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昆明市核心商圈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共56页).doc
《2006年昆明市核心商圈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共5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昆明市核心商圈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共56页).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昆明市核心商圈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前言 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变得如此重要,已和资金、材料、设备和人力等并列为管理的五大资源。随着房地产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房地产市场竞争由价格向非价格竞争发展,使得对房地产市场营销信息的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市场调查是企业营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在十分复杂、激烈竞争的经营环境中,只有通过认真细致、有效的市场调查,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房地产市场调查,就是以房地产为特定的商品对象,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进而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研究与预测验。由于土地
2、和房屋位置的固定性(不动产),房地产市场调查也烙有很深的地域特征。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切入,也习惯依据地域形态,由单个楼盘到区域市场。再由区域市场到宏观环境,然后再从宏观环境回复到单个楼盘、区域市场。不断的循环往复,融会贯通,才可真正把握市场的脉搏。目录第一章、 昆明概况专心-专注-专业一、 城市概况1、 区位环境l 解读:昆明,云南省会,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三面环山,南邻滇池,全市面积21111平方公里,因温度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花开不绝,植物生长茂盛等气候特征,故以“春城”著称。l 分析:良好的区位优势、适宜的气候条件,重要的行政地位,成为昆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3、随着中国加大对外贸易力度,将进一步凸显昆明区位优势,促进地区商贸业发展,成为西南地区重要商业平台。2、 历史沿革l 解读:昆明,自古以来便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古南方丝绸之路”以及“四川-云南-越南”的重要枢纽和通道,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使昆明形成“历史悠久、古迹多,风景秀丽、名胜多,人文荟萃,开发较早、交往多”的鲜明特色。l 分析:良好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元的文化基础,适宜的气候条件,赋予了昆明完善的商贸基础优势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完善的商贸平台、良好的人文环境、鲜明的地方特色,使昆明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力促进昆明商业经济蓬勃发展。3、 行政区划l
4、 解读:昆明,辖“5区8县1市”,602万人口中聚居着26个民族,是中国典型的多民族城市。l 分析:完善的区划分布,奠定了昆明城市布局结构,多民族的人居特点,凸显昆明浓郁的民族气息,丰富的民族文化,成为了昆明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促进昆明商业兴旺发达。4、 交通配套l 公路:云南省公路枢纽,目前已拥有6条公路干线辐射全省,其中4条分别从不同方向向东南亚边境国家延伸。l 铁路:云南铁路主要集散地,目前已拥有6条铁路干线连接省内外,成为云南重要的物流基地和人流出入口。l 航空:中国五大航空港之一,拥有90多条航线通往国内外,年旅客吞吐量达700万人次,是昆明重要的旅游贸易窗口。l 分析:完善的
5、交通配套,强大的运输能力,促使昆明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并成为昆明及周边地区经济、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运营平台。5、 产业经济l 旅游:悠久的历史文化,适宜的气候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浓郁的民族气息,多元的文化氛围,使昆明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根据昆明统计显示,2006年昆明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达到2239.87万人,旅游总收入达到156.37亿元,同比增长12.9%,成为昆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l 工业: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人力资源,使昆明形成了以机电、卷烟、冶金、化工、食品、生物制药、建材、电力等门类较为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成为云南重要的工业基地。(亿元)2005年2
