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必修五理解性默写滕王阁序1. 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 , _。2. 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 _ ,_。 _,_。 3. 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 ,_。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4.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_ ,_;_ ,_。5. _ ,_;_ ,_。盛赞其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建筑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6.描写当地四周人烟繁盛,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 ,_;_ ,_。7.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_ ,_;_ ,_。8.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_ ,_。这两句是
2、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9.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 ,_。10.运用典故来表现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的无奈的句子是:_ ,_ 。_ ,_ ,_。_ ,_;_ ,_?11.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_ ,_;_ ,_。12.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_ , _。13、作者不甘沉沦,虽然理想很遥远,但仍有办法可以到达;虽然过去的岁月已经流逝,但未来的时光仍然可以好好珍惜,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 ,_;_ ,_。14、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
3、定的意志的句子是:_ ,_;_ ,_!15、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 _ ,_。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 _ ,_。 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16、_ ,_;_ ,_。作者用夸饰笔法,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用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有意对比,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17.王勃感慨宇宙高远无穷无尽,不禁悲从中来的诗句是: , ; , 。18.表达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的诗句是:“ , 。”19.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 , 。” 20.“ , 。”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
4、流、湖泽的迂回。 21.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 “ , 。”兰亭集序(王羲之)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_,_ ,_,_。气候宜人的句子_,_。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_,_。_,_,_。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_,_,_,_。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 , , 。
5、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 。8.作者用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优美:_ ,_;_ ,_9.作者在谈到兰亭盛会的宴饮之美时是这样写的: , 。 , , 。10.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1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 。1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人们各有自己的情趣取向:“或取诸怀抱,
6、悟言一室之内; , 。”13、王勃记述滕王阁集会时的盛况:“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两句话是:_,_。14.文常:兰亭集序选自_,王羲之,字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家,有“_”之称,世称“_”。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 , _。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 , _。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_ ,_ ,_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
7、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 ,_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_ ,_,_ ,_。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 ,_。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 ,_。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 ,_。10逍遥游中“ ,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
8、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11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_ ,_。两句,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12庄子的逍遥游中以朝菌、蟪蛄、冥灵、大椿等为例来说明小智慧比不上大智慧,寿命短不如寿命长的两句是“ , ”。1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14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局限的,这两句是“ , 。”报任安书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总结人本来都有一死,但死的价值和有很大区别的句子是 , ,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自古以来,富贵之人死后大都默默无闻了,只有卓越特出的人才能被人们称赞 , ,_。
9、3司马迁在列举了周文王的周易到韩非子的说难孤愤,总结出包括诗经在内,都是贤人们抒发内心悲愤而作出来的句子 , 。4司马迁表明自己写史记的目的是想探究天道和人事关系、通晓古今变化规律、自成一家学说的句子是 , , 。渔父1屈原告诉渔夫自己被流放的原因的句子是 , 。2屈原在回答渔父时用洗头时要和洗澡作比喻: , 。来表明很爱惜自己的情操,不愿受世俗的玷污。3屈原表示宁愿投河自尽,也不愿意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的句子是 , 。 , ?4渔父用沧浪之水作比,来说明自己能随遇而安的句子是 , ; , 。陈情表1、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_:_ , _。” 概括自己坎坷命运。用“_ ,_;_ ,_。”来描写自己
10、外无近亲,内无僮仆,孤苦无依,家门冷落,人丁稀少。2、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_ ,_;_ ,_。 3、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 _ ,_,_ ,_。 ”形容祖母垂危之状。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_ ,_;_ ,_。 _ ,_。 5、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_,_。”6、作者以乌鸟反哺为喻来比表达孝道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 , _”。7、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_ ,_, _ ,_。8
11、、文章结尾用“_ ,_。” 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9、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_ ,_;_ ,_。 _ ,_。 10、李密陈情表“ _ ,_,_”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11、陈情表中通过用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字是 , , , 。12.陈情表中以比喻的手法描写祖母年老病危、朝不保夕的句子是, , , , 。长亭送别1 在端正好这支曲子中,作者巧妙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中“碧云天,黄叶地”,渲染出深秋季节秋风萧瑟、大雁南飞典型景物的句子是 , , , 。2作者用 ? 。两句话指出是离人的眼泪染红了层层霜林,衬
12、托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3在一煞中,描写青山、疏林和烟雾遮挡送行的视线的句子是 , , 。4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描写的意境和抒发的感情很相似的两句话是 , 。5在收尾中,与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描写手法很相似的两句是 , ?记念刘和珍君1鲁迅高度赞扬了真的猛士不回避现实,敢于正视人生和鲜血的句子是,真的猛士, , 。2鲁迅先生指出执政府血腥屠杀使他不忍看,文人的流言使他不忍听的句子是 , ; , 。3、鲁迅先生指出,一个民族默无声息的结果有两个,沉默啊,沉默啊, , 。答案:滕王阁序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13、。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4.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5.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9.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10.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1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2.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1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4.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
14、,岂效穷途之哭!15.“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n)”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16.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7.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18.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19.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20.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2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兰亭集序1、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
15、浪形骸之外。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8.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9.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10.夫人之相与,俯仰一时。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12.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14.晋书 .王羲之传 逸少 东晋 书法 书圣 王右军逍遥游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1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9.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10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1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1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14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报任安书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3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渔父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3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
17、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陈情表1.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6.乌鸟私情,愿乞终养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9.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0.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1.臣密今年四是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长亭送别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4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5遍人间烦恼填胸意,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记念刘和珍君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