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常用结论(新课标理科版)(共7页).doc
《高中数学常用结论(新课标理科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常用结论(新课标理科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德摩根公式 .2.3. 若=,则的子集有个,真子集有(1)个,非空真子集有(2)个4.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一般式; 顶点式 ;零点式.三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一般式零点式5.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6.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函数的图象关于直对称.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7.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即轴)对称.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特殊地: 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的解析式为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的解析式
2、为函数和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8.分数指数幂 (,且).(,且). 9. .10.对数的换底公式 .推论 .对数恒等式()11.(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1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3.等差数列的变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若,(m,n,p,q为正整数)则。14.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其前n项的和,那么,成等差数列。如下图所示:其前n项和公式 .15.数列是等差数列,数列是等差数列=16设数列是等差数列,是奇数项的和,是偶数项项的和,是前n项的和,则有如下性质:前n项的和当n为偶数时,其中d为公差;当n为奇数时,则,(其中是等差数列的中间一项)。17若等差数列的前项的和为,等差数列的前项的和为,
3、则。1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变通项公式其前n项的和公式或.19. 对于等比数列,若(n,m,u,v为正整数),则也就是:。如图所示:20. 数列是等比数列,是其前n项的和,那么,成等比数列。如下图所示:2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22.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即: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23. 和角与差角公式;.(平方正弦公式);.=(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24. 二倍角公式 .(升幂公式)(降幂公式).25.万能公式:, *26.半角公式:27. 三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xR及函数,xR(A,为常数,且A0,0)的周期;若未说明大于0,则函数,(A,
4、为常数,且A0,0)的周期.28.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对称轴为,对称中心为29.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对称轴为,对称中心为30.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对称中心为31. 正弦定理32. 余弦定理; .33.面积定理(1)(分别表示a、b、c边上的高).(2).3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中,有.35.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36.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a=,b=,且b0,则abb=a .ab(a0)ab=0.37.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设,是线段的分点,是实数,且,则().38.若则A,B,C共线的充要条件是x+y=139. 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三个顶点的
5、坐标分别为、,则ABC的重心的坐标是.40.点的平移公式 (图形F上的任意一点P(x,y)在平移后图形上的对应点为,且的坐标为).41.常用不等式:(1)(当且仅当ab时取“=”号)(2)(当且仅当ab时取“=”号)(3)(4)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5)(6),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42.极值定理 已知都是正数,则有(1)如果积是定值,那么当时和有最小值;(2)如果和是定值,那么当时积有最大值.43.一元二次不等式,如果与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与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44.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当a 0时,有.或.45.无理不等式(1)(2).(3)
6、. *46.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时,; .(2)当时,;47.斜率公式 (、)直线的方向向量v=(a,b),则直线的斜率为=48.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1)点斜式 (直线过点,且斜率为)(2)斜截式 (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3)两点式 ()(、 ().(4)截距式(5)一般式 (其中A、B不同时为0).49.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2)若,;50.夹角公式 .(,,)(,).直线时,直线l1与l2的夹角是.直线l1到l2的角是(,,)51.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直线:).52两条平行线的间距离 (直线:).53. 圆的四种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2)圆的一般
7、方程 (0).(3)圆的参数方程 .(4)圆的直径式方程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54.圆中有关重要结论:(1)若P(,)是圆上的点,则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2)若P(,)是圆上的点,则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3) 若P(,)是圆外一点,由P(,)向圆引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4) 若P(,)是圆外一点, 由P(,)向圆引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55.椭圆的参数方程是.56.椭圆焦半径公式 ,.椭圆的准线方程为,椭圆的准线方程为57.椭圆的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为58.双曲线的准线方程为双曲线的准线方程为59.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常用 结论 新课 理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