg的钢锭ab
4、放在滚筒上,钢锭与滚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工作时由电动机带动所有滚筒顺时针匀速转动,使钢锭沿斜坡向上移动,滚筒边缘的线速度均为v4 m/s.假设关闭电动机的瞬时所有滚筒立即停止转动,钢锭对滚筒的总压力近似等于钢锭的重力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1)钢锭从坡底(如上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b端到达坡顶所需的最短时间;(2)钢锭从坡底(如上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b端到达坡顶的过程中电动机至少要工作多长时间?5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sin37=0.6,
5、cos37=0.8,g取10m/s2)(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答案可带根号)6在水平面上放置一倾角为的斜面体A,质量为M,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在其斜面上静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B,A、B间动摩擦因数为2(已知2tan),如图所示。现将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斜面体A上, F的数值由零逐渐增加,当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F不再改变,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1)B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2)水平力F的最大值;(3)定性画出整个过程中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6、图象。7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绳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段的细线竖直、cd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B的质量均为,C的质量为4,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后它沿斜面下滑(斜面足够长), A刚离开地面时, B获得最大速度,求:ABCabcd(1)斜面倾角(2)B的最大速度8一名质量为60 kg的工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的升降机底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上挂着一个重物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 N ,已知该重物的质量为
7、5 kg. 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 (g取10 m/s2) (1)先根据受力情况判断重物的加速度的方向,并指出重物是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再求出重物的加速度的大小.(2)这时该工人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是多大?(3)如果悬挂测力计的悬线突然从A点断开,则此时重物的加速度有何变化?9如图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A放在动摩擦因数为1的水平地面上,一滑块B(大小可不计)从A的左侧以初速度v0向右滑上木板,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A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已知A的质量为M=2.0kg,B的质量为m=3.0kg,A的长度为l=3.0m,v0=5m/s ,1=0.2,2=0
8、.4,(g取10m/s2 )(1)A、B刚开始运动时各自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2)为保证B在滑动过程中不滑出A,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3)分别求A、B对地的最大位移10(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平滑连接。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B点距C点的距离L=2.0m。(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g=10m/s2),求:(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滑块从A点释放后,经过时间t=1.0s时速度的大小。11(9分)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皮带
9、以12 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24 m,g取10 m/s2,则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12如图17所示,质量为M的劈块,其左右劈面的倾角分别为1 = 30、2 = 45,质量分别为m1 =kg和m2 = 2.0kg的两物块,同时分别从左右劈面的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劈块始终与水平面保持相对静止,各相互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0.20 ,求两物块下滑过程中(m1和m2均未达到底端)劈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g = 10m/s2)13质量的物体在方向平行于斜面
10、、大小为的拉力作用下,从固定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拉力作用后撤去。已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所示。斜面足够长,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重力加速度。求:(1)在拉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撤去拉力后,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时间(3)自静止开始到上滑至速度为零时,物体通过的总位移大小(,)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16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一切阻力,取g=10m/s2求:14空管的加速度的大小与方
11、向15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16若此空管的N端距离地面64m高,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v0大小的范围1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都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现在挂钩上挂一物体P,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使物体B离开固定档板C, 但不继续上升(设斜面足够长和足够高)。求:(1)物体P的质量多大?(2)物块B 刚要离开固定档板C时,物块A 的加速度多大?18(15分)质量为的飞机
12、静止在水平直跑道上。飞机起飞过程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运动时间为。当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飞机起飞过程中,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路程为。求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和时间。19(15分)杂技中的“顶竿”是由两位演员共同表演完成。站在地面上的演员的肩部顶住一根质量为10 kg的长竹竿,另一位质量为40 kg的演员爬至竹竿的顶端完成各种动作后,从竹竿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6秒末滑到竹竿底时的速度正好为零。在竹竿上的演员从竿顶下滑到竿底的过程中,地面上顶竿人的肩部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1)竿上的人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
13、度为多少?(2)在4秒到6秒过程中,顶竿人的肩部受到的压力为多少?20(14分)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75kg,沿倾角且足够长的斜坡向下运动,已知雪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k未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雪橇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的曲线AD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上一点B的坐标为(4,15),CD是曲线AD的渐近线,g取10m/s2,试回答和求解:(1)雪橇在下滑过程中,开始做什么运动,最后做什么运动?(2)当雪橇的速度为5m/s时,雪橇的加速度为多大?(3)雪橇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21(18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两个轮子半径均为r=0.2m,两个轮子最高点A、B在
14、同一水平面内,A、B间距离L=5m,半径R=0.4m的固定、竖直光滑圆轨道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C点是圆轨道的最高点质量m=0.1kg的小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4,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传送带静止不动,小滑块以水平速度v0滑上传送带,并能够运动到C点,v0至少多大?(2)当传送带的轮子以w=10rad/s的角速度转动时,将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的A点,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t是多少?(3)传送带的轮子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将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的A点,小滑块运动到C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不同,最大压力Fm是多大?专心-专注-专业参考答案1(1) (2)
15、 (3)F=22.4N【解析】试题分析:.(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解得(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纸板的加速度为,则发生相对运动解得(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纸板运动的距离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由题意知解得代入数据得 F=22.4N。考点: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的规律。2(1) (2) (3),【解析】试题分析:(1)当A速度达到最大时,即加速度等于0的时候,此时C也刚好同时离开地面,那么对B和C整体分析只有绳子拉力,因此此时绳子拉力A下降过程受力分析如图当A的速度最大加速度等于0时,即,计算得假设A下降的高度为h,则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带入得(2)根据
16、第一问的几何关系如上图,A下降时定滑轮到A的距离为那么绳子拉长的长度也就是B上升的高度就是初始状态,绳子无张力,对B分析有 即弹簧压缩末状态,C刚好离开地面,对C分析有即弹簧拉伸 带入计算得(3)由第二问可知,初状态弹簧压缩和末状态弹簧拉伸,弹簧弹性势能没有变化,那么在此过程中AB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有几何关系可得AB的速度关系有带入计算得,考点:连接体 机械能守恒3(1); (2)【解析】试题分析:平板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在此过程中某一瞬间小物块B与C碰撞,BC碰撞后合为一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B与C碰撞前,B的运动情况要分类讨论:(1)B在加速阶段与C相碰;(2)B在
17、减速阶段与C相碰解答过程:(1)(8分)当BC恰能到达最高点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则 (2分)BC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2分)BC在最低点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解得:T24N (2分)即BC碰撞瞬间,细绳拉力至少为24N(2)(10分)BC碰撞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分)解得: 碰撞时B速度必须满足: (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B的加速度为: (1分)由图可知车A的速度为: (1分)讨论:(1)B在加速阶段与C相碰: (1分)S要满足条件: (1分)(2)B在减速阶段与C相碰:B加速阶段位移: (1分)B加速阶段时间:;B加速阶段A的位移:;B加速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牛顿第二定律 算题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