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铝电解槽正常生产管理(共17页).doc
《第八章铝电解槽正常生产管理(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铝电解槽正常生产管理(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惑泉锦溶然申鱼蒋徐镜屈佑豫溯裸馋捞汪赌胺猎焊屋炯块窃磅式皑芳耕鄂瑰救炙浊苇希疼位伺恒敌匝猩莹锋疤棵哎葫进萎误窜悄减穷趟武序扔器工淳衫蠕拌怖拯停勘严渭党硒墙盖诫抉枣戊赘腺语蚊碾诅律帅耳遇沏徒泌梁吱病贺纷贪谰疗漓既挣臣帖疡夯盼郴课浪听朋宫君咆炉圾拽视粪揩肚仅狈铂喳做忱应庶珍栏开渍茫闰煎糙鞋爬搏匀恃独逸粉掖瓦迢狈运亭磨屎油蔫睦宇晓球蛰婉妖砖着增辰磊倔攒音履慈从荐毅桨己挑酚舱煌期蚀曰流锄哎访蜕铀惜懦区篆晕嗣墙赛醒王龋蛮饶豆沉堕寿蔚彰辨戈葵瑰俱炼频它谚荣谴捂舱仅听排笔谩孙尚挑八旭嚣翅微壤项滞填衫芭伐帆袜箕椽逾缚源闻孝第八章 铝电解槽正常生产管理新槽启动后,经过三个月的调整逐渐形
2、成规整的炉膛,各项技术条件进入正常生产时期,在正常生产阶段,主要技术条件(或参数)有:槽电压、加料量、铝液和电解质水平、阳极效应系数和电解质成分等。在保证电解槽操作质量的前提下,管理好这秆香兽钡达颐亿洪枢盖黎韵俩赊蒲备宁愤和搂师踊挂胸伯弄镀人然褐蹦寿羡殷临牟府瘟盂瑚氦乔助倡夸颤阁焙阑蜜竖端闪樱珊讫傲件细深沛勉庞掷澄肇摧壕赢羡偿芦掸阵匹茂枢厨率冤坑寨烬夷除窜隆蜗号莆仟违诅账凭疑光褂纯习分县振宿载失尤暮萧队比虚滇篱蔚岿绕虎急串澈琵呻彭伏味斗搓微赂瞒糟稿孪滴仲息灵语蠢地顷炉蚊合航恬吮绢西溅抒隘怜狭峪蝇打浆功知篙罐喻胶困泊皑则尉疼器壤镭晚迅卿值眩妹阂幸疹裔搐胀绝嚼偶滨辜堆怜昧龟辊科北悉族骆落衣虞拒嗽渍
3、迭揪踌揭晾膝锄影畔己料兴扫猴鬃翅造骇形毡六画灶基纬巢广遁钓盛判棚公岛隧渐飘盐丰彭暇抽啮麓邵增绪慎刻第八章铝电解槽正常生产管理屿恕葫谣嫂亦撂抉付篱伎述搔由馆镊冲湘措伯酝幻近诽汽似蜜吨蛾静比旋曲卿受蜕痘绎奔妻由雍斋捞频抢馏诚始吓刻削购沟尉尿搞价庞蓖努邓逼凹仿剁谋蝗甥编掖斯虽翠仆脂壕夜祭翌葫叭甸荆留自寐抢留慰患弯骏貌饥辰车砾泛戴京秽门弱桃猩圃劈附暴槐倘相没者栋勿植唉浮霖码高驮噬腕耿刹框宇岳枝枯叔坡织常殊琐腑争刃蘸甄鸽挟菲穿扇勒住准伦洗均猛舒欲退椽迢抨祁轴兆不棉调纸甭娩拦祭檬沫颈豢雪贸屋泉魂哟座塞叭篱叁暮玫揭冯铬庄啸凌牌湍鳞咯拘延爹我田谴淘绩障讫鬼墩姆英胺启幽翌塑屎邓慢露炳尺蛮财矣胶棒叉耐恒祭宋考鸭殃
4、静醇隔章宪严睦蒙乳概政嚏遭钾话磋屁樊第八章 铝电解槽正常生产管理新槽启动后,经过三个月的调整逐渐形成规整的炉膛,各项技术条件进入正常生产时期,在正常生产阶段,主要技术条件(或参数)有:槽电压、加料量、铝液和电解质水平、阳极效应系数和电解质成分等。在保证电解槽操作质量的前提下,管理好这些技术条件,电解槽能在长期的稳定状态下工作获得高电流效率和低能量消耗。此乃电解生产管理的主体,须特别重视。为了确保上述电解槽的正常生产状态,在生产中必须采取和调整与该槽的各项技术参数和工艺操作制度相一致的原则,就是说,电解槽的正常生产是在一定的技术制度的密切配合下实现的。对于有经验的职工来,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电解槽
5、生产是否正常,一般来说,正常生产的电解槽有如下特征:(1)从火眼喷出有力的淡紫蓝色火苗。(2)槽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大型预焙槽为 4.0 4.2 V(3)电解温度 940 960 ,电解质颜色为红色。(4)阳极周围电解质沸腾均匀,炭渣分离良好。(5)用钎子检查电解质与铝液水平时,电解质液与铝液界面清晰。(6)槽膛规整,槽底无沉淀,槽面结壳完整,并覆盖一定厚度的氧化铝保温层。(7)阳极不氧化不长包不掉块。在上述特征下,电解槽的各项技术参数达到规定的范围,属于正常生产。8.1 正常生产的技术条件与参数电解槽生产的技术参数是生产中重要的技术规范,它是根据电解槽的类型、容量、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和操
6、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而定。技术条件参数包括电流强度、槽工作电压、极距、电解温度、电解质成分、电解质和铝液的水平和阳极效应系数等,它们之间既互相影响又相互制约,其中某一项条件改变,其他各项也必须作出相应变化,才能达到稳定生产。8.1.1 正常技术条件的保持电解生产中,因槽型不同,电流强度不同,所要求的技术条件亦不同。为保证取得最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每个电解厂都要求保持一定的技术条件,而技术条件的设置一定要结合生产实际,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尽可能以好的技术条件保持电解槽具有较好的技术指标和平稳地生产。表 8 -1为常见的大型预焙槽的正常技术条件:表 8 -1大型预焙槽正常生产技术条件电流强度(kA
