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风疹的预防知识(用)(共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麻疹、风疹的预防知识(用)(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疹、风疹的预防知识(用)(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麻疹、风疹的预防知识麻疹和风疹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鼻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症和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生命。麻疹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为10天左右,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病初1
2、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和眼发红等轻度症状。病人口腔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伴轻度压痛。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以后面部及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中耳炎或脑膜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传播途径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对麻疹和风疹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力。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 控制和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其预防效果可达90%。2、控制传染源 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
3、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抓破皮肤,继发细菌感染。3、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出现皮疹与发热时应及时就医。疫情发生期间应加强晨检,停收新生。4、做好个人卫生,提高抗病能力,尤其是勤洗手,坚持锻炼,增强体质。5、不要随地吐痰、擤鼻涕,如有需要,则用纸巾扔垃圾筒。6、不要到人群密集、不通风的场所去。7、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通风换气。如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学校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办公室和居室,医院病房等。白天在室内停留1-2小时后要外出呼吸新鲜空气。8、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作息规律,多喝水,加快机体代谢功能。 会宁县人民医院院内感染
4、控制科麻疹的症状及治疗俗称“出痧子”,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过去几乎每个人都患过麻疹,每23年大流行一次,多见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临床表现有高热、皮疹、眼及呼吸道粘膜发炎,而以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症状】1、潜伏期:约l2天左右,经过被动免疫的患儿可延长到3周以上。2、前驱期(卡他期):发热3839、流涕、畏光、流泪、咳嗽,并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持续 4872小时后,口腔近第一大臼齿处的颊粘膜上可见麻疹粘膜斑,如针尖样白点,周围有红晕,有时口唇内侧也可见到。麻疹粘膜斑对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该期患儿的口、鼻分泌物传染性最强。3、出疹期: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疹 风疹 预防 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