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备课(共1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备课(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备课(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总第( 1 )课时 课题(内容)1登月之旅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资料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情感态度 价值观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
2、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盘子、细沙、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学生:收集有关月球及人类探月资料。远资使用资源编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一)导入新课:谈话: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对月球发生了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3、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指名学生交流)让学生将月球的神话传说(二)初识月球,了解环形山。1、仔细观察一下,从这幅月面图上,同学们发现了什么?2、(出示环形山文字)描述得真详细,早在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时
3、,就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坑、高地和平原,伽利略把这些坑叫做环形山。3、知道什么是环形山了,有谁知道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吗?真不错,我们的同学都已经知道了。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新的结论(出示: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配合环形山图片)(三)质疑探究,讨论实验。1、看着这些环形山,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会产生很多问题,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板书)2、同学们探究的欲望真浓,这些问题,也是正是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今天我就着重来研究环形山为什么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这个问题,其他的同学们以后再研究好不好?3、同学们,你认为环形山的大小可能会跟什么因素有关?(板书)4
4、、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模拟一下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情景。5、大家想一想,我们可用什么来模拟陨石?用什么来模拟月球的表面的土壤,也就是月壤?指名回答。(大大小小的坑) 预设:怎样撞击?陨石为什么会撞击月球?撞击的陨石哪去了?为什么这些环形山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与陨石的大小有关、与陨石的下落的高度有关、与撞击的速度有关、与方向有关)你怎么会想到要用沙子的呢?(覆盖整个月球表面的月壤,由岩石碎屑、矿物颗粒、玻璃、陨石碎片、粘合集块岩等组成的松散堆积物。)(四)模拟实验,交流发现。1、同学们需要的材料,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请大家根据各组的假设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做一做这个模
5、拟实验,提醒一下,刚才我们所讨论的注意点一定不能忘记哟,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既快又好。3、交流:哪一小组先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五)日照实验,了解观察时间。过渡:同学们刚才通过模拟实验知道了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和陨石下落的高度有关,还有些其他的因素,同学们可以课后继续研究。现在我们来看看在沙盘中形成的这些沙坑,怎样才会看得更加清晰呢?1、如果我们能借助一些东西的话,你认为可借助什么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这些石子坑?2、实验:请同学们利用手电筒的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照一照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看看什么角度看到的沙坑最明显,记录员要及时将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七)拓展延伸,升华
6、情感。1、今天我们是随着美国的“阿波罗号”登上了月球,我们有没有希望搭乘中国自己的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呢?2、学生动手实验,师巡视指导。(利用视频展示台上前根据实验记录表汇报)还有哪一组也想到前面来汇报?。(请2-3组进行汇报,及时进行表扬评价。)、交流实验现象板书设计环形山的形成总第(2 )课时课题(内容)2.太阳系大家族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明确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过程。 知道太阳的有关知识。 了解太阳系中有关行星、彗星、小行星和流星的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处理、应用信
7、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能对搜集到的有关太阳的各种信息进行总结评价。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计算等方法整理、加工太阳系的有关数据。 能够用安全的方法观测太阳。 能够用一定的器材给九大行星排列位置。 尝试着模拟太阳系运动的游戏。情感态度 价值观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教学重难点知道太阳系的构成,知道九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课前准备有关太阳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橡皮泥、记录纸、网球等。远资使用资源编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1导入激趣。 (1)谈话导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
8、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2)帮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3)激趣:你们向往神秘的宇宙太空吗?你们想探索神奇的宇宙奥秘吗?让我们一起乘上宇宙飞船飞上太空来探索宇宙的无穷奥秘吧!2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太阳系的知识。 (1)要求学生能够对太阳系的构成有一定的认识,井能说出九大行星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中行星的运行轨迹,看看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得越多越好,并且能用一些办法记住九大行星及其排列顺序。学生面对满天繁星展开想像的翅膀,并能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得越多越好,并且能用一些办法记住九
9、大行星及其排列顺序。3实地观测太阳。 (1)活动前准备:鞋盒、胶水、剪刀、锡纸、针。(2)活动过程:与学生重温太阳观测方法存在危险的原因;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虽然观测太阳有危险,但仍要进行,和学生讨论太阳观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制作鞋盒针孔投影仪:在鞋盒前端开一小孔,后端开一较大的方孔,并用半透明的锡纸蒙上,对着太阳,太阳会在锡纸上留下投影;说明针孔投影仪的原理;说明针孔投影仪的优点和缺点;说明在自然界中,可利用树上树叶间的隙缝和投射在地面的影像替代针孔投影仪进行观测。(3)活动评估:检查学生利用鞋盒针孔投影仪所绘画的太阳影像是否正确。要求学生利用“鞋盒针孔投影仪”观测太阳的变化。如有日
10、食出现,亦可用它来观测。但观测太阳时,除了要注意太阳对眼睛的影响外,还要谨防在烈日下曝晒可能出现中暑等问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备课4.总结,课后延伸。(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认识太阳系。 (2)继续激发学生探索更无穷的宇宙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去访问因特网,那儿有关于太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在等着学生们呢!学生课后继续探索,让学生把网上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延伸到课后。5延伸活动。板书设计太阳系八大行星教学反思总第(3 )课时课题(内容)3、看星座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看夜空,认星座,建立“我的星座”,制作星座放映器,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过程与方法认识北斗七星、北极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第四 单元 表格 备课 1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