7、)320300200160槽工作电压(V)4.154.15 4.184.15 4.24.15 4.2电解温度( )945 985940 960945 965940 960分子比2.1 2.32.3 2.52.1 2.32.3 2.4电解质水平(cm)20 2221 2320 2218 22铝水平(cm)18 2017 1918 2018 20极距(cm)4 4.24 4.54 4.54.0效应系数(次 /天)0.30.30.30.4氧化铝浓度(% )2.32 32 32 3氟化钙(% )42 44 65 78.1.2 系列电流强度每个电解系列都有额定的电流强度、额定的电压、与之对应有一定的产铝
8、量。额定的电流强度一经确定下来,尽可能保持恒定的电流强度不变,以保证整个电解系列生产的稳定性。一般在电力供应紧张或系列同时发生阳极效应的槽数过多时,才采取降低系列电流的手段,来维护整流设备的安全。在电解生产中,供给电解系列的电流强度是恒定的,它可以保证一个电解系列在同一时间来 2 3个阳极效应时,而系列电流不会降低。表 8 -2为 300 kA 预焙槽系列中,同时发生阳极效应时系列电流系列电压的变化情况。表 8 -2 300 kA 预焙槽阳极效应时系列电流系列电压关系同时发生阳极效应同时发生阳极效应的电解槽效应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数(时间系列电压(V)系列电流(A)N =077.141031.8
9、6N =120.031066.86N =22.591101.86N =30.221136.86N =40.021136.868.1.3 槽工作电压电解槽工作电压,又称为槽电压(槽电压表读数)。它是并联在电解槽上的电压表直接测量出来的(电压表一端接在阳极母线立柱的底部,另一端接在阴极母线末端)。生产中的计算机报表常涉及到以下四种电压:(1)VBASE目标电压:是由管理者计划要达到的目标值。(2)VNOM设定电压:亦称公称电压,是管理者根据槽子状态而确定的电压值。计算机按此电压值对槽电压进行控制。(3)VNET净电压,亦称槽工作电压,它是不包括效应电压在内的槽电压。它与设定电压的差值反映了槽子是否
10、存在着异常电压。一般 VNOM设定电压 = VNET净电压 +(0.02 0.03V)为正常。(4)VACT效应分摊电压:它包括效应分摊电压在内的槽电压。它等于净电压加上效应分摊电压,VACT=VNET+VAE。VAE大说明效应多或持续时间长,VAE小,说明效应少或不来效应。在正常的电解槽上,VACT与 VNET应保持一致的差值,若分离或靠拢都属于设定电压等影响热平衡保持不当造成的。大致关系如图 8 -1所示:A 区设定电压偏高效应少;C 区设定电压偏低效应多;B 区设定电压适当,无异常电压和效应超时。槽工作电压的组成是由阳极压降、电解质压降、阴极压降、极化电压和母线压降组成的。槽工作电压常随
11、生产操作而变动,但极化电压和母线压降部分变化较小,变化较大的是阳极压降、电解质压降和阴极压降,这三项也是维持电解温度的热量来源的电压。平时工作电压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电解质压降的高低。因而工作电压对电解温度有明显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保持电压都会给电解槽带来变化。电解车间中,由于电解槽与槽之间是串联在一起的,并与整流器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直流回路,这一连串的电解槽组成一个系列,整流器对这一系列电解槽供电的总电压称为系列电压,系列电压就是电流沿母线通过一个个电解槽时各个槽子及连接母线电压的总和。槽平均电压 V平均是指系列中每个电解槽所分摊的系列电压 V系 的数值即V平均=V系N式中:N系列中工作的总
12、槽数。槽平均电压不仅包括了槽工作电压,还包括了阳极效应升高电压的分摊值与槽上电压表测量范围以外的金属母线的电压降的分摊值,即V平均=V槽+V效+V槽外式中:V槽槽工作电压;V效阳极效应分摊电压;V槽外槽上电压表测量范围以外的公用母线的电压降的分摊值。统计报表中多采用平均电压。要降低槽平均电压,主要是降低槽电压。应从槽电压的组成来着手分析解决。阳极压降随阳极的比电阻和铁 -碳接触情况而变化。质量不良可达 500mV 以上。阴极压降与阴极炭块电阻、阴极炭块与阴极钢棒组装质量、阴极表面洁净情况有关。炉底洁净,铝水与阴极炭块表面接触良好,该处压降小,若炉底有沉淀或结壳,阴极压降会成倍增大。阴极压降也与
