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成果指引(共27页).doc
《海口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成果指引(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成果指引(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海口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成果指引目 录1总则 1.1为统一海口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和海口市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遵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技术规定。 1.2凡在海口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均应符合本技术规定。 1.3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遵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规划编制的内容及深度 2.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
2、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落实总体规划意图,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管理要求,为城市规划管理及土地管理提供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建筑设计。 2.2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 2.2.1土地使用性质细分及兼容性控制 1、依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深化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用地的布局、用地面积与用地界线。2、确定城市土地细分性质,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将用地划分至中类,必要时划分至小类。同时,对土地使用的兼容范围作出规定。2.2.2土地使用强度控制根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对规划用地的人口及建筑密度分区要求,不同区位土地的级差和城市自然、
3、人文景观保护要求,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四项基本控制指标。同时,给出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毛密度、建筑毛密度等整体性指标,阐明居住人口与各项公共配套设施的关系。对于某些特定地区,还应在分析用地、交通、资源环境等条件基础上,制定出环境容量控制指标。 2.2.3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控制 1、城市公共设施的控制,是指对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进行定量、定位、定界的具体控制。2、城市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必须根据规划区内的用地性质和居住人口规模,按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4、50180-93)(2002版)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确定,控制的重点在非营利性公共配套服务设施项目。要明确其用地位置、占地面积、用地界线及建设的规模与数量、服务半径。2.2.4道路交通控制 1、确定的路网结构,增设各级支路路网,完善和落实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对道路和交通设施的控制要求,确定道路的红线宽度、坡度、转弯半径、路幅分配、控制点坐标、标高等,确定广场、立交位置,以及对配建停车位的控制要求。2、确定街坊和地块的车行出入口方位和数量,对禁止开口路段进行控制,以及对建筑后退红线提出控制要求。3、协调铁路、机场、港口、地下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关系。 2.2.5工程管线控制 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相关
5、专业规划的指导下,补充完善工程管线规划,对各类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有关设施进行定位、定量控制,明确大型市政管线通道的地下、地面或上空的控制要求。2.2.6城市特色与环境景观控制为了创造海口市滨海旅游城市特色,提高椰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环境质量与艺术性;同时,又便于修建性详规、建筑设计和规划管理中能较准确地把握规划用地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关系,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划分重点地段,进行功能定位,提出对环境的合理利用、建筑形体、建筑群体空间形态、建筑风格等的引导或控制要求。 2.2.7生态环境保护控制 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专业规划基础上,重点对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的城市绿地进行
6、控制;运用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建筑学,对山体、水系、荒野、园林绿地等开敞空间和动植物、土壤、典型地形地貌等城市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保护,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提出要求。2.2.8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是对土地开发的各类经济因素(含土地级差、拆迁量、土地整治投入、出让价等)进行调查分析的工作。要求对土地的现状经济状况进行客观的分析统计,并对土地通过规划进行资源重新配置之后,在经济上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为土地有偿出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2.2.9“五线”控制“五线”是指绿线、蓝线、紫线、黄线以及道路红线。“五线”控制就是指通过对城市中的绿线、蓝线、紫线、黄线以及道路红线的控制,确保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利益不受侵
7、占,实现公共空间利用的最大化。3规划编制的成果要求3.1规划编制成果主要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文本,规划图、分图图则和附件(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3.2文本主要内容及要求规划文本必须用法规文件的文体,阐述如下十个方面的内容:3.2.1总则 阐明规划的目的、依据、规划原则、适用范围、执行主体和管理权限。3.2.2规划区功能与规模 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在区域环境中的功能定位,确定规划期内的人口控制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若对规划区功能性质和规模做较大的调整,应有依据和论证。 3.2.3土地使用控制1、确定本规划区的用地结构和用地功能布局原则,附规划区土地利用汇总表(
8、参见表3.1)。表3. 1: 土地利用汇总表序号用地名称用地代码面积 (万M2)占城市建设用地(%)人均 (M2/人)现状规划现状规划现状规划1居住用地R2公共设施用地C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商业金融业用地C2文化娱乐用地C3体育用地C4医疗卫生用地C5教育科研用地C6文物古迹用地C7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93工业用地M其中一类工业用地M1二类工业用地M2三类工业用地M34仓储用地W5对外交通用地T6道路广场用地S其中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停车场用地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8绿地G其中公共绿地G19特殊用地D城市建设用地合计10其它用地E2、规划区地块划分的原则。 3、制定当开发模式为整体成片或局部改造开
9、发时,各地块用地界线调整的原则。4、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代码均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地块性质一般应划分至中类,但对保证居民生活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及小区绿地须划分至小类。5、以“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参见表3.2)的形式阐明地块的土地利用性质和强度的具体控制要求。表3.2 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地块编号用地性质用地代码用地面积(ha)容积率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限高 (米)绿地率 (%)建筑后退(m)停车泊位(辆)公共配套设施备注ESWN6、制定土地使用的各项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规定性指标10项,是“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中必须包含的指标