6、006年同比增长国民生产总值1055.15 1203.14 12.3%第一产业77.88 81.55 4.5%第二产业473.68 561.90 15.7%第三产业502.60 559.69 10.2%l 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稳步增长,2006年昆明经济以12.3%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促使城市综合实力明显提高。l 分析:丰富的物产资源,是昆明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以旅游、工业为优势基础的“双产模式”带动下,昆明经济活力发展,其中旅游业的优势产业地位,成为昆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对昆明商贸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6、 五华概况l 五华区位:五华区是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的中心城区之一
7、,辖区位于市区西部,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中心,可谓“聚春城山水灵气,会名城文化精粹”。l 五华区划:五华区总面积397.86平方公里,人口65.8万人,辖护国、大观、华山、龙翔、丰宁、莲华、红云、黑林铺、普吉9个街道办事处、沙朗、厂口2个乡。l 五华配套:n 公路:区内公路纵横交错,是贯穿东西方向的交通动脉。昆畹公路、石安公路、昆洛公路穿越辖区,沿公路可直抵国内任何城市以及与云南接壤的老挝、越南、缅甸口岸。区昆明为中心的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公路,全部实现了高等级化。n 铁路:以昆明为中心的铁路网,使昆明成为西南经济进出口物资的主要集散地和对东南亚转口贸易的重航空港行列。n 航空:国
8、内航线61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00万,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00万,跻身全国五大航空港行列。n 水:区内工业、生活用水,统二由市内调配,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665万吨,城市人口自来水供给率达100,能保证区域内生产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n 电:昆明属云南大电网统一供电,以滇池为中心的220千伏网已形成,由市供电局按全市范围分区统一输电。五华区在电力供应上能完全满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n 气:区内街道均铺设了煤气管道,建于虹山顶上的煤气输配所,日储量为10万立方米,可满足城市用户用气。 n 通讯:以光纤电缆、卫星数字通信和程控交换为主的现代化电信网络已建成,全区实现了市话普及及全网
9、程控,自动电话可直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建立起电子邮件收发业务系统,可进行国际互联网漫游。n 邮政:五华区地处中心区,邮政业务已实现微机化、动化、高效化,开通了全国邮政异地联网”绿卡工程”和国际邮政特快专递线路196条,国内专递线1745条。n 金融:区内各种金融、保险、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林立,国家银行、商业银行遍布其中。n 商业网点:以超市、大型购物广场、便利店、百货公司等形式为主的商业网点和批发零售市场遍布全区,成为全市现代商贸业的龙头。7、 城市评估l 区位优势明显,昆明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商贸枢纽。l 文化历史悠久,赋予昆明完善的商贸基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l 民族气息浓郁,体
10、现昆明多元的民族文化,有利促进旅游业发展。l 交通配套完善,确保城市整体运营能力,促进昆明经济发展。l 产业优势明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昆明商贸业快速发展。l 五华中心城区,商业配套完善,成为昆明重要商业贸易中心。l 综以上述,良好的区位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气息、强大的交通枢纽、丰富的产业资源等优势,成为昆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在以“双产模式”带动下的昆明经济保持稳步增长趋势,旅游业的强大支持成为昆明商贸发展的动力源泉,促使商贸经济成为昆明发展的攻坚力量,为昆明商业地产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商贸平台,依托五华中心城区优势及重要商业中心优势,有利项目开发建设。二、 城市经济1、
11、 国民经济l 解读:2006年,昆明完成GDP产值1203.14亿元,同比增长12.3%,并连续三年呈现两位数增长,体现了昆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l 分析:依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昆明经济同步增长,国民经济连续三年的两位数增长,体现了昆明经济活力发展的良好氛围,并预示了未来昆明综合实力更将提高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凸现昆明区位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发挥昆明旅游、商贸优势,强化商贸经济发展。2、 三产经济l 解读:2006年,昆明三次产业分别完成81.55亿元、561.9亿元和559.69亿元,同比增长4.5%、15.7%和10.2%,三次产业以6.73:46.29:46.98的比重格局呈现“双
