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共28页).doc
《集体备课教案(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教案(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5 苹果里的五角星 主备人:付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 3、尝试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学会与人合作。 4、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5、学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教学重、难点 在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练习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创造,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课前小研究1、读一读下列词语,并理解带点的词。拦腰 生疏 幼儿园 循规蹈矩图案 感触 五角星 鲜为人知2、熟读课文。3、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五角星?你见过苹果里的五角星吗?怎么见到的?没见过的话就想办法看一看吧。4、课文中介绍了几种切苹果的方法,都是
2、怎么切的?你对不同的切法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5、你还知道哪些因为人们的不循规蹈矩而发现、发明或创造的事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看五角星 你觉得这些五角星怎么样?在哪儿见过?板书:五角星 2、拿苹果交流:吃过吗?感觉如何?知道苹果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吗?学习了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在苹果里还有什么? 二、检查预习:1、拿出你的课前小研究,指名读读第一题,并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修改。2、指名读课文。三、学习课文1、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的?谁来试试,让大家看看苹果里的五角星?2、组内讨论交流第三题:你从小男孩切苹
3、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听写本课生字词2、指名解释“循规蹈矩”二、组内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因为人们的不循规蹈矩而发现、发明或创造的事例?三、读悟魅力,深入领会“创造” 1、你觉得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人怎样?他怎么会想到这样切的呢?(用表示估计的一个词:也许) 2、作者对这件事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找出关键的一句话)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一句“这么大魅力”,什么是魅力?联系上下文思考,有怎样的魅力?苹果中发现五角星的魅力 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这个秘密传给你们大家后,你们还会传给 这真是一传十,十传百,
4、广为流传,这就是魅力! 那这魅力仅仅是苹果中五角星的魅力吗?(创造的魅力) 创造力什么叫往小处说?往大处说呢? 3、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老师有过:通常人们炒蔬菜不放酒,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有一次我炒蔬菜放了点儿酒,竟然发现炒出来的蔬菜更加碧绿、更加可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炒蔬菜的方法。 第三课时课堂练习一、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因为人们的不循规蹈矩而发现、发明或创造的事例?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同学讲给全班同学听。二、书面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焦( ) 黄( ) 流( ) 距( )瞧( ) 横( ) 疏( ) 矩( )2、根据课文填空。人们
5、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 ),而且苹果里有( )的“五角星”,这种( )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 )。什么叫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 )。板书设计苹果里的五角星拦腰切下去-发现五角星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叫创造力8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
6、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课前小研究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认真读课文画出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二、初读课文1、范读。(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2、检查课前小研究
7、:检查字音掌握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板书: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三、作业1、描红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抽读生字卡片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小组讨论。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
8、来学习第24自然段。(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3)重点句理解。3、讨论:课文中哪些
9、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三、作业1、近义词2、组词3、抄写比喻句。第三课时一、总结、写作特点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二、指导复述课文。1.理清课文脉络。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3.指名复述。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
10、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四、教学生字新词1.生字字形教学;2.指导书写:茅尊恭卧五、练习1.形近字组词;2.用“来到只见”说话;板书设计三顾茅庐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10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静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重点难点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2、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理解公仪休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
11、物的品格。课前小研究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读读下面的词语,任选两个词语口头造句。鲜美回味盛情心满意足日夜操劳务必难免违犯无可奈何恍然大悟3、仔细阅读公义休谈吃鱼的那段话,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通过对比,了解戏剧。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剧吗?老师给大家看一段戏剧,想想看,要演好一场戏,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化妆、服装、道具、布景、演员、灯光)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出示课题)播放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让学生听一听,再和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括号
