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共17页).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共17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绝密启用前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测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在招待客人就餐时,不该在食谱中出现的是( )A 清炖鲫鱼 B 粉蒸牛排 C 干锅鸡丁 D 红烧娃娃鱼2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灾,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造成这次特大洪灾的主要原因是A 北方风沙使河床变浅 B 上游水库泄洪过快C 三江源地区植被遭到破坏 D 长江口热带风暴3目前有三项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环境问
2、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该三大环境问题A 酸雨 B 臭氧层破坏C 水污染 D 温室效应4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5在下列情况中可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煤的燃烧 工业废气任意排放燃放鞭炮 飞机 汽车尾气的排放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6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为了解决畜牧饲料问题而引进了水葫芦,结果导致许多地方水葫芦疯长,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情况叫( )A环境污染 B捕食 C外来物种入侵 D物种传播7下列哪项不是
3、保护物种的最佳措施( )A 植树造林 B 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C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封山育林 ,禁止砍伐8废电池最好怎样处理?( )A 埋入土里 B 丢入垃圾箱C 烧掉 D 收集起来交给有关部门处理9下列污染中 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是( )A 沙尘暴 B 汞镉等有毒物质 C 二氧化硫 D 氟利昂10臭氧层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臭氧层可以吸收和过滤太阳光中大量的( ),从而有效的保护地球上生物的生存A 红外线 B 可见光 C 宇宙射线 D 紫外线11闹市区空气里的细菌,比种植了橙、圆柏、法国梧桐等植物的绿化区里的多7倍以上。这说明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一个作用是( )A过滤尘埃 B消除噪声
4、C杀死细菌 D调节气候12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的过度增长 B 常年的水旱灾害C 臭氧层空洞 D 野生动植物死亡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B 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 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动D 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14现在大力提倡使用绿色环保型电冰箱,与其它冰箱相比,主要是它对环境不产生()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C 固体废弃物污染 D 噪声污染15当你发现有人捕杀青蛙、偷猎鸟类 ,或者知道有人盗伐林木,你觉得最好是( )
5、A 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这样做B 将这些人抓住,扭送公安机关C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 告诉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16通过模拟酸雨影响种子的萌发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A 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B 降低种子的萌发率C 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D 无法确定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7某环保小组正在热烈讨论: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便于回收再利用,他们提出了各自的意见,总结出来的主要有以下几条,请你选择一种比较好的分类方法( )A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工业垃圾、其他类B 生物类 非生物类C 金属类、纸类、竹木类、玻璃类、塑料类D 玩具类、包装类、食品类、其他类18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酸雨问题时,为了比较
6、快、比较明显的获得试验结果,实验材料最好选择( )A 成熟的叶片 B 幼苗 C 大树的根 D 树皮19在研究酸雨的实验中,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可靠,需要做( )A 酸土试验 B 大气试验 C 对照试验 D 海水提取试验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20某小镇先后建立了多种乡镇企业。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小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据环保部门测定:小镇上的声响日平均为90dB,1998年,连续三个月降雨的pH值3.64.6,河水的含氧量为2mg/L。使鱼类死亡,人们受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该镇受到的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该镇所降雨水为酸雨酸雨直接
7、危害农作物或其他植物的叶和芽严格控制污染源是治理的根本措施应严格控制企业种类,尽量单一尽量避免人员流动A B C D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云南省镇雄县某地炼制硫磺,排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等的废气,以致常降酸雨,庄家被毁,居民外流。材料二: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植物叶面遭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同时还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并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损失惨重。材料三: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一中常见气体。人类目前由于过度使用煤和石油,以及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形成全球性的气候异常。(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成该地区
8、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_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哪些不利影响。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消除温室效应的影响?_22“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仅用雨水照样活”的“绿色超级稻”你听说过吗?作为全球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施用化肥和农药最多的国家,而水稻用水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一半以上。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了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水稻数据基因库。科学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2008年上海的科
