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守住语言,让低段科普文教学充满语文味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宁海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 胡淑君【指导老师】徐长军【设计理念】最大的书这篇课文通过“我”和地质勘探队员的对话,写了最大的书是指什么?为什么岩石是最大的书?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告诉我们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树叶、贝壳、小鱼等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地壳的变动全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本篇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将地质知识融于课文之中,是一篇科普文。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
2、叙述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做足识字、写字、朗读这三块文章,努力用足文本,紧扣重点词句,以点带面,在学词学句中引导孩子去触摸课文。着力对学生加强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教学目标】1通过展示字的演变、联系上下文、图片、串词等方法学习“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等12个生字,会写“岩”“册”“底”“质”“厚”这些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明白岩石是最大的书。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
3、心理,读好人物对话。【教学难点】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教师做好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读一本最大的书。看老师写课题,我们来读读课题。 (二)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课题中书的引号,以书为什么加引号,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这一阅读期待,引领学生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书为什么加引号?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倾听、思考。 (二)交流: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学习岩石,会
4、写“岩” 。 (三)学习字词:藏着铁矿 宝藏 地质勘探队员 刨根问底 1.出示句子: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点红“藏着铁矿”“宝藏”,大家看,这是一组多音字,谁会读?这两个词跑到句子里面,谁还会读? 2.那为我们祖国寻找这些宝藏的人,我们叫他(出示地质勘探队员)(这个词儿特别长,要读好他,我们先读好“地质”,“勘探”,再读“地质勘探队员”。)3.刨根问底 什么是刨根问底? 4.齐读这4个词。 课文写谁刨根问底?他问了哪些问题?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1-12小节,用横线划出川川问的问题。 【设计意图 识字学词是低段语文的重点,将这四个词串起
5、学习,即落实了音的难点,又无痕地理解了词义,同时穿起了下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读好川川的问题。 (一)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1-12小节,用波浪线划出川川问的问题。 (二)读好川川的六个问题。 1.师:川川问了哪些问题?出示“叔叔,您在看什么?哪里有书啊?这上面有字吗?这上面有图画吗?这能说明什么呢?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这六个问题。2.小朋友,这些都是川川问叔叔的问题,我们要把它读出问的语气,自己试着像川川一样问一问。 (1)谁先来问第1句?第2句谁来问?书和啊在一起,咱们要注意读书哇,谁再来问? (2)3、4、5三句谁来? (3)第6句有点儿长,我们可以在这儿稍稍停顿。谁来问?
6、3.齐读问句。 4.师:川川为了弄清楚这本岩石书,向叔叔一连提了这六个问题。我们说,川川真爱刨根问底。大家再读读这个词语-刨根问底 【设计意图 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是课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读好对话,首先要读准这六个问句。这六个问句的教学我各有侧重,第1、2两句,指导学生读准“啊”的变音。第3、4、5三句最基本的问句能读准就好,第6句最长,最难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这样,把朗读要落实到位。】四、 读好对话,感受“书”的神奇。 (一)再读课文,思考:叔叔是怎么回答的。 (二)读准对话 1.指名读川川和叔叔的话,检查学生是否读对叔叔的话。 2.同桌互读川川和叔叔的话。【设
7、计意图 既检查学生是否找对叔叔的话,又为学生同桌互读做了示范,让学生亲密接触文本。】 (三)读好对话 1.出示第一组 “叔叔,您在干什么?” “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这两组哪一桌来读? (2)出示图片,理解一层一层的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读好反问句“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我们来看这一层一层的岩石。这一层一层的岩石和一册厚厚的书哪儿像?那叔叔说的这句话,它的意思就是-?出示“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读好“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写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大的书 年级 下册 19 最大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