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共51页).doc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共5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共51页).doc(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软基处理1.1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 形成原因 1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 2 粉喷桩复搅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喷粉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3 挤密碎石桩未进行反插。 4 预压或超载预压沉降未稳定,即卸载。 5 软基处理质量未达设计要求。 6 桩未打穿软弱层。 防治措施 1 粉喷桩、挤密碎石桩、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间距应达到设计要求。 2 粉喷桩应整桩复搅,喷粉量应达到设计要求。 3 机密随时应进行反插。 4挤密碎石桩应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待沉降稳定后方可卸载。 5 在现场进行试桩,按试桩结果调整设计桩长。1.2 路基出现纵向
2、裂缝和错台 形成原因 1 清表不到位,路基底存在软弱层。 2 沟塘清淤不彻底,清淤回填不均匀或压实度不足。 3 路基压实度不均匀。 4 纵向半填半挖处处理不当。 防治措施 1 应认真清表及时发现路基底暗沟、暗塘。 2 沟、塘淤泥应清理干净、并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严格分层回填,并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 3 提高路基压实度。 4 纵向半填半挖处严格案设计规范要求施工。1.3 路基出现滑列面 形成原因 1 基底存在软土且软土厚度不均匀。 2 淤泥清除换填不彻底。 3 换土速度过快。 4 半填半挖处处理不当。 防治措施 1 软土处理要到位,并及时发现暗沟、暗塘。 2 加强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侧滑
3、苗头。 3 半填半挖处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施工。 2 路 基 2.1 路基碾压出现“弹簧” 形成原因1 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 最佳含水量较多。2 高塑性粘土“沙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 3 翻晒、拌合不均匀。 4 碾压层不存在软弱层。 防治措施 1 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 2 高塑性粘土性土难以粉碎,应进行两次拌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沙化”。 3 对产生“弹簧”的部位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2.2 路基压实度不够 形成原因 1 碾压遍数不够。 2 压路机质量偏小。 3 松铺厚度过大。 4 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5 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超过规定值。 防治措施 1 确保压路
4、机的质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 2 采用震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 3 每层松铺厚度不应大于设计规范要求。 4 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有重叠。 5 路基土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是进行碾压。2.3 路基积水严重 形成原因 1 路基表面不平衡。 2 路基表面未设横坡或出现倒坡。 防治措施 1 路基压实前应整平。 2 路基表面应设横坡。2.4 路基边坡被冲刷 形成原因 1 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 2 未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梗。 3 每次雨水冲刷后未及时修补路基。 4 边坡未植草防护。 防治措施 1 消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及时跟上。 2 未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梗和排水沟。 3 应
5、及时填平冲沟。2.5 压实层表面松散 形成原因 1 施工路段偏长,拌合、粉碎、压实机具不足。 2 粉碎、拌合后未及时碾压表层失水过多。 3 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过多。 防治措施 1 确保压实土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 2 适当洒水后重新进行拌合碾压。2.6 路基表面网状裂缝 形成原因 1 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2 碾压时含水量偏大,且未能及时覆土。 3 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防治措施 1 采用合格的填料,或采取掺灰处理。 2 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料填筑路基,确保压实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3 加强防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4 认真进行施工组