9、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1)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储存于水稻种子结构的_中。(2)施用化肥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因为化肥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_A 无机盐 B 有机物(3)“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了人们的餐桌”。说明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将危害_的健康。(4)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是由限的。(5)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上这是_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6)你认为,“绿色超级稻”的推广种植,对环境保护有什么积极意义?23某同学为了探究废旧电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在下述
10、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和不妥之处,请改正并预测试验现象及结论。实验步骤:(1)制备废电池夜:将一节5号电池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后得到废电池液待用。(2)浸种:取A、B两个烧杯。A杯中放入若干粒小麦种子,用废电池液浸泡;B杯中放入若干粒玉米种子,用清水浸泡。(3)发芽:取A、B两个培养皿在底部铺上两层纱布,分别放上用废电池液和清水浸泡过的种子,均加入清水到种子的半高,放入30培养箱中发芽。(4)当种子发芽到1.5厘米时,分别统计发芽率。改正:(1)_;(2)_;(3)_;预测试验现象及结论:_24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为此,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
11、组成员对该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作了调查,结果如图甲;取该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一。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1)从图甲可以看出该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以_为主。(2)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_)A.有害元素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增加而加大B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层含量低于30Cm60Cm层含量。C.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市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设想(写两点)25做一做:小实验探究不同的商品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试验一:取塑料袋和纸袋各四个,置于露天土壤上,观察气变化(性状、颜色
12、、气味、及腐烂度等),每个2天做一次记录。试验二:取塑料袋和纸袋各四个,分别埋于地面以下2米的泥土中60天,观察其变化,每隔10天做一次记录。试验三:取塑料袋和纸袋各四个,分别置于密封的室内,在室内各放入5只蟑螂和三只蝴蝶。用火柴点燃塑料袋和纸袋,观察其变化(气味、颜色、蝴蝶和蟑螂的反应等)。预测结果:试验一:_。试验二:_。试验三:_。2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实验过程设计如下:(1)提出问题:酸雨对生物的生活_?(2)作出假设:_。(3)制定计划:在一个花盆里播种一粒玉米,将其培育成幼苗。在食醋中加入清水,做成“模拟酸雨”,pH控制在3左右。向花盆内的玉米幼苗喷洒“模拟酸雨”
13、,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观察后写出实验结果:_。(5)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6)本实验不合理的地方有:_;_。专心-专注-专业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关知识点。【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每一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一旦消失不能再生娃娃鱼属于濒危动物,因而需要保护,不能捕杀。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涵。2C【解析】森林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降低温度。在林木茂
14、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科学家们观测发现森林覆盖率30%的林地,水土流失比无林地减少60%;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因此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三江源地区植被遭到破坏,C正确。3C【解析】从世界范围看,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
15、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含氟的化合物会破坏臭氧层,含氟的化合物主要是在冰箱、空调中的一些制冷剂等。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水污染不属于世界三大环境问题,C符合题意。4A【解析】【分析】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在保护环境的时候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据此答题。【详解】A、长期使用高效杀虫剂和农药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容易使害虫形成强的抗药性,因此A措施易导致相反的效果。B、人口的增多以及人类的活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以减少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故B措施不会造成相反的效果。C、利用秸
16、秆生产沼气,即减少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又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故C措施不会导致相反的效果。D、燃煤发电会放出大量的浓烟污染环境,建设核电站,就可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此措施不易形成相反的效果。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是社会的主题,平时多注意环保知识的积累,多关注环保的一些方式方法。5D【解析】【分析】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对空气的污染,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详解】煤的燃烧和鞭炮的燃放会产生有毒气体SO2等;
17、飞机、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工业废气中含有更多的有毒、有害气体。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典型的大气环境问题与排放到大气中的物质的联系。6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我国引入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如云南的滇池,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入侵。故A、B、D
18、错误, C正确,故选C。考点: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7D【解析】【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思考答题。【详解】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和植树造林等,都是保护物种的措施,而封山育林,禁止砍伐只能够在短时期内保护森林植被。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8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生物 人类 活动 生物圈 影响 测试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