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练习题以及答案(共4页).docx
《马说练习题以及答案(共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练习题以及答案(共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马说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本文作者_,字_,_代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为_之一。是唐代_的领袖。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10)奴隶人之手( )(11)食马者( )(12)才美不外见( )!(13)不能尽其材(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
2、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_,_。5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_。 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二、研究 6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
3、,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7 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8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9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愤世嫉俗,对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10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11 “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12 找出文中“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13 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练习题 以及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