6、织安排。2.7 路基表面起皮 形成原因 1 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不均匀且失水过多。 2 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 3 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及时,未配置胶轮压路机。 防治措施 1 确保压实层的含水量均匀且与最佳含水量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 2 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计划,配备足够合适的机具保证翻晒均匀、碾压及时。2.8 路基表面出现放炮 形成原因 石灰消解不充分。 防治措施 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进行充分消解并过10mm筛。2.9 路基压实度超密 形成原因1. 未认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误差较大。2. 路基填料不均匀。3. 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功偏大。防治措施1. 在取土坑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认真进行
7、标准击实试验,不同土样应分别进行标准击实试验。2. 选择均匀的填料。2.10 路基灰土灰灰剂量不均匀形成原因1.路基土的砂化不充分。2.路基渗灰未按工艺要求划格洒灰。3.拌合不均匀。防治措施1. 液限较大粘性土应充分砂化。2. 应严格按掺灰路基施工工艺进行洒灰、粉碎拌合,采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2.11路基灰土灰剂量不足 形成原因1. 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未按规定打格撒灰。2. 石灰堆放时间过长;或拌合碾压不及时。3. 较长时间堆放的石灰未覆盖。防治措施1. 确保石灰的掺量。2. 石灰消解后要在7-10天内及时用完。3. 堆放时间过长的石灰,应事先用采条布或土覆盖,使用前重新测定其有效钙镁含量
8、,必要时重新调整掺灰剂量。4. 洒灰后应及时拌合碾压。2.12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 形成原因1. 压实机具未走到边缘2. 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实行超宽填筑或超宽值不够。防治措施1. 路基按设计要求超宽填筑。2. 控制碾压工艺,压路机一定要行驶到路基边缘。 3路面工程3.1路面底基层3.1.1二灰土抗压强度不合格形成原因1 石灰剂量不足,石灰等级较低,粘土粉碎不够,拌合不均匀。2 二灰土抗压试件制备不标准,高度超标,密度较小。3 试件养护温度湿度不符合要求,养护期间是失水过多。防治措施1 实际是石灰剂量应比设计计量高出0.51.0个百分点。2 采用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较高的石灰,并充分消解。3 土块
9、粉碎至规定尺寸,拌合应均匀。4 二灰土试件高度误差应在0.2mm范围内。5 试件应用塑料膜裹覆养生,养生温度湿度应在规定范围内。3.1.2 二灰土底基表面起皮 形成原因 1 二灰土含水量过大或过小。 2 二灰土表层失水过多,未及时碾压。 3 碾压未按先轻后重的原则。 4 二灰土拌合不均匀。 防治措施 1 二灰土的含水量宜大于最佳含水量1%开始碾压,斌及时压实。 2 及时清除粘附在压路机轮上的二灰土, 并清除出路面以外。 3 应按先轻后重的碾压程序逐步压实。 4 对表面起皮层应清除出路面以外,标高用基层补足,也可及时刨松厚度不小于10cm打碎洒水拌匀后再压实。 5 严格按放样先施工,不得采用贴补
10、薄层的方法补足高程。3.13 二灰土表面松散 形成原因 1 二灰土表层含水量较低,不能压实。 2 二灰土表层冻坏松散。 3 冬季覆盖土内水分下渗,使底基层表面吸水而涨松。 4 灰剂量不足或失效。 防治措施 1 高温干燥气候,碾压过程应适当洒水。 2 做好二灰土过冬的防冻措施。 3 可采用含水量较小、透水性小的土作为覆盖层,且碾压密实。3.1.4 二灰土表面开裂 形成原因 1 碾压含水量过大。 2 用土塑性指数过高。 3 地基沉降尚未稳定,地基沉降不均匀。 防治措施 1 严格控制碾压含水量。 2 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料或铺筑二灰土底基层,采用二次掺灰的办法降低土的塑性指数。 3 地基沉降速率连续
11、两个月不大于5mm/月时再施工底基层。4 裂缝处应加铺土工格栅或土工织物后再施工基层。3.1.5 二灰土表面放炮形成原因1 二灰土底基层碾压完毕尚有过火石灰未消解。2 消解石灰未按规定过筛。防治措施1 生石灰应在使用前一周洒水充分消解。2 消解石灰必须通过10mm筛后才能使用。3.2 路面基层3.2.1 二灰碎石抗压强度不合格形成原因1 石灰剂量不足。2 石灰等级较低。3 二灰碎石抗压试件制备不标准。4 未能保湿养护。5 粉煤灰质量不符合要求。6 二灰碎石拌合不均匀。7 二灰碎石成型后养护温度偏低。防治措施1 施工中石灰剂量应较设计值高0.5-1.0个百分点。2选用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高的石灰(
12、级以上)。3添加12%的水泥。4石灰应充分消解,通过10筛。5提高二灰碎石拌合均匀性并及时成型试件。6成型后及时洒水养护,保湿养护应不少于7天。7尽可能在气温较高时施工。3.2.2二灰碎石压实度不符合要求 形成原因 1含水量不符合要求。 2压路机质量较小,碾压变数不够,局部漏压。 3二灰碎石拌合不均匀,局部粉煤灰偏多,骨料偏少。 4靠近中央分隔带加宽不够。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二灰碎石混合拌料和过程中含水量,使碾压前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2采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按试铺路段碾压遍数直到压实度符合规定为止。 3提高二灰碎石拌合均匀性。 4中央分隔带处加宽值要满足施工设计规范要求。3.2.3二灰
13、碎石压实度不均匀 形成原因 1二灰碎石配合比和含水量不均匀。 2二灰碎石碾压变数不一致,局部漏压。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各料仓喂料速度和加水量,做到配料准确,含水量符合规定。 2控制碾压变数,均匀碾压。3.2.4二灰碎石基层摊铺离析 形成原因 1二灰碎石运到摊铺现场已经离析。 2二灰碎石骨料含量偏高,超过85%,骨料最大粒径超过设计要求。 3 摊铺机工作状态不佳。 防治措施 1 按设计配合比拌制二灰碎石混合料,集料级配应在设计级配范围以内 2 成品料堆应经常铲平,避免形成锥体粗料流向堆底。 3 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螺旋布料器中混合料面应呈与路面平行的平面,并将布料器掩盖。3.2.5 二灰碎
14、石基层开裂 形成原因1 二灰碎石混合料中二灰比例偏大;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2 二灰碎石碾压时含水量偏大。3 成型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4 碎石中含泥量较高。5 路基沉降尚未稳定或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6 养护不及时。防治措施1 优化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拌制混合料,选择合格的集料。2 控制碾压时含水量不超出允许范围。3 待沉降稳定后再铺筑基层。4 对已开裂的基层应加铺玻纤网加固,对纵向裂缝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跨缝加固,防止裂缝对沥青面层反射影响。3.2.6二灰碎石表面放炮 形成原因 1 石灰未充分消解。 2石灰未过筛或筛孔尺寸过大。 防治措施 1 石灰使用前应充分消解,必须在施工前7