12、产模式”,保障昆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l 分析:昆明经济活跃发展,促进三次产业稳步增长,依托昆明良好的商贸平台,旅游、工业等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双产模式”,为昆明经济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的产业保障,更为进一步促进商贸经济增长完善了发展平台。3、 财政收入l 解读:2006年,昆明完成财政收入248.75亿元,同比增长13.9%,促进昆明城市建设发展,进一步推动昆明经济发展。l 分析:财政收入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财源保障,依托昆明经济持续发展、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有利推动昆明城市建设发展,改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昆明综合运营能力,发挥产业优势,体现商贸平台,促进商贸发展。4、 固定资产投资l 解
13、读:2006年昆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同比增长25%,良好的投资增长趋势,有利促进昆明房地产业发展。l 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晴雨表,依托昆明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产业优势不断体现、城市配套不断完善,运营能力不断提升,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吸引投资客商广泛关注,并促进商贸业及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5、 消费品零售额l 解读:2006年,昆明消费品零售额484.2亿元,同比增长16.5%,并以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体现了昆明良好的商贸平台优势。l 分析:昆明,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商贸平台,依托旅游产业优势,随着游客人数不断上升,旅游经济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促进商贸经济的
14、主要力量,随着消费品零售额不断增长,商贸经济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力量,体现了昆明良好的商品流通能力。6、 人民生活水平l 解读:2006年,昆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0766元,同比达到12%,体现了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良好形势。l 分析:日趋增长的收入水平是改善生活水平的经济保障,依托昆明经济实力不断加强,随着昆明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完善,预示了城市居民购买能力逐步加强的良好形势,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商贸经济繁荣发展。7、 经济评估l 经济稳步增长,昆明实力不断提升。l 产业结构调整,“双产模式”主导经济,赋予昆明经济活力发展。l 财政保障建设,城市配套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日趋优化。l 投
15、资力度加强,促进商贸业及房地产业快速发展。l 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优势产业,加强商品流通能力,进一步体现昆明商贸平台优势。l 综以上述,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功能配套完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快速发展,商贸攻坚经济等优势现象,体现了昆明经济活力发展的良好形势和良好的商贸平台优势 ,促进昆明商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推动商业地产开发建设,有利于项目未来发展。三、 城市规划1、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1.1、 城市整体布局l 现代新昆明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后,昆明的总人口将从现在的578万发展到800万,城镇人口由300万发展到650万,城镇化率由52%提高到81%。其中,主城区从现在的180平方公里发展到“一
16、湖四片”现代新昆明城市区的460平方公里,人口由245万发展到450万。城市空间较大拓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人口密度将由目前的每平方公里13000多人,降低到9700多人。人均绿地面积增加到10以上。凸现湖滨生态城市。l 分析:城区规模适度扩大,生态环境日趋完善,人口数量逐步导入,随着新昆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落实,将明显改善城市整体配套,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促进昆明经济持续增长。1.2、 “一湖四环”,“一湖四片”l 一湖四环:n 第一环:即环湖公路。全长114公里,估算总投资86亿元。 n 第二环:即环湖截污。在环湖公路外侧实施截污工程,全长101公里。n 第三环:即环湖生态。在环湖公路内