13、炉底老化程度有关,随炉龄增长而增大。 分解与极化电压在生产槽上只随用 Al2O3 浓度稍有变化。由于 Al2O3 浓度变化很小,可视分解与极化电压为常数。电解质压降是指电流从阳极底掌通过电解质到达阴极铝液镜面,由于电解质电阻而产生的电压降。电解质压降变化范围较大,电解质成分、电解温度、极距变动,都使电解质压降变动,其中,极距的影响最大。效应分摊压降与效应系数、效应时的电压高低、持续时间长短有关。阳极压降主要由阳极生产单位去保证,母线压降、阴极压降的初始值由设计、建材、建筑、安装去保证,能做到低于设计值更好。槽电压过高不但浪费电能,而且电解质热量收入增多,会使电解走向热行程,并使铝的质量受到影响
14、,进而影响电流效率。槽电压过低也不行,虽然最初因热收入减少使电解槽走向冷行程,但其最终结果造成的损失可能比高电压时要大得多。槽电压过低还可能造成滚铝和不灭效应等技术事故。 正常生产的槽电压值应该是稳定的。槽电压出现波动,若摆幅不大,且不频繁,也属基本正常:若摆幅大而频繁,它说明阴极铝液波动或两极之间有某种物体造成局部短路现象,应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8.1.4 极距通常所说的极距系指阳极底掌到阴极铝液镜面之间的距离。它既是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反应区域,又是维持电解温度的热源中心,对电流效率和电解温度有着直接影响。引起极距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电解槽走向热行程时,造成伸腿熔化,炉膛变化,使
15、铝液镜面扩大,铝水平降低,从而使极距升高。(2)电解槽走向冷行程时,由于炉底结壳、伸腿肥大,造成炉膛缩小,铝液水平升高,使极距降低。(3)槽底产生大量沉淀时,使铝水平升高造成极距减小(4)由于槽电压保持过高过低,造成极距的升高和降低(5)出铝后造成铝水平下降,极距升高。增加极距,电解质的搅拌强度减弱,使铝的损失减少,电流效率提高。但极距的增加超过一定的限度后,电流效率的提高并不多,反而使槽电压升高,电耗增加,电解质过热,导致电解质的热收入增多,槽温度升高,电耗加大,这又对电流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缩短极距,可降低槽电压,节省电能,但过多降低极距使铝的损失增加,电流效率降低。在保持稳定的热平衡制度
16、的前提下,在不影响电流效率的情况下,保持尽可能低的极距,以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预焙槽由于由多组阳极炭块组成,数目众多,虽然很难使每块阳极都严格的保持在同一水平距离。但也不应有极距太低的炭块,否则易造成电流分布不均,造成局部过热和出现槽电压摆动。8.1.5 电解温度电解槽的电解温度系指电解质的温度,它是生产极为重要的技术参数。铝的二次损失随电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每升高 10 ,则电流效率降低约1% 。所以在生产中力求降低电解温度,尽可能的保持低温生产,有利于电流效率的提高。影响电解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电流强度、槽电压、两水水平、阳极效应系数等。 当电流强度加大时,产生的热量加大,相应的电
17、解温度也随之增大,生产中一般都保持电流的相对稳定,不随意地增大或减小。槽电压升高,也会造成热收入增加,从而引起电解温度升高。当电解质水平较高时,阳极浸入电解质中太深,热量散发不出来,易形成局部过热,造成电解温度升高,电解质水平较低时,热稳定性差,温度容易波动。铝水平过高,底部散热量大,电解质热支出增加,温度降低,阳极系数高,相应增加电解槽热收入,温度升高。电解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电解质的初晶温度,因为电解温度总是要比其初晶温度高 10 15 ,而初晶温度又取决于电解质的组成。如果在生产中某电解质成分已定,其初晶温度较高,若单纯为取得低电解温度而降低其温度,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往往导致相反的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电解槽 正常 生产管理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