15、-10 天加水充分消解。 2 消解石灰应通过10mm筛后才能使用。 3 保证碾压时的含水量。3.2.7 二灰碎石表面松散 形成原因 1 二灰碎石表面水分蒸发,含水量偏低,无法碾压成型。 2 二灰碎石保湿养护不足,表面未成型。 3 二灰碎石表层被冻坏。 防治措施 1 在气温高、相对湿度较小的时期施工,在碾压过程中应适当洒水,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压实。 2 对过冬的二灰碎石应采取各种防冻措施,防止表层被冻坏。 3及时洒水养护,保证表面形成强度。3.2.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形成原因1水泥剂量偏大。2碎石级配中细料偏多。3基层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4养护不及时。5养护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防治措
16、施1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2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中值。3加水应严格控制。4养生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5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在第一次重冻冰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比不并且基层表面在冬季上冻前应做好覆盖层(下封层或摊铺下面层或覆盖层)3.2.9基层厚度不均匀 形成原因 1二灰土表面高程超高。 2二灰碎石摊铺的钢丝设置放样误差过大。 3松铺系数不均匀。 防治措施 1对二灰土底基层按标准进行检测验收。 2控制摊铺厚度钢丝的设置,对其高程应进行复核。3.3沥青路面下封层3.3.1下封层与基层表面不粘结形成原因1基层表面浮灰未清
17、扫干净。2乳化沥青破乳凝结速度太快。3乳化沥青的基质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太差。4不按规定的施工工艺施工。防治措施1二灰碎石表面应进行清扫、水洗、风吹等工序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杂物。2 对乳化沥青进行破乳速度试验,选择慢凝乳化沥青。3 对乳化沥青进行与石料粘附性试验,选择与石料粘附性好的优质乳化沥青。4 适当增加轮胎压路机对下封层的辗压遍数。3.3.2 下封层脱落 形成原因 1 下封层被行使车辆轮胎粘结而脱落。2 下封层未能将水封住。3二灰碎石基层表面受冻害。防治措施1 加强养护,下封层施工结束一周内禁止各种车辆行驶。2 采取各种防冻措施,避免下封层过冬而破坏。3 提高二灰碎石施工质量。3.3.3基
18、层外露 形成原因1 下封层乳化沥青喷洒量过少或漏洒。2。下封层矿料铺撒量过少,被行驶车轮粘走。防治措施1 控制乳化沥青喷洒数量在合格范围内,漏洒处应补洒乳化沥青。2矿料撒铺量应足够或稍多,在铺下面层前清扫回收再利用。3.3.4 下封层渗水 形成原因1 下封层乳化沥青喷洒量过少或喷洒不均匀。2 基质沥青针入度过大,标号过低,不能形成完整封层。防治措施1 喷洒乳化沥青量在设计范围内,接缝搭接好,不漏喷,做到均匀洒布。3.4 路缘石工程3.4.1路缘石折断或缺角破损形成原因1 预制钢模变形。2 砼强度偏低。3运输路缘石时野蛮装卸,将缘石摔断。防治措施1注意模板的拼装及接缝的处理。2 禁止使用破损折断
19、的路缘石,折断缘石应废弃。3 禁止野蛮装卸缘石。4 提高砼预制强度。3.4.2 路缘石预制尺寸不一,光洁度差形成原因1 预制钢模质量差,尺寸不一。2 砼配合比不合理,振捣不够。3 养护不足。防治措施1 严格钢模制作,保证每个钢模尺寸一致,形状一致。2 选择合理的砼配合比,加强振捣,认真养护。3.4.3 路缘石色差大 形成原因1 石料和水泥不均匀。2 脱模剂质量差。3 钢模表面除锈不彻底。防治措施1应将钢模表面除锈,采用干净的脱模剂,批量生产。2采用同一品种、同一厂家的水泥和石料。3 养护和运输时注意不受污染。3.4.4 路缘石砌筑不合格形成原因1 未严格放样,拉线砌筑。2 路缘石下砂浆不饱满,
20、块与块间的平顺性未调整到位。3 缝宽不一致,勾缝质量差。防治措施1 先用经纬仪放样,后拉线砌筑。2 应先坐浆后刮浆砌路缘石及勾缝,保证块与块平顺,缝宽一致。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目测检查,及时调整路缘石。3.5 路面面层3.5.1 路面面层离析形成原因1 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与铺面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2 沥青混合料级配不佳。3 混合料拌合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4 摊铺机工作状况不佳,未采用二台摊铺机。防治措施1 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以与铺面厚度相适应。2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3运料装料时应分至少三次装料,避免
21、形成一个锥体使粗集料滚到锥底。4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与集料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料器上的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3.5.2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形成原因1沥青混合料级配差。2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够。3压路机质量小.压实遍数不够。4压路机未走到边缘。5标准密度不够。防治措施1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良好级配。2做好保温粗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规定要求。3选用符合要求的压路机压实,压实遍数符合规定。4当采用埋置式路缘石时,路缘石应在沥青面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且紧靠路缘石碾压;当采取铺筑式路缘石时,可以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质量 通病 防治 手册 5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