17、建设42平方公里的湖滨生态带,在环湖公路外建设42平方公里的风景林区。n 第四环:即环湖新城。以滇池为中心,构建“一湖四片”现代新昆明城市区。规划总人口450万人,用地460平方公里。l 一湖四片:n 北城:以五华、盘龙、官渡、西山4个区为依托,形成金融商贸旅游服务中心、现代新昆明城市的核心区。规划人口220万人,用地220平方公里。 n 东城:即呈贡新城,形成新兴工业、科研文教园区,以花卉产业为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现代城市物流业中心。规划人口95万人,用地100平方公里。 n 南城:即晋城新街新城,形成新型旅游度假城,规划人口75万人。 n 西城:即昆阳海口新城,形成以磷矿精加工、机械制造、
18、电子仪表、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城。规划人口60万人,用地60平方公里。1.3、 城市功能定位l 主城区:围绕主城的环境优化、产业置换和人口疏散,形成高质量的金融、商贸、信息、服务中心和公路、铁路交通枢纽。l 呈贡东城:新兴工业、现代物流商贸中心、科研文教区。l 晋宁南城:旅游度假、休闲体育。l 昆阳海口西城:工业及旅游度假。1.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l 昆明区域绿地系统总体格局:将国土绿化与城市绿地系统紧密联系,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点、线、面”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绿化网络。l 滇池流域绿地系统总体格局:规划将划分为风景绝对保护区、风景协调区、城镇建设区、水源涵养区。l 昆明主城绿地系统总体格局
19、:塑造主城外围的绿色生态空间,共同构成主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绿地系统。l 生态基质:形成“依山傍水,一圈四楔”的良好生态背景。l 绿色廊道系统:形成“一轴两环,四篱五线”的绿色网络。l 绿地斑块系统:由城郊八片风景公园,9个市级公园,16个区级公园及若干小区绿地共同构成“八片九园、珠落玉盘”的格局。1.5、 主城区骨干路网系统发展规划l 第一:建成以公共交通为骨干的大容量现代化综合交通系统,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35以上。l 第二:构建快速交通系统,形成主城区30分钟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l 第三:建成经济、安全和高质量的现代化交通系统。l 第四:城市交通与环境保护、城市绿化、
20、城市景观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发展目标协调,建设绿色交通系统。l 第五:以现代交通系统支撑城市的跨跃式发展,推动“大饼”城市向网络型城市演化。1.6、 昆明主城畅通工程l 建立现代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以智能交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交通管理系统。硬件上建立基于(智慧交通)技术的交通管理系统(现代交通指挥中心,各种交通诱导和信息系统等);软件上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完善政策法规体系。l 三大交通圈构想:昆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建立三大交通圈,即15分钟主城交通圈、45分钟环滇城市群交通圈、60分钟大昆明交通圈(主城内快速路平均行使车速按5060公里小时计;主城外高速公路按8090公里小时计)。n 15分钟主
21、城交通圈:从主城进入高快路网,15分钟内可到达主城边缘,范围东至大石坝,西至碧鸡关,南至王家营(东城北缘),北至松华坝。n 45分钟环滇城市群交通圈:从主城进入高快路网,45分钟贯通环湖城市群,抵达东城、南城、西城,以及安宁、富民和昆明新机场。n 60分钟大昆明交通圈:从主城进入高快路网,60分钟内可到达新昆明周边的次级城市。l “16375”主城路网系统:建成主城路网系统,实施“16375”工程形成“一枢纽、六出口、三个环路、七联通、五通道”的骨干大路网构架,同时完善中心区主、次干道和支路体系。n 一枢纽:“”字形高速过境交通枢纽,由昆玉公路、昆曲公路、北绕城线、安晋公路和南绕城线形成的“”
22、字形高速公路,实现大区域交通的快速过境、转向和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线路全长213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n 六出口:建设昆玉高速、昆石高速、昆安高速、昆禄高速、昆曲高速和机场高速六大出入口,实现对外和大区域交通的快速出入。规划为68车道高速公路。n 三个环路:在外围城区新建主城三环路,近期分离城市交通与过境交通,中远期作为主城外围主干环路和片区之间的交通走廊;三环全长约50公里,双向68车道,城市一级主干道。全面改造提升二环路,形成主城快速内环路,其首要功能是快速迂回和分流穿城交通,其次是主城与对外交通高速系统进行联结的枢纽环路;二环全长265公里,6至8车道快速路,采用高标准立交和进出匝
23、道,全环无红灯;同时形成6至10个慢速车道。一环规划为内核主干环路,对几个重要的交叉口实施环向或放射向的高跨或下穿,提高环线通行能力,疏解穿越市中心的交通;一环全长14公里,4至6车道。n 七联通:建设七条快速联络干线(昆石高速公路、人民东路延长线、昆曲高速公路、昆禄公路、昆畹公路、昆安公路、春城路延长线),将二环、三环和大“”字高速系统联结成一个高效整体路网。“七联通”全长共63公里,68车道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n 五通道:形成5条连续交通的放射主干道(东郊路、官南路、滇池路、昆畹路、龙泉路),联通一环和二环快速系统,并向外通达周边大路网,形成一体化系统。规划为46车道主干道,采取路中封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昆明市 核心 商圈 房地产市场 调查 5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