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一节-古诗词鉴赏(共17页).doc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一节-古诗词鉴赏(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讲解篇:第三篇第一节-古诗词鉴赏(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一节古诗词鉴赏一、古诗词知识常见意象及其特定含义动物类例:“鸿雁”,常用来抒写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思;“杜鹃(子规)”,与哀怨、思归有关。植物类柳:“留”的谐音,有伤感离别的意味。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梅:“性耐寒”,诗人常借以表达孤高、不屑流俗的品格。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菊:“傲霜之花”,品格高洁、坚贞,有隐逸之意。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然现象类例:“明月”,思乡之愁;“流水”,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或愁绪绵长;“黄昏”“
2、落日”,思乡怀人,感伤、孤寂;“浮云”,游子;等等。时令类例:“西风”意味凄凉;“重阳”“中秋”象征思念亲人。特定地点类例:“长亭”是送别;“南山”是隐居。其他例:“吴钩”代表勇武豪迈;“号角”意指战争。古诗词曲的内容分类及赏析要点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
3、,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内容特点表达要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咏物诗咏物诗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分析角度物
4、与人的相同点(或: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是什么物,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内容分类一般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分析重点景物特征。写景诗(山水田园诗)的主题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古诗词曲的
5、内容分类及赏析要点战争诗(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塞以博取功名比科举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入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种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
6、是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7、;二是表达妇女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形式标志标题中的“送”或“别”等字眼。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
8、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中国古典诗歌诗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近体诗(形成于唐代)绝句五言绝句例:王之涣登鹳雀楼。七言绝句例:杜牧泊秦淮。律诗五言律诗例:杜甫春望。七言律诗例:杜甫蜀相。排律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曲(又称“诗令”,以元代成就最高)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套数(散套)例
9、: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戏剧(已是供演出的剧本)杂剧传奇,1(2017金华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小雨杨万里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诗人写出了小雨的独特形态,并赋予它人的心思。请你化身小雨,用第一人称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_2(2017江苏泰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泰州文天祥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注释】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的家人和益王(后在福州登位,即端宗)
10、都在西南方。坎窞(dn):地底深穴。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_(2)赏析尾联。_3(2017杭州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家明孙承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_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_的态度。(2)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_4(2016台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若耶溪上南宋陆游九月霜风吹客衣,溪头红叶傍人飞。村场
11、酒薄何妨醉,菰正堪烹蟹正肥。【注释】此诗写于作者严州任满,卸任归乡之后。村场:村庄祭神的场地。菰(g):俗称茭白,可食用。堪:能够,可以。有人认为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回到故乡的愉悦之情,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卸任后的落寞之感。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_5(2016宁波中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1)(2)题。定林所居宋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二月四日作宋陆游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注释】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
12、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_答案:1第一层级:只关注小雨某一方面的形态或心思。示例一: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示例二:我不能下得太大,也不肯全无。示例三: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美。第二层级:关注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但没有指出两者的关联。示例一: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不能下得太大,也不肯全无。示例二: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美。示例三:我不能下得太大,也不肯全无,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美。第三层级:不仅能关注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还能指出两者的内在联系。示例: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
13、美,于是,我虽然下得不大,但也不肯全无,细细疏疏,形成一幕珠帘,挡在诗人眼前,让他欣赏我的美。【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描述时要用第一人称,写出小雨的形态及心思。形态可抓住前两句,心思抓住后两句,并指出两者的内在联系。诗歌鉴赏:小雨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细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后两句换用拟人手法,说自己生平喜欢看山,这雨似乎对自己只看山很是妒忌,有意从屋檐上滴下,组成一张珍珠般的帘子,把那千峰给遮挡。后两句使诗充满了新鲜感,“帘珠”二字很确切,因为雨不大,尚是一点点下滴,如成串的珍珠;如果是大雨,流下的就是水线、水柱
14、,而雨本身就成了帘子。说雨妒,诗人是在调侃,但这一调侃非常有意思。因为雨的妒,挂上了珠帘,却使原本的景色似乎更加优美。因为是稀疏的珠帘,隔着它去眺望远处的山峰,增加了迷蒙,比直接看山更富有诗情画意。2(1)这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坤维”象征家人和国家。(手法)写出自己虽然被元军追捕,藏身于船,但自己未曾放弃对家人和朝廷的牵挂,“护国抗元”的决心没有改变。(境)表现了他的爱国思家之情。(情)语言含蓄,情真意切。(语言风格)【解析】本题属于“理解诗句”题,要从四方面去思考,一是理解“手法技巧”,二是理解“内容意境”,三是理解“思想感情”,四是理解“语言风格”,这样对一句诗的理解才能算全面。(2)运
15、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传佳讯”赋予晚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手法(宁可多写)诗人因能顺利由通州出海南归,借傍晚时喜鹊边飞边叫的情景,(境)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欣喜心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或:能南归抗元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情)【解析】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参考译文】我漂泊在外,家在万里之遥。我对朝廷的忠诚只有老天知道。我的心牵挂着远在万里之外的西南方,我的身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无穷无尽的漂泊奔波,没完没了的艰辛悲苦。傍晚喜鹊传来好消息,到通州的道路已经通畅了。3(1
16、)孤寂批评(2)通过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劳作的艰辛。【解析】本题考查古诗鉴赏的能力。第(1)题可以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独钓寒江雪”中抓住“独”,可以看出柳宗元的内心孤寂的感受。“好作寒江钓雪图”一句中,诗人对“画家”的态度应联系上句“画家不解渔家苦”这句中的“不解”,可以看出对“画家”持批评的态度。第(2)题通过理解诗句意思来回答,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围绕相关细节展开,进入诗句的情境,这样回答会更加真切。柳宗元创作江雪的背景: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
17、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诵的名诗。渔家诗歌大意:撑船的手冻僵了,呵气取暖也没有缓过来,冰冷的月光照在船上,只见一片模糊的雪影。画家们不了解渔人的辛苦,却偏喜欢画在下着雪的寒冷江面上垂钓的图画。4示例一:我认为抒发了诗人的愉悦之情。诗人面对故乡秋高气爽、红叶翻飞的美景,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诗人回故乡后,与乡邻把酒言欢,品尝家乡的美食,感受人情的醇厚。示例二:我认为表达了诗人卸任后的落寞之感。诗歌中的“霜风”和“红叶”衬托了诗人的凄凉心境;回到了故乡却以“客”自居,说明诗人没有归属感;“何妨醉”写诗人借酒浇愁,美食虽好
18、只能聊以自慰。(简述理由时结合景物,结合人事,有其他看法的,理由充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鉴赏能力,是“回到故乡的愉悦之情”,还是“卸任后的落寞之感”,要结合诗歌的语言及作者的经历回答。如从“霜风”“吹”“红叶”“傍”等词,可以看出故乡秋天富有动感的美景,情由境生,不难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是愉悦的。后两句写与乡邻们把酒言欢、品尝美食的情景,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当然,也可以从“客”“何妨醉”等词,看出诗人的落寞之感。5(1)蜿蜒曲折(或:弯曲)高轻柔之风(或:飞蝶鸣鸠)【解析】结合定林所居“屋绕湾溪竹绕山”中“屋绕湾溪”可归纳“溪”的特点:蜿蜒曲折。根据“溪山却在白云间”可归纳“山”的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8 年中 语文 复习 讲解 第三 第一节 古诗词 鉴赏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