12、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师述: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出示)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根据剧本长短和情节的繁简,戏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戏叫独幕剧,一幕以上叫多幕剧。本剧是独幕剧。二、感知课文,学习字词1、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拒收鲁国宰相幕起麻烦务必腥味呕吐违犯法纪哇无可奈何恍然大悟日夜操劳心满意足(2)讨论理解词语。(3)写字指导
13、。三、创设情境,感悟人物1、自学讨论。在询问台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归纳出示:a)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b)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c)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1)、放古乐,学生自学。(2)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但一些同学也碰到一些难题,让我们在小组中来交流、补充。小组学习交流。2、精读感悟。(1)、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
14、。)(2)、(看动画,听读。)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练读。(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3)、学生读出,出示一段话。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
15、,不是一直有鱼吃吗?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3、分角色朗读课文。四、小结课文,提出要求。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略)2、我们今天要演的一部戏是公仪休拒收礼
16、物,想想怎样才能把这本独幕剧给演好了?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戏要演得好,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剧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等都隐藏在对话之中。所以,为了演得逼真,要请你:(板书)认真去读人物对话,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反复朗读体验他的内心活动。学生自由读书。二、交流感受,表演评议1、你对谁感兴趣?为什么?(同桌互说)2、四人小组演剧本。3、一小组上台演。4、评议(让学生充分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导朗读。)5、在评议的基础上小组再演。6、安排记者采访活动。分别采访公仪休、管家和子明,在采访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人物情感,领悟人物形象。
17、三、通过刚才这样读、演、评、采访等活动,我想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近了一步,现在有没有兴趣和信心演得更好。1、指名四位同学再次上台表演。激励性评价。2、课后你想做些什么?四、布置作业。第三课时课堂作业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推荐( ) 慎重( ) 才能( ) 重任(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 )解狐和( )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 )为( )着想。三、将括号里能跟前后词搭配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工作(负责 责任) 职责(重大 严重)(感到 感动)意外 (举荐 举动)能人军事(才能 本能) (练习 训练)军队15 鸟语教学设
18、计 主备人:孙文杰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作者与鸟儿的交谈、猜想鸟语的意思、和鸟儿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 3、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感悟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课前小研究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默读课文(13),边读边想,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爱鸟?3、默读课文(411),“我”从这些鸟语中听懂了什么?4、你从鸟儿那里学到了哪些优点或品质?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是如何对待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6、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
19、入小主持人带领我们认识了各种可爱的鸟,下面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关于鸟类的信息:播放各种鸟的叫声,你能听出是什么鸟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鸟语。二、正音、解词1.请同学出声读课文,注意字音要读正确。2.检查课前小研究第一题,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作者爱鸟,愿意和鸟交流并与鸟相处的事)。3.解释词语:软语、怠慢、搏击。三、深入理解“爱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边读边想,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爱鸟?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3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一个非常爱鸟的人,作者不仅爱鸟还十分的懂鸟呢,我们接着往下学。 二、深入理解 1、“
20、懂鸟、学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11),“我”从这些鸟语中听懂了什么?小组讨论,小组展示(1)小作者在同布谷鸟的“对话”中懂得了要做一个“勤劳刻苦”的人。(2)喜鹊的叫声中,懂得了人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3)再从其他许多鸟的叫声中,明白了各种道理。2、你从鸟儿那里学到了哪些优点或品质?出示白板(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精神)学生仿句造句。三、总结课文,展开想象1、作者因为爱鸟,愿意和鸟交谈,成为好朋友,才能懂鸟儿的语言,他又从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启示,懂得了许多道理(板书:爱鸟,懂鸟,学鸟)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是如何对待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自由发言3、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
21、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学生自由发言四、布置作业用心观察其他动物,试着了解它们的语言,看看你能从它们的语言中得到什么启示。第三课时课堂作业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作者一听到鸟儿的叫声便以“ ”自居。他从 的燕子那里,认识到 ;从 的大雁那里,懂得了 ;从 的苍鹰那里,学到了 二、读一读,背一背,再抄写,注意要把字写得正确、漂亮矫健 通晓 催促 无拘无束疏忽 怠慢 猜想 倍感亲切17 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 主备人:孙文杰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3、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重点难点理解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体 备课 教案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