10、。指导性指标6项,可视地块具体情况予以增减,必要时,也可作为规定性控制指标提出。1)规定性指标包括地块使用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它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2)指导性指标主要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建筑色彩要求及其他环境要求。7、建筑间距的控制按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执行。8、土地使用兼容性的规定。土地使用性质分为规划土地使用性质和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兼容的土地使用性质。土地使用性质的兼容性应分地块逐一核定,并在“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和分图图则中加以表示。在土地采用兼容性质后,原有各项配套指标应经过有关程
11、序重新核定。9、在规划实施中,对城市公共环境作出特殊贡献的建设项目,制定规划控制指标上的奖励原则和措施。3.2.4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控制以“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参见表3.3)的方式阐明对本地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两大类)的规划情况,并同时在“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栏中注明其名称和规模。凡“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中不能表达的控制内容,必须以条文的形式逐一阐明1、各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用地规模、服务半径。2、配套设施的建设方式规定,如:必须说明是否单独占地等。3、大型市政设施(包括市政通道)须占用的地下、地面以及上空的控制范围及其保护要求。4、其它
12、对环境有特殊影响的设施卫生与安全防护距离和范围。表3.3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序号类别项目用地代码数量(处所)用地规模位置服务半径备注现状规划现状规划1教育托幼小学中学职业中学2医疗卫生卫生站门诊部3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地公园4行政管理居委会工商税务所5公安消防派出所消防站6邮电邮电支局邮电所7商业农贸市场8道路交通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加油站9给水加压泵站10雨水雨水泵站11污水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12电力开闭所变电站13邮电邮电支局邮电所14燃气储配气站调压站瓶装供应站15环卫垃圾收集站公厕总计3.2.5道路交通规划控制 1、阐明规划区对外交通控制要求,协调铁路、机场
13、、航空、港口、地下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关系。2、道路系统功能构成及等级划分。3、确定主要交叉口的意向形式及其用地范围,重要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4、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和公交站场的分布和用地规模。5、道路及广场的竖向控制要求。6、规划管理中道路走向调整、变更的原则。7、公交停车港的布置。8、道路相关技术指标。3.3规划说明书 规划说明书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为修建性详规和建筑总图的编制以及规划审查、批准和管理实施,提供全面的技术信息。规划说明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五个方面:3.3.1前言 阐明规划编制的背景及主要过程。包括委托、论证、公开
14、展示、修改和审批的全过程,鸣谢协作单位等。 3.3.2现状概况与分析 现状概况与分析的主要内容为:1、现状概况 1)自然环境a自然地理:区位、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b自然生态:植被、物种、土壤等。 2)社会经济环境 文化、历史、人口资料。国土部门的土地级差资料,如地籍、建筑、分类拆迁安置量、土地整治投入及地价、房产价格指数等经济资料。 3)土地利用:土地性质、地籍、行政区划。4)基础设施条件。5)主要社会单位。2、存在的主要问题 3.3.3规划依据 阐明规划编制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和技术依据。3.3.4规划原则与目标 阐明规划编制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对规划地区发展前景作出预测和分析,提出发
15、展目标。3.3.5规划区功能与规模 深化落实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所确定的本规划区在区域环境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确定规划期内人口控制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 3.3.6用地布局 确定本规划区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明确各类用地的分布、规模。3.3.7土地使用规划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对地块划分,用地性质细分和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原则和措施加以说明,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各地块的规划控制指标。3.3.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各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用地规模、服务半径。2、配套设施的建设方式规定。如:必须说明是否单独占地等。3、大型市政设施(包括市政通道)须占用
16、的地下、地面以及上空的控制范围及其保护要求。4、其它对环境有特殊影响的设施卫生与安全防护距离和范围。3.3.9道路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说明铁路、公路、航空、港口与城市道路关系保护控制要求。2、城市交通 a阐明现状道路、准现状道路红线、坐标、标高、断面及交通设施的分布与用地面积等。 b调查旧区交通流量,在城市专项交通规划指导下对新区交通流进行预测。 c确定规划道路功能构成及等级划分,明确道路技术标准、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与标高等(工作图精度采用1:500或1:1000地形图)。 d道路竖向及重要交叉口意向性规划及渠化设计。 e布置公共停车场(库)、公交站场、公共停车港。 f明确规划管理
17、中道路的调整原则 3.3.10管线工程的规划 1、给水工程 a阐明现状用水情况,调查周边水厂、调节池、加压站、水压和管网情况。 b选取用水标准,预测总用水量。 c分析并选择水源引入方向。 d布置管网及供水设施。e拟定节水措施。2、污水工程a阐明现状管网、污水处理、溪河污染情况等,分析存在问题。b明确排水体制。c计算污水量。d布置污水管网、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厂。3、雨水工程 a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包括现状汇水面积,防洪情况及管网情况。b明确排水体制。c计算汇水面积,确定防洪标准,管径。d确定管网走向、溪河的保护范围及雨水泵站位置。e拟定雨水利用措施。4、电力工程 a阐明现状电力情况,分析存在问题
18、(包括现状用电情况、周边变电站、开闭所和现状电力线路情况)。b选取用电标准,预测总用电负荷。c分析并选择电源引入方向。d确定线路方向和设施布置。包括变电站、开闭所。e明确110kv以上电力架空线路的保护范围线。 5、电信工程 a阐明现状电信情况(包括电信线路、周边电信局设置的情况等),分析存在问题。 b选取电信预测标准,预测电信总需求量。c分析并选择通讯引入方向。 d确定电信局所位置、容量,阐明线路敷设方式。e明确微波通道走向宽度和对构筑物的高度限制要求。6、燃气工程 a阐明现状管网、储配气站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 b选取用气标准,预测总用气量。c分析并选择气源引入方向。 d确定储配气站位置、
19、容量,明确线路走向。 e确定重要燃气管线的安全保护距离。 7、综合防灾规划 a抗震规划。 b防洪规划。C消防规划d人防规划e防风规划。 8、管线综合规划 a阐明管线综合内容。 b管线平面综合规划。c管线竖向综合规划。 3.3.11城市设计导引1、深化上一层次规划提出的城市设计要求。2、根据规划地区环境特征、历史文化背景、景观特点和空间关系,对山水园林城市的形象塑造、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地段建筑物的高度、体量、风格、色彩、建筑群体组合的空间关系,提出控制、引导的原则和措施。3.3.12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落实和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对规划区的生态环境规划与保护要求。2、提出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口市 控制性 详细规划 技术成果 指引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