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结题报告(共16页).doc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结题报告(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结题报告(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结题报告延安市实验中学 侯雪萍一、课题背景(一)社会进步和学生成长需要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心身和谐发展的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现代社会变化加剧,科技发展导致生产方式日新月异,信息产生和传播令人目不暇接,人际交往与生活模式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个人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导致了更大更长久的压力,长期压力的积累对个体的发展日
2、益凸显,而此时的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承文明与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而且还要肩负起对人内在世界的关怀,即帮助人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养成追求和体验人生幸福感的基本能力。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身心发展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可以用“在矛盾和不平衡中快速发展”来概括。他们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所欠缺,需要继续学习,有些要依赖父母,为此会产生许多矛盾和冲突,使得这一时期成了危机四伏。所以,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而言,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的紧迫的。(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开设专门的课程。因为课程
3、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它主要面对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而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障。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家课程设置中没有详细的规定,所以,至今,在心理健康课程方面,没有系统性,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教材、难以操作,在教学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缺乏规定性和科学性的统筹安排,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失去了其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课程学的角度设立专门的课程,才会以此为主线将心理健康教育很好的开展。(三)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要求 我校是一所现代化完全中学,被评为“省级示范初中”,在校初中生4200名左右,在开展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深刻的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生的成长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例如:在一次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时发现,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其中轻微问题组和严重问题组的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障碍,集中表现在:学习焦虑,人际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等。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学生们要经历的心路历程各不相同。怎样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长的动力?首先值得探讨的是,面对多数学生的教育模式: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立。心理健康课程的编制应自成体系,充分体现地域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符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我们尝试采用引入、改编、整合和创
5、新等方式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开发具有学校特点、能满足学生人格成长需求富有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二、理论依据(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心理治疗到心理咨询再到心理健康的过程。霍伊特认为: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要通过全校性服务,充分帮助学生发展潜能。全校老师都应该担任辅导工作,要将辅导工作统一在学校课程之下,从校长到咨询人员各司其职。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学校和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如何建立一套有效而又受欢迎的课程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有多种途径,陈家麟教授认为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有:专门课程;学科渗透;寓于活动;优化环境;心理咨
6、询。如果不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就无法保证其系统性。目前在我校只有初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没有指定的教材和明确的课程标准,其他年级均没有开设课程。以讲座或选修课形式出现的其他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必修课程的延伸,也不应当是单纯体现学生兴趣取向的小组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保证其规范性、科学性。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既是对国家课程规划的重要补充,又是体现学校心理教育自身特点的保障。(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的“实践的课程模式”认为:“兴趣需要的满足和能力德性的提高”应当成为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他把教师和学生看作课程的主体和创
7、造者,在课程开发中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孤立于课程之外,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或者在执行课程的实践中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形发挥创造性,学生则有权对于什么样的学习和体验是有价值的以及如何完成这种学习和体验等问题提出疑问要求解答。课程开发的焦点是课程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课程理论充分重视教育情境的独特性,使具体学校和独特的学生群体的需要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实践模式”和“过程模式”理论为当代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它充分尊重学生、学校、社区的差异性,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这一特点与学校心理健
8、康教育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不谋而合的。处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中的人的心理发展历程和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这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发展性。只有借助校本课程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充分满足这一要求。(三)学生中心课程论杜威提出课程与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和需要。主张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态度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这两种课程有两个特点:第一,课程的核心是学生的发展,不是学科内容和社会问题。第二,课程内容不是既定不变的,是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课程的职能是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助于个人发展的有内在奖励的经验。它把学生的自
9、我实现视为一种基本需要。课程的核心是情感与认知和学生行动的整合。让学生本身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而不是课程传递的对象”。释放和重视学生的愿望,令教育活动避免成为学生被动的接受。(四)泰勒的课程理论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课程编制的四个阶段:确定目标;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政策依据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
10、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概念的提出使得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要求建立具有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的课程结构,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培养出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谐发展的人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政策依据,有了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更充分的开发空间。三研究内容几年来,经过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建立了一个以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为基础,开展个别咨询为延伸,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为支持的工作内容。校本课
11、程的开发是我们首先要探索的教育途径。在课程的设置上,发展性的教育指导思想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保证。我校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具体内容是:(一)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团队建设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团队中,教师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因为他们在心理健康的第一线。我校现有专职心理教师2名,主要任务是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制定、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修订、课程评价等工作不能只由心理教师来完成,而应当是一个团队。我们成立的团队成员包括学校主管领导、心理教师、其他科任教师。对我们这个团队成员的要求是: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素质
12、,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探究的热情,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愿意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学习研究和实践,并且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包括:突破单个学科的专业性,充分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能够对开发的设想进行实施,并及时记录反馈,以助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要有与其他成员合作与有效沟通的能力。成员们具备了这些能力,本着自愿的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规化。根据团队成员的课时安排,保证课程研发的时间。同时搜集学生各方面的心理信息并进行分析,在确定具体课程。所以需要成立这样一个团队,并做好团队的管理。(二)制定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泰勒认为“如果要设计一种教育计划并不断加以改进,那就有必
13、要拥有有关于所指向的目标的观念,针对这些教育目标,应该怎样选择材料、规划内容、开发教学程序、编制测验的标准。教育计划的所有内容实际上是达到基本教育目标的手段。”目标的确立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有明确的指向性。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和价值,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心理需求,以及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所以要充分了解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才能合理系统的组织开发课程。因此对初中生各阶段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和本校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调查分析是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目标的前提。1.初中各年龄段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借助多种研究资料,专业
14、书籍我们总结出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独立意识增强:开始有了获得自尊的需要,他们希望同伴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由于身体急剧变化,他们感到已长大成人,希望自己支配自己,并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不少情况下开始对师长表现出不驯服,要求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但因为处在转折时期,思想和行动还未脱稚气,所以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常常充满矛盾,很容易自以为是。学习心理变化: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干一件事物,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
15、感,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他们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见解。因为有了较深刻的内心体验,所以自我需要的范围扩大了,需要满足的要求也提高了。情感体验变化:初中生的兴奋性较高,稳定性较差,波动性较大,两极性十分明显,容易激动,十分热情而又经常动荡、变化,容易出现冲动行为。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在某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态度的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易于产生不协调性,即理智上认为应该(或不应该),而情感上却不然。意志品格方面
16、:近期目标是推动初中生心理活动的主要动机,他们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同远大目标真正联系起来,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想到的是如何完成任务,而不是完成任务的意义;他们往往决心很大,行动却很差,说的和做的相脱离。初中生仍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性格开始朝着稳定与成熟的方向发展,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思维品质方面,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回题、解决问
17、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这种思想的片面性还使初中生在思考、分析问题时极易钻牛角尖,严重者会出现心理障碍。初中生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在显示出很高的创造力的同时,又暴露出思想上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所以,对问题的最后处理结果常常是虽很有新意,但并不准确。自我评价方面:初中生开始由注重外部表现的具体评价,向以抽象慨括为主的抽象评价转变,他们已经能够把一些社会准则、道德规范纳入自我评价之中。开始将个人的主动适应替代了原先对外界要求的被动迎合,即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得到飞跃性的发展。由于发现了不同于外部现实的内心世界,所以初中时期便产生了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欲望和能力。2.本校初中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校本 课程 开发 报告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