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共1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界牌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9小题,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共41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凫水(f)屹立(y)欺侮(w) 大彻大悟B脑畔(pn) 糜子(mi) 蓦然(m) 世外桃园C冗杂(rng)晦暗(hu) 戛然(g) 人情事故D斡旋(w)悄怆(qio)锵然(qing) 叹为观只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括号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 )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
2、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 )的事。A. 即使也例外 B.虽却 快活C. 即使也快活D. 虽却 例外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B.江边垂柳,随风轻轻摇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D.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B.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C.中医认为,荠菜味辛
3、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袪病养生的功效。D.一位文学家说:“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5. 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6.下
4、列对本册第三单元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他被贬官永州后,为排解愤懑之情,在寻山访水的过程中偶遇美景而兴致所至而写。B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和他一起生活。C核舟记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是一篇说明文。D核舟记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作品的精湛。7.在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这个活动中,我们要搞一个主题宣传活动:请为这个活动拟写一则标语(2 分) 请再为这个活动安排几个步骤(8分)步骤举例:第一步:搜集资料,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8.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
5、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并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5分) 9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分)(1)关关雎鸠, 。(2) ,君子好逑。(3)微君之故, 。(4) ,悠悠我心。(5)海内存知己, 。 (6) ,儿女共沾巾。(7)气蒸云梦泽,。(8)坐观垂钓者,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小题,每题3分,共9分)(一)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节选文字,完成1012小题。(9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
6、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
7、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0.第二段中“大自然语言”指的是( )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 B.布谷鸟唱歌。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D.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11.对第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定义、举例子,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及有关知识。B.下定义、列数字,用数字说话,增强说服力,突出说明语言的准确。C.作比较、举例子,把物候与物候学进行比较,突出了物候学由古代演变而来的历史。D.列数字
8、、作比较,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严谨趵工作作风。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二)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316题。(12分,3分/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9、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
10、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3.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毫无出路的境地C.便扶向路扶:沿,顺着D.寻病终寻:随即,不久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渔人甚异之A.忘路之远近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操蛇之神闻之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5.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经过。B.村中人发现渔人之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年级 语文 下册 期中考试 